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堪比阿諾施瓦辛格,不但能殺能打,演技也是出神入化

之前花了兩章的時間聊劉備,今天我們來聊聊孫堅。

為什麼聊孫堅呢?因為他是東吳政權建立者孫策的父親,孫策起兵的大部分家底也都是孫堅的政治遺產。

熹平元年(公元172年),17歲的孫堅就已經開始招募軍隊協助政府平定叛亂,也因此成為了一位副縣級官員(鹽瀆縣丞)。

此時的孫堅只能說是初露鋒芒,真正使孫堅變得炙手可熱的是12年後的黃巾叛亂(公元184年)。孫堅帶領一千多士兵,隨平叛大將朱儁南征北戰,並親冒矢石攻下宛城,升任副廳級官員(別部司馬)。

孫堅堪比阿諾施瓦辛格,不但能殺能打,演技也是出神入化

從此以後,孫堅就成為了能征善戰的代名詞。因為任何一個大佬只要讓孫堅當主要助手,就無需再為戰略層次的問題擔憂,因為孫堅會替他幹得非常漂亮。至於戰術層次的問題,只要讓孫堅的嫡系部屬擔任各級主管,那也不是問題。

這種名聲帶來的馬太效應立竿見影。兩年後(公元186年),司空張溫為平定涼州叛亂,親自點名讓孫堅來擔任自己的主要助手。平叛工作進展得不順利,但是孫堅並沒有犯什麼錯,所以也沒有被牽連。

又過了一年(公元187年),長沙人區星反叛,朝廷任命孫堅為省部級高官(長沙太守)前往剿滅。這一次孫堅乾脆利落,僅用時一個月就把區星收拾掉了。周朝和郭石在零陵和桂陽一帶幫區星搖旗吶喊,孫堅在在收拾掉區星的同時,順帶把這兩人也一起收拾掉了。

一個月收拾了三個叛賊,這武力值可謂衝破天際!後來東漢帝國政府也因為孫堅立了這樣的大功,封他為烏程侯。

孫堅堪比阿諾施瓦辛格,不但能殺能打,演技也是出神入化

看完孫堅討董之前的履歷,你會想起誰?也許是某位戰功赫赫的將軍吧?然後我現在想到的則是——阿諾·施瓦辛格!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不僅很能打,而且都是好演員!

孫堅堪比阿諾施瓦辛格,不但能殺能打,演技也是出神入化

在我們討論孫堅的赫赫武功時,有一個刺眼的事實卻必須注意。那就是:孫堅軍閥化的過程已經無可避免了。

任何一個軍政官員想實現軍閥化,都需要戰亂的背景。因為在和平年代裡,政府不可能放任一個軍政官員,使其擁有成為軍閥的機會。

也許有人會說,在軍事行動結束後,如果政府要分散或改編孫堅的軍隊,孫堅的部屬們難道還敢拒絕相關的人事調動嗎?

問題就在於,東漢帝國政府當時面對的根本就不是一支職業軍隊,而是一位好萊塢影帝率領的一群龍套演員。

孫堅堪比阿諾施瓦辛格,不但能殺能打,演技也是出神入化

群眾演員們的臺詞大概就是:我們當初拼命剿匪,並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憑著一腔為國為民的忠義之心。現在賊寇已被剿滅,我們也可以回家當老百姓了。

而孫堅的戲份大概就是:兄弟們啊,你們跟著我拋頭顱灑熱血,我怎麼能讓你們回去當百姓呢?如果你們還認我這個哥哥,那就在我這裡吃飯吧!有我一口吃的,就絕不會讓你們餓肚子!

孫堅帶著一群龍套演員,居然拍出了這樣一部感人肺腑的好萊塢大片,東漢帝國政府還能把他們怎麼樣呢?自然只能對此大肆表彰。因為放到任何時代,這都是值得大讚特讚的高風亮節,自然也就無法阻止他們以平民的身份繼續追隨孫堅。

孫堅堪比阿諾施瓦辛格,不但能殺能打,演技也是出神入化

許多人跟孫堅混過一段時間後,自然會被孫堅那種不可一世的霸氣折服。所以都認為只要緊跟孫堅,官職和財富都只是浮雲。

雖然孫堅退場比較早,但孫堅的嫡系小弟跟著孫策繼續打拼,最後也算是修成了正果,三分天下有其一。

此時,當年願意以平民身份追隨孫堅的人,自然會為自己從前的選擇感到滿意。因為他們追隨孫堅出山,又追隨孫策打天下,無論職務還是地位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既然孫堅是一位天生的大哥,又為什麼會依附袁術呢?我們明天再說。

孫堅堪比阿諾施瓦辛格,不但能殺能打,演技也是出神入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