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原境內也有長城!你知道嗎?

镇原境内也有长城!你知道吗?

舉世聞名的長城逶迤萬里,穿越鎮原,因而留下了許多與長城有關的地名,如長城原、城牆溝、城牆灣等等。但長城在鎮原的源頭、走向、里程、建築特徵及其現在遺存、有關傳說等,還鮮為人知。

镇原境内也有长城!你知道吗?

(網絡配圖)

長城經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彭陽縣孟原鄉東部,進入鎮原縣武溝鄉孟莊村的劉家堡子,這就是長城在鎮原的源頭。沿鎮、固(固原地區)交界橫跨孟家原(即長城原)到孟莊的白草窪。此地遺址保存尚好,有殘牆、城障、烽墩四處。殘牆高達一丈二尺至一丈五尺,寬兩丈左右,城障呈長方形,南北長約三丈,東西寬約六丈,中心殘墩高達一丈四尺,底徑三丈三尺,夯土均勻。左側有彭陽縣立的秦長城遺址混凝土碑一座,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從白草窪下溝經彭陽縣孟原鄉草灘村馬崾峴,上大莊原進入鎮原縣馬渠鄉三合村的張原畔,越過大莊原到城牆灣,翻溝又進入孟原鄉的玉原、張窪山、麻花窪,再進入鎮原縣馬渠鄉甘川原的山莊灣、趙渠行政村的油房灣、佛莊、喬岔崾峴、三圪塔峁、墩墩窪、高原頭的石咀山,經紅光行政村的虎家後溝、寺坪的溝畔,又進入紅光的石窪、虎家後溝、水磨渠,順溝渠而出,經蒲河上游的安家川,折東沿河順川而下,經三岔鎮的莊門、米家川、楊千溝,又折向東北,經三岔街道附近高灣的後河、梁臺、虎兒溝畔,沿周家莊的黃坪灣、深渠壕、蘆李渠、鐵把渠、城牆灣,由胡咀咀進入環縣的演武鄉。

镇原境内也有长城!你知道吗?

(網絡配圖)

長城在鎮原境內經過3個鄉鎮,11個行政村,40多個自然村,長達90華里,東北走向。現有白草窪、大莊原、馬渠鄉三合村的城牆灣、三岔鎮周家莊村的城牆灣、玉原、喬岔崾峴、虎家後溝、梁臺等8處遺址較為明顯。如白草窪遺址長約6華里,周家莊城牆灣遺址長約兩華里,殘牆最高處達一丈五尺。馬渠三合村城牆灣,因長城在山樑修築,無人掘土墾種,遺存尚好,殘牆高達丈餘,數十里外亦朦朧可見。麻花窪遺址,遠遠望去猶如一條黃色巨龍,蜿蜒曲折,爬山而上,甚為壯觀。千百年來,由於雨水沖刷,變得彎彎扭扭,似油榨的“麻花”,故名麻花窪。長城殘牆,有些地段形如巨龍,有些地段宛若駝峰,儘管如此殘垣斷壁,仍不減當年的雄姿,氣勢磅礴,雄風猶存。凡有城障烽墩的地方,都有不少的粗繩紋瓦片,可能是當年駐軍的地方。這些都是學者們考察的依據。

長城經千年的風雨剝蝕,大部分段落由於放牧踐踏、掘土墾種、治理農田、整修道路等,城牆已不明顯,僅留痕跡而已。有些段落由於幾經滄桑,地震損壞、地貌變遷、山洪沖刷,城牆陷入溝谷,連痕跡也不留了,只能根據它依稀可辨的斷斷續續的殘牆殘墩走向尋蹤覓跡。

镇原境内也有长城!你知道吗?

(網絡配圖)

此段長城修築於起伏連綿的叢山萬壑之中,雖有歷經平地之處,但多乘山嶺,隨山就勢而建,下川時則就低修築,穿崾峴,沿卷草壕進入溝谷。它以黃土夯築,由城牆、城障、烽墩組成。烽墩多在制高點修築,可以遙相呼應。有時烽墩城牆在一條線上,有時墩離牆甚遠。殘牆時有時無,時斷時續,隔山遠眺才可以模模糊糊看見它的走向,但近去一看卻不見長城,因為只剩下三四尺高的土梁。越過原面之處,由於耕種,均夷為平地。有時在長城腳下還找不見長城,使人有點“遠看似有近卻無”的感覺。根據長城走向,馬渠的油房溝應該是長城經過的地方,但其地卻不見長城任何遺蹟。原來這裡的地貌變化太大,長城的痕跡一點也不曾留下,直到三岔才能看到長城的遺蹟。

長城經過的地方還有不少有趣的傳聞。比如,孟莊人說孟姜女就是他們孟莊人。這僅是鄉老言傳,無史料記載,但孟姜女哭長城的事,在鎮原卻廣為流傳。三岔鎮莊門村有些農民至今還能道出他們的祖先是長城裡麵人還是長城外面人。因為長城內外習俗不同,原來在長城裡面居住的人,為了紀念修築長城而死去的人,每年十月一日都有燒紙送寒衣的習俗,長城外面的人則無此習俗。這大概是他們的祖先就是匈奴族吧,因為當時“築長城以拒胡”,故無此習俗。

镇原境内也有长城!你知道吗?

(網絡配圖)

長城是古代邊疆的軍事屏障,對防禦匈奴族的騷擾,保障長城內人民生命、生活的安全起了重要作用。據有關史料記載和近年專家學者考察,秦昭襄王滅義渠(國名,都城在今寧縣),即“築長城以拒胡”,並斷定這段長城建築年代當在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72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在甘肅境內設隴西、北地二郡。為防匈奴的侵略,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的長城連接起來,築起了一道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並派扶蘇、蒙恬在這裡監督。鎮原時屬北地郡,這段長城應屬北地郡秦長城的一部分。現在,長城沿線遺存有不少粗繩紋板瓦和筒瓦殘片,據白草窪原畔一戶幹部家中保存的專家考察時鑑定過的殘瓦標本,屬秦瓦。因此,鎮原這段長城屬秦長城,距今約兩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滄桑鉅變,時代飛速發展,曾經為邊境安全做出過貢獻的長城,已成為歷史的陳跡,失去了往日的威嚴,但它卻成為古老的文化遺產,成為聞名中外的偉大建築工程,是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研究戰國時代社會、歷史、軍事特別是疆域和建築工程的可靠實物資料。

信息源於:鎮原政府網

▼找房子/找工作/找對象/順風車|點閱讀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