三天吸引遊客超60萬人次,地道「漢味」游線成武漢旅遊熱點

三天吸引游客超60万人次,地道“汉味”游线成武汉旅游热点

2018武漢國際旅遊節之武漢過早節在上的漢味特色小吃展。記者何曉剛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10月4日訊(記者匡志達 通訊員武旅)2018武漢國際旅遊節一大亮點是,首次推出過早節、宵夜節。這一精心安排遊客是否歡迎?“十一”黃金週前三天數據顯示,超過60萬國內外遊客參加兩大活動,體驗了接地氣、生活氣息濃郁的大武漢。

三大美食地標人氣高,豐富活動讓遊客點贊

10月1日,武漢過早節在武昌首義園美食文化街啟幕,此次過早節包含特色小吃展、名廚教授楚菜、非遺民俗項目體驗、國慶七天樂文藝匯演等活動。此時在相隔不遠的戶部巷,參加活動的十多家特色商家也擺好“陣仗”,用地道漢味美食招攬遊客。一江之隔的吉慶民俗街,德華樓、四季美、蔡林記等老字號美食商家也開啟“宵夜節”模式。

三天吸引游客超60万人次,地道“汉味”游线成武汉旅游热点

過早節、宵夜節在10月1日至7日推出,分別在首義園美食文化街、戶部巷和武漢吉慶民俗街舉行。從一天開始的過早,到夜色下的宵夜,武漢地道的湯包、豆皮、面窩、年糕、熱乾麵,還有各式特色大排檔,讓遊客直呼過癮。

三天吸引游客超60万人次,地道“汉味”游线成武汉旅游热点

圖為熱乾麵 記者何曉剛 攝

來自成都的小鞠和閨蜜“十一”特地來武漢遊玩,白天在戶部巷過早、登黃鶴樓、逛中山大道後,晚上來到吉慶街宵夜。“武漢太好玩了,尤其是美食,和成都一樣豐富,而且風味完全不同,這次來怕是要吃胖好多。”她和閨蜜開心地說。

三天吸引游客超60万人次,地道“汉味”游线成武汉旅游热点

圖為三鮮豆皮。記者何曉剛 攝

10月1日至3日接待數據顯示,首義園美食文化街累計接待遊客超6萬人次,吉慶民俗街接待遊客5.5萬人次,而武漢“美食地標”戶部巷,累計接待遊客超50萬人次。

“目前戶部巷在全面改造,仍然吸引了這麼多遊客慕名前來,說明武漢美食的吸引力巨大。”戶部巷負責人說。

高人氣源自“舌尖”上的文化味兒

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大要素中“食”為先。在國內外旅遊城市中,美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多城市的旅遊美食地標特色缺失,以致大江南北千人一面,加之價格虛高,讓很多美食地標被吐槽“本地人根本不去”。

這樣的怪相在武漢得以破除,從打出充滿武漢生活氣息的“過早”“宵夜”招牌開始,突顯武漢美食特色就成為主旨。

在參與活動品牌遴選上,主打武漢特色風味的蔡林記熱乾麵、四季美湯包、德華樓包子年糕等漢味老品牌成為主角,力求為遊客端出最地道的武漢美食。

美食芬芳除了纏繞舌尖,還是城市文化的推介大使。在首義園美食文化街,推出了烹飪大師現場教做楚菜活動,楚菜泰斗盧永良來了,現場教遊客做湖北魚圓、燒滑魚;大師餘明社來了,為遊客傳授黃燜肉圓、辣得跳、滷牛肉;大師鄒志平也來了,教遊客做炸藕圓、藕夾、排骨藕湯。還有孫昌弼、塗建國、虞東海、方元法……荊楚美食的特色、由來通過這些名廚大師與遊客心口相授,荊楚文化得以傳播四海。

全域旅遊概念中,讓遊客享受“市民待遇”是重要內容。在這一點上,外地遊客在品嚐美食中得以體會。在戶部巷、首義園和吉慶民俗街可以看到,一籠四季美鮮肉湯包18元,一碗蔡林記熱乾麵5.5元,與武漢市民街邊小攤享用的價格基本一致。

武漢市旅遊委負責人表示,武漢美食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價格親民,在下一步全域旅遊推進中,將進一步拓展美食板塊,推出更多具有武漢特色、體現城市文化元素的美食線路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