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说几乎让我身败名裂

这小说几乎让我身败名裂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 (微小说)

申弓

申弓在网上游弋了半年多,总想能遇上一位文学知音。可他还是失败了。但申弓是不轻易言败的人,于是他还在找。不,是在等,正好象守株待兔者那样的等。

这天晚上,申弓终于等到了一位叫“芳菲”的网友。芳菲,诗一样的名字,想必不是缪斯之子也当是缪斯的派生吧,且与之聊聊看,或许能找以一点点的灵光。然而一聊,却使申弓大失所望,开口便是生活的烦恼,游戏的胜负,人生的得失,还有气候的炎凉,物价的起落....,不过有一点,令申弓十分珍视的,那就是“芳菲”也是钦州的。生活的天地那么宽广,网络的天地就更是广阔无边了,能在这尺幅之中遇到一位同城人,这是申弓上网半年来的第一个收获。

然而当他们聊得越来越乏味之时,这一晚芳菲突然问他,“你认识一位姓沈的作家吗?”

这在申弓听来,真有如万里朗空中一个响雷,在申弓眼里,这个芳菲,从来不与文学搭界,怎么突然对一个作家有了兴趣,是兴之所致?是心血来潮?或是附庸风雅?申弓是百思不得其解:“你问这个做什么?”

她(他)说,“是上海一位网友向我打听了,我不知道,才问你的嘛,怎么?不行?”

这小说几乎让我身败名裂

哦,要是大上海人问的,这又有所不同了。于是我说,“知道,不过我不想说他。”她(他)说:“这位上海人是沈作家的一名崇拜者,他跟我说了关于沈作家的很多事迹,说他出版了七本书,还多次获了奖,还说上海市还有一批象他一样崇拜沈作家的呢。这事我听了有愧,人家远在上海,对沈作家能了如指掌,我生活在与沈作家同一个城市,却是一问三不知,你说我们还是人吗?”

听到她(他)的自责,我一时又感到了自己的生硬了。是啊,都说是隔行如隔山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他(她)的一定时空半径里,又怎么可以冀求他(她)超越自己的界限去接受另一个圈子里的事呢?当我再问起她(他),这位上海人是怎么想到向你打听的呢,她了便说:“哦,忘了向你说了,他先是问我是哪里人,我一报说是广西钦州的,他便说,他认识钦州有个沈作家,并且说,其实钦州他是不知道的,只因那里有个沈祖连,他这才记住了。”

这么说来,是因了一个人的名字让人记住了一座城市?或是因为一个城市成就了一个人?这是种相依相赖的两难选择,说不清,说不清啊。

这小说几乎让我身败名裂

无独有偶,过两晚,有位叫“阿萍”的网友又问到了类似的问题,这真是巧了啊。说是远在哈尔滨的一位网友向她他打听沈祖连的事。

怎么说呢,人以地传?地以人传?正是文学冷漠的时期,居然在远方的大都市里有人将一个作家的名字与一座城市连在一起,这无疑是在我冷漠的文学心灵里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是短暂的,城市是永存的,文学是隽永的,作家是伟大的。

申弓,原名沈祖连,中国作协会员,广西小小说学会会长。已出版小小说集《男人风景》《做一回上帝》等14部。曾获得广西文艺铜鼓奖、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作品入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中国新文学大系》等国家大书。部分作品译为外文发表到欧美及东南亚等地,并入选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大学教材,曾供职于钦州市文新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