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所用的「泥乘輴,山乘樏」是什麼樣子的?

大禹治水所用的“泥乘輴,山乘樏”是什麼樣子的?

東西方文明的上古神話中都流傳著大洪水的傳說。諾亞建造了一艘巨大的方舟,洪水來臨之際,帶著家人和糧食上船,船上還載滿了各種動物,雌雄各一對,以免遭物種滅絕。而中國“大禹治水”的故事,與西方只會逃避災難不同,演繹了一場可歌可泣的勇於跟自然界作鬥爭的史詩。

十分巧合的是,大禹治水時也使用了四種交通運輸工具,其神秘色彩堪與“諾亞方舟”相提並論。相傳大禹治水有方,採取改堵為疏的治理方案,疏通河道,開鑿山石。既然挖出這麼多土石方,就離不開運輸工具。杜甫的一首唐詩就曾提到大禹治水時所使用的四種運輸工具。

唐·杜甫《禹廟》:

禹廟空山裡,秋風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畫龍蛇。

雲氣生虛壁,江聲走白沙。早知乘四載,疏鑿控三巴。

該詩原注:“此忠州臨江縣禹祠也。”忠州臨江縣,在今天的重慶市,位於長江的北岸,故以“臨江”為名。當地人民為紀念大禹的豐功偉績,並祈求保佑一方安寧,永除水患之苦,便建起了一座禹廟。杜甫沿水路離開成都時遊覽此地,不覺詩興大起,寫下了這首詩。

大禹治水所用的“泥乘輴,山乘樏”是什麼樣子的?

最後兩句“早知乘四載,疏鑿控三巴。”仇兆鰲注引《書傳》:“四載,水乘舟,陸乘車,泥乘輴(chūn),山乘樏(léi)。”

《尚書·益稷》:“予乘四載,隨山栞木。”孔傳:“所載者四,水乘舟,陸乘車,泥乘輴,山乘樏。”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禹)案金簡玉字,得通水之理,復返歸嶽,乘四載以行川,始於霍山,徊集五嶽。”

舟和車大家都很熟悉,就不用過多解釋了,單說“輴”和“樏”。輴,是古代行駛在泥濘道路的一種交通工具,底部類似於雪橇,便於滑行。樏,是古人走山路時乘坐的一種器具,亦稱“山轎子”,一般為竹製,由人力肩扛,至今國內的一些風景名勝區,還能見到以此活計謀生的挑夫。不過大禹使用的“山轎子”恐怕是用來搬運砂石的,而不是載人的。

在另一本古書《呂氏春秋》中,還提到了第五種交通運輸工具,《呂氏春秋·慎勢》:“水用舟,陸用車,塗用輴,沙用鳩,山用樏。”至於“鳩”是個什麼東東?至今還是未解之謎,由於“大禹治水”沒經過沙漠地區,也就沒用到這種工具,本文就不做討論了。

大禹治水所用的“泥乘輴,山乘樏”是什麼樣子的?

“山轎子”是什麼樣子的呢?本人從網上找了一張照片,大家權作參考。至於泥地中的雪橇,實物照片真的不太好找,我記得幾年前看過央視10套的一期《探索發現》節目,名為《淹城探謎》,好像有類似的出土實物。於是又把這個片子重看了一遍,果不其然,片中提到1965年淹城內城河出土了兩條獨木泥橇,是古人修築城池時所用的運輸工具。

據片中解說員介紹:“我國古代的獨木舟形狀,大多是尖頭尖尾,或者是頭部尖而微翹起,尾部呈方形,尾部處留有未挖通的擋水牆。然而與普通意義上的獨木舟不同的是,1965年淹城內城河出土的兩條獨木舟尾部是敞口的,而且敞口處底板及兩側幫板十分光滑,看不出嵌有擋水板的痕跡。更特殊的是,這兩條獨木舟頭部兩側幫板上部均打有孔眼。”(筆者注:孔眼為綁繩牽引之用)

大禹治水所用的“泥乘輴,山乘樏”是什麼樣子的?

可惜的是,淹城考古工作者將其命名為“獨木泥橇”,是根據《史記·夏本紀》:“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而來的。不過我本人更支持命名為“獨木泥輴”,畢竟《史記》較之《呂氏春秋》的成書年代略晚,且淹城是春秋時期建造的,即使具體建造年代仍存疑,但早於漢代是肯定的,故應當以《呂氏春秋》所載的“輴”為名更接近史實。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還不錯,關注一下又不會懷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