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到底是該少吃米飯還是少吃肉?

衛平520


題主已經說得很明確了,肉、米飯(主食)都是應該適當食用,過量食用都容易長胖,這裡就不詳細說了,但這兩者絕對不能一點都不吃。現代我們大部分的主食都用大米或者小麥粉做成的麵食提供,而大米基本上成了大家餐桌上最常見的主食,一些朋友不吃米飯有時候還可能會覺得不適應,心裡沒個底。當然,減肥不吃米飯是可以的,但一定不能不吃主食!米飯由於經過精細加工處理,其中的麥麩成分大量損失,造成膳食纖維的大量損失(膳食纖維能夠減緩血糖上升速度),另外礦物質、B族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有流失,因此,目前更多營養圈人士推薦在米飯中加入粗雜糧、雜豆,或者用薯類食物代替米飯、麵食。所以,不吃米飯的話,可以用薯類食物,含有澱粉豐富的蔬菜類食物來代替,可能營養成分更佳,而且餐後血糖控制更好,但一定要吃主食。

主食能夠提供給我們最基礎的能源 - 澱粉分解為葡萄糖,葡萄糖是體內最基礎的能量資源,不僅功能速度快,而且沒有副產物,運用最廣泛,如果完全不吃主食的話身體將會主要通過分解脂肪和蛋白質來供能,一是供能效率緩慢,能量供應出現斷層,造成低血糖、頭暈乏力現象,二是分解會產生副產物,增加肝腎的代謝負擔。時間一久,長期能量供應不到位,很容易威脅身體健康,如出現脫髮、面色蠟黃、生理期紊亂等情況。

另外,很多人認為肉類脂肪熱量都高,但其實真不一定如此,禽肉、魚蝦肉熱量都較低,而且其中優質蛋白質豐富,脂肪含量極少,畜肉類雖然脂肪多一些,但整體的熱量也不算高,100g牛肉的熱量也就和米飯差不了多少,所以,認為吃肉要長胖的話完全是個錯覺。當然,過多食用肉類的話比起吃水果、蔬菜來說攝入的熱量肯定要多,適當吃肉的話也更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一天攝入肉類40~75g(一個拳頭)肉類為宜。但也不能完全不吃肉類,肉類能夠提供植物性食物中缺乏的鐵、鋅、鈣元素和脂溶性維生素成分,缺乏肉類攝入很容易造成蛋白質缺乏、貧血、骨質疏鬆等情況。


王旭峰營養師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賽普健身導師解鵬。

簡單的說,如果是減肥的話,這兩個都要少吃。

如果是減肥的話,就是要控制總體的熱量攝入。控制總體的熱量攝入就是控制三大供能營養素,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吃米飯一般是為了補充碳水化合物,吃肉一般是補充蛋白質,當然這兩種食物中還有其他供能營養素,但是含量比較低。

減肥的話,各種營養素都要補充,但是量要少一些。建議每公斤體重補充30千卡熱量,如果想要更好的效果,可以按目標體重計算,一般為5-10公斤。算好了總熱量之後,按比例分配給三大供能營養素,碳水化合物佔總熱量的50%,蛋白質佔總熱量的25%,脂肪佔總熱量的25%。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以選擇米飯,紅薯,玉米,蘋果,橘子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可以選擇瘦肉類,魚類,蛋類,豆類等。富含脂肪的食物可以以堅果為主。具體的食物含營養素的比例,可以參考營養成分表來計算。

更多減脂飲食乾貨,請大家關注我們!


賽普健身學院官方賬號


減肥的你,是不是一直在控制自己的食慾, 害怕因為多吃了一點,肥肉就會像洪水般湧來,所以很痛苦對不對?姐妹們,減肥不是不吃飯,不吃肉,而是要吃對!瘦身不受罪的關鍵點是什麼?跟我一起來體驗很多明星達人都在用的健康有效的減肥方法吧。


遠離以下幾個減肥誤區

1.不吃主食

減肥不吃主食或者少吃主食,其實都是不健康的。這樣的行為很容易帶來一個比較大的危害,就是糖尿病。因為少吃碳水化合物,就會吃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魚啊、蝦啊這些含有脂肪和蛋白的東西,這些會造成胰島素不適宜的分泌,時間長了就會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所以減肥不能不吃主食。

2.不吃肉

減肥的妹紙好像覺得只要吃肉就會變胖!錯了,真的錯了!肉裡面的蛋白質,使我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素核心,不吃肉短時間可能會瘦一點,但時間長了就會反彈,因為長期習慣吃肉的身體娜受得了你這麼長時間的折騰。

這裡要跟大家說一個吃肉的減肥方法:撒切爾夫人大家都知道吧,她就曾經通過吃肉的方法一週瘦了9公斤,依靠的就是高蛋白質飲食減肥法(一個周吃了28個雞蛋)但這樣長期吃也會造成一定危害,比如很累、口臭、加重肝腎負擔等等問題。


那減肥怎麼吃飯和肉呢?

1.米飯選擇糙米

我們平常吃的精米氨基酸含量很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但也更容變成脂肪。而糙米里面膳食纖維、維B比較多,氨基酸會少一點,所以吃這個會少一點脂肪。當然也可以吃一些其他的代替粗糧,比如什麼山藥啊、土豆啊之類的。


2.學會吃肉

一定要選擇高蛋白、低脂肪的動物性蛋白質。儘量是瘦肉少吃肥肉,瘦牛肉、家鴨肉比較合適。


瘦身不受罪的關鍵點

睡覺時間如果是晚上11點到早上7點,身體的瘦素釋放量可以達到最佳水平,所以熬夜的朋友千萬要切忌哦。還有記住一句話少吃多動是關鍵!


變啦Queen主義


就這個問題而言我認為減肥就該少吃米飯多吃肉。


在這個物質生活爆炸的時代我們對吃的要求簡直是不能再高了!食物從最原始的雛形到經過幾十上百種烹飪方法和技藝做出來的最終進到你嘴巴里的東西有著天壤之別,正因為如此我們根本無法判斷哪些是我們現在正需要的。


減脂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化繁為簡,將所有可以吃的食物都歸納為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上面所說的肉應該歸為蛋白質類,而蛋白質當中的氨基酸又是協助減脂的功臣,它對機體的修復和肌肉組織的合成起著重要作用,蛋白質不易轉化為脂肪以及自身食物熱效應的特點成為減脂的關鍵。


作為中國人一日三餐少不了的米飯則可以歸為碳水化合物。有些人會說我幾乎不吃米飯但是我還是一身肥肉,雖然不吃米飯不代表不吃其他碳水,不同碳水具有不同作用有些簡單碳水可以直接吸收轉換成血糖。血糖過高會直接導致胰島素抵抗,胰島素越多就越容易囤脂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蘭州拉麵館的那些少數民族的人很少有精瘦型身材的人,這個其實跟他們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以麵食為主的且佔比較大的飲食結構會使身體糖原的儲備量較大很容易將剩餘的葡萄糖轉化為脂肪。


一天當中熱量攝入從這三種營養素的搭配比例來看應該是碳水35%蛋白質50%脂肪15%,如果我們對每種食物重量以及當中所含營養素的重量清楚後吃多少就沒那麼難了。為了更準確的吃對量我們應該避免吃精加工食物一定是越純粹越好!

能理解以上觀點我們應該就知道哪個可以多吃哪個不能多吃了!


利森leeson


我們都清楚:減肥是要靠總熱量(整體熱量攝入)的控制,基於這一點:

有的人選擇了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生酮飲食):肉、蛋、奶、椰子油等高脂肪食物都吃,但要嚴格控制碳水的攝入量,除了穀物外,連土豆、藕等澱粉含量高的蔬菜也要加以限制。這種方法減肥速度較快,但難度較大,沒有正規生酮營養師或醫師的指導很容易出問題,威脅身體健康,此外,肝腎功能不佳的人群也不適用!

有的人選擇了低熱量平衡飲食減肥法,即所有種類的食物都吃,包括主食(米飯、饅頭等)、肉類,但卻嚴格控制各種高熱量食物(甜品、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等)的攝入量,在保證熱量不超標的前提下,儘量平衡各種營養素的攝入,防止機體缺乏蛋白質、維生素及各種礦物質元素。這種方法的使用較為普遍,安全係數高、操作簡便,但減肥速度較慢,不會像生酮飲食那樣“神奇”,往往無法俘獲哪些【減肥心切】的人群。

迴歸到題主的問題:減肥應該不吃肉還是不吃米飯?

回答:都要吃啊!

原因有二:

1.國人是吃米麵長大的,穀物在中國傳統飲食中不可替代,不吃主食彷彿讓一頓飯都變得不完整;而為了減肥長期不吃主食,會在無形之中讓捱餓(能量限制)痛苦加倍,徒增減肥壓力,也會使減肥者對精製碳水化合物(甜食、麵包等)的渴求更加劇烈,反而會導致暴食行為、補償性進食(為了彌補減肥的痛苦而獎賞自己大吃一次)的發作,讓減肥計劃功虧一簣!

2.為避免減肥期間精力、體力以及免疫力大幅下降,尤其是健身與節食同時進行的人群,就要保證蛋白質、鈣、鐵、鉀等營養素的攝入!而肉類是這幾大營養素的重要來源,減肥時,肥肉自然要少吃或不吃,但瘦肉、雞胸肉、魚、蝦等仍不失為減肥者的優質食品,只要不過量進食、不採用高熱量烹調法(油炸、油煎),吃肉也可以幫助減肥!

當然,想要嘗試生酮飲食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選擇專業醫療減肥機構,不要自己胡亂嘗試,畢竟盛通有風險、使用要謹慎!

而減肥必定要少吃,不管是肉類還是主食,不少吃,熱量是不會低的,熱量不虧空如何動員脂肪分解?此外,各種麵包、蛋糕、點心、涼皮、土豆粉也是糖和澱粉大戶,減肥期間不要攝入,儘量以全穀物和雜豆類作為主食,這樣更有利於減脂!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祝好!


營養瑋瑋道來


減肥主要是控制全天能量的攝入,無論是米飯還是肉,總能量不能超,如果是瘦肉(畜禽肉),每天的攝入量在40-75克,這個攝入量不可減,減的是你超出吃的那部分,或是肥肉類部分。



在減肥期間,要掌握好:

1、減肥期間,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能少,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有,肉、蛋、奶和大豆製品。

2、主食量不能過少,或是不吃,最少不能低於三兩半。可選用薯類代替一部分主食。

3、米飯,在減肥期間是可以吃的,米飯雖然GI指數和麵食類差不多,但是能量要低於麵食類,所以也是很好的減肥主食類。但一定要控制量的攝入。25克白米飯是90kcal的熱量,以此類推。



總之,減肥,就是要控制全天總能量的攝入配合有氧運動來達到。所以如果你以前無論是米飯還是肉攝入量都超標,那在減肥階段,都需要減量,但是一定要保持最低量。不能不吃。


李愛琴營養師


題主這樣自問自答出題,比較少見,本文就算對你答案的補充吧。


首先要明白胖的原因。都是一樣的人,為什麼我胖你瘦,甚至一家人都很大區別。胖的原因很多種,主要有三個:①遺傳因素,“喝涼水都長膘”就是這種人;②多吃,不大挑食,胃口特好的人;③飲食不規律,飢一頓飽一頓的人。由此可見,胖子跟吃飯有直接關係,可以說,胖子都是吃出來的。


其次要知道怎麼吃胖的道理。人體每天需要的能量是既定的,通過吃飯獲取。食物提供能量由三部分組成: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用大白話說,這三種食物吃進去,就像汽車加油,加多跑遠,加少跑近。只有一點不同,吃少了餓得快,吃多了卻不會跑更遠,而是把“燒不完的油”,吃進去多餘的食物,變成脂肪存起來。就這樣一頓頓、一天天累計起來,體重逐步增加,慢慢胖起來。

最後要知道每天每頓吃多少。本題說到的米飯和肉是多吃會胖的主要食物。學術概念解釋,要用到熱量單位,專業不好懂,還是大白話說。米飯吃進肚裡會變成糖,糖多了用不完就變成脂肪存起來。肉分兩類,瘦肉肥肉。肥肉是脂肪,不說了。瘦肉是蛋白質,俗話說吃了“長力不長膘”。所以說,控制飯量,以米飯為主,瘦肉為輔。米飯是主食,成人一天八兩,不能很多。肥肉少吃,瘦肉放量也吃不多,不大會過量。


當然吃飯不是這樣簡單,只要控制主食和肉就能減肥。關鍵是要平衡營養,譬如不吃肥肉卻做菜很多油,管住了主食卻多吃了甜食飲料,都不會控制住體重。我曾經對家人採取過一個最簡單的辦法,一天三頓飯,每頓只能飯一碗菜一碗,定時定量,其餘時間只可喝水喝茶,不能進食任何零食飲料,減肥效果非常好,一個月都開始減輕體重。


普濟


先說結論:

1、少吃都能瘦,不管是少吃飯還是少吃肉;效果差不多;

2、少吃飯,對逆轉脂肪肝效果更明顯。#重點重點啊#

接下來詳細說。

斯坦福研究:少吃飯少吃肉,減肥效果差不多

減肥應該少吃飯還是少吃肉?科學家也很關心這個問題。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做了個研究,他們找了609

位志願者參加實驗,年齡在18-55歲之前,都是胖子,但沒有糖尿病。

這些人被隨機分成2組,

  • 一組是低脂飲食(健康的低脂飲食) 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少吃肉;

  • 另一組是低碳飲食(健康的低碳飲食)可以理解為:少吃飯

一年之後來看減肥效果,結果讓研究者很意外:兩組體重分別減少了5.3kg和6kg——沒有顯著差異。

少吃多少算“少”

在這個研究中,前8周,每天的脂肪和碳水化合控制在20g。這個量,相當於一把堅果所含的脂肪,或者1.5片面包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反正我是沒法堅持。

所以,第二步,再把碳水和脂肪以每週5-15g的速度,慢慢加上去,一直到志願者說:OK,這個量我能堅持為止。

所以,雖然是少吃了,但還是蠻人性化的,沒有讓你覺得是在虐待自己,或是在節食。

而且,真的是沒有在節食。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並沒有設定能量目標。

比如正常男性每天的要攝入2200Kcal的能量,如果要減肥,那就每天1700Kcal吧,每天少吃500Kcal。

沒有,他們沒有這麼做。但是減肥開始之後,兩組飲食都比減肥前減少了500-600Kcal的熱量。

所以啊,飲食名稱什麼的,都是套路;吃少了能瘦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更多減肥的飲食內容,可以關注我的 wei xin:Chestnutmates.

少吃飯,降血脂效果更好

這項研究有很多讓人格外欣喜的結果:通過12個月的飲食干預之後,志願者們的血脂、血壓、胰島素水平,都有改善

所以啊,那些血脂高、脂肪肝、高血壓、糖尿病的人,別信什麼偏方,吃這個吃那個,少吃點,瘦下來就解決很多問題。

兩種飲食方式,都能改善健康狀況,不過,低碳飲食降血脂的效果,更勝一籌。

此處是重點:很多人說,我血脂高,不吃肉;但是米飯啊、飲料啊還是不忌口。一頓四面米飯,再來一杯可樂,都是精製碳水,很容易胖,容易漲血脂啊~


食慄派


其實這個問題

直接參考減肥成功並且能夠保持的人士,在減脂期間所使用的飲食結構就好。(圖1常規減脂餐)

(圖2我自己的)(圖3美國人)

雖說不是專業營養師,也不是什麼健身教練,減肥容易,保持不反彈難,通常能保持不反彈的,基本都可以在發胖的時候,很隨意的把體重控制下來,這就是實戰經驗呢...

我們需要參考與借鑑一些成功者的經驗和工具

先看常規的減脂餐!

雞蛋、雞胸=蛋白質 一堆蔬菜:纖維素+碳水化合物+些許植物蛋白 木有米飯

這麼吃比較節制,而且很快餓...

再來看我自己的減脂期做的減脂餐

雞胸,炒蛋=蛋白質 芹菜+秋葵=纖維素

豆子+豆乾=植物蛋白

些許米飯+木瓜一片=快碳和慢碳

營養成分如何,你來評價吧,反正我吃著習慣,減脂效果也好

最後看美國人

很簡約,就是筍子和雞胸,白開水湯就吃

方便,快捷,無油!但是折磨自己

最後一種...圖4

俗稱:吃草,木有肉,木有飯...

能堅持下來的十分強大...也可以叫吃素

參考人物:臺灣明星,大S懷孕前的飲食






Freedy六塊腹肌企鵝


我還是第一次見這樣以提問的方式,將自己的答案都複製粘貼出來的題主呢。可能是工作室的小夥伴操作出問題了吧。不說這些個,下面回答下題主的問題吧。

減肥到底是少吃米飯還是少吃肉?

【米飯】

米飯是什麼沒有爭議了,頂多是米的品種不同而已,但是它主要提供的就是碳水化合物,通過酶的作用轉化為葡萄糖為身體提供能量。如果在攝入過多,就會有一部分糖在轉化為糖原之後有剩餘,然後就轉化成了脂肪。但是我們的身體消耗能量的時候,往往是最後消耗脂肪的,所以脂肪會比較容易被堆積起來,這也是為什麼持續的、有規律的運動才是健康減肥的唯一手段。米飯(碳水化合物)少吃對減肥是有效果的,但是要適度,不能長期不吃,否則身體的代謝就變慢,甚至引發別的問題。用其他薯類、豆類、粗糧等膳食纖維含量多的食物來代替精細加工的大米作為主食,是個不錯的選擇。

【肉】

上面說“米飯是沒什麼爭議”的,對應的有點爭議的就在這裡了,那就是“肉”。題主的這個描述太空泛了,肥肉是肉,瘦肉是肉,魚類和蝦子一樣也是肉。但是除了肥肉是大量脂肪,減肥肯定不要吃之外,瘦肉、魚類、蝦子的肉含脂肪很少,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如果說不吃主食是想不攝入澱粉的話,連作為蛋白質來源的肉也不吃了,這不是減肥,這是要自殺啊。所以正常的食用一些優質的肉類,簡單說不是肥膩肥肉的肉類,是不會對減肥造成負面影響的。


最後總結一下,因為人體內的蛋白質要想轉化為脂肪是沒那麼容易的,至少要比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脂肪困難一點,所以單純從題主的問題來說,少吃米飯的“效果”要比少吃肉好一些。但是這個“效果”為什麼要打引號呢?就是因為想要吃什麼對減肥有幫助,這種幫助是微乎其微的,減肥瘦身的唯一
健康有效(注意是健康並且有效)手段就是改善不良飲食結構和適量的運動。

減去脂肪的根本就是身體攝入的熱量小於從食物獲得的熱量以及運動消耗熱量之和,但是因為人體是脆弱的、複雜的,所以直接大量減少、甚至斷掉食物的熱量來源(節食或者絕食)在短期內可能貌似有效,但是身體會遭受損傷,我之前的文章就提到過那個著名的“不吃主食一週速瘦”的暢銷書作者,最後他猝死了。

而且我也不覺得半個月只吃蘋果之類的減肥法是健康的,是說明吃蘋果能減肥的。曾經有個體重127公斤的英國男子連續30天不吃飯不喝水,只喝自己的尿液維持生命,結果他一口氣瘦了76公斤,然後他開始跟所有人說“喝尿能減肥”。這但凡正常人都能想得明白是怎麼回事,連續絕食30天,隨便你靠著輸液吊命你也能瘦,但是這跟健康瘦身是兩回事。

每次寫到關於瘦身、減肥的文章就會忍不住廢話很多,就是希望小夥伴們不要再折磨自己的身體了,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折騰壞了腸胃很多美食都沒法吃了。為什麼那麼多近乎自殘的各種“速效減肥法”依舊有人信奉,就是因為追求瘦身、纖細身材的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年輕人的身體恢復快、禁得起折騰的,負面作用沒那麼快顯現而已。

希望能幫到你吧,覺得有用的話幫忙點個關注和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