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客氣了!原來這才是前往月球的原因

自1972年以來,沒有人去過月球,只有12人曾經做過 - 所有人都是美國人。

但是這個名單很快就會變得更長。

月亮為什麼?我們不是已經去過那裡了嗎?嗯,是。但現在有新的理由激勵各國到達月球。


人類和其他月球任務由印度,中國和俄羅斯以及日本和歐洲規劃。韓國和朝鮮也在尋找月球。

甚至美國宇航局也似乎正在迴歸,最近宣佈改進了一個深空網關的願景,其中包括在前往火星及其他地方的月球上的停靠點。伊隆馬斯克也呼籲建立一個月球基地。

私營公司正在爭奪一塊月餅,由谷歌耗資數百萬美元的XPRIZE吸引,這些XPRIZE挑戰參賽者開發機器人太空探索的低成本方法。

由於五個原因,各種太空競賽似乎都在認真地重新開始。

不客氣了!原來這才是前往月球的原因

1969年11月,阿波羅12號船員在月球上使用阿波羅月球手工工具和載體。 美國宇航局

理由1:創新願景

在過去和現在,空間吸引人們的興趣和投資的一個原因是人類似乎在探索和推動極限,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內心上。

但是,空間也是一種統一的力量,提供了推動技術和創新前進的清晰願景。

經過幾十年的相對忽視,太空探索再次被視為推動技術,激發人們對科學和工程的參與,並創造民族自豪感。最近在阿德萊德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上的這個節目抓住了這種情緒。


閱讀更多: 解釋:什麼是月食?


這些激勵因素被印度,中國和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視為特別重要,這意味著像歐洲和美國這樣的老牌企業必須更加努力地跟上。

最近宣佈澳大利亞將有一個航天局,預計將為這個國家創造新的機會。

原因2:經濟和地緣政治優勢

矛盾的是,對月球的探索建立了國際合作和競爭。

即使他們沒有自己的太空計劃,各國也可以開發在其他國家建造和發射的航天器上飛行的儀器。例如,印度的Chandrayaan-1太空船將儀器從瑞典,德國,英國,保加利亞和美國運到月球。這有助於網絡經濟,併為維持和平提供強大的動力。

經濟和地緣政治競爭的發生是因為月球被視為無人認領的領土。任何國家都不得擁有月球,至少根據1967年得到100多個國家同意的“ 聯合國條約”。

不客氣了!原來這才是前往月球的原因

2014年10月24日,中國西南四川省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長征3C火箭,載有實驗月球軌道器。 古民/ AAP

儘管如此,還是有動力向月球提出要求。例如,氦-3(元素氦的同位素)在月球上很豐富,但在地球上很少見。它是核聚變的潛在燃料,是一種潛在的無限且無汙染的能源。特別是中國對月球氦-3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這種情況看起來類似於20世紀50年代南極洲的情況,當時非洲大陸被當時在該地區擁有積極科學計劃的12個國家細分。向月球發射航天器 - 即使它像印度的Chandrayaan-1那樣過早地失效- 可能會提供一個令人信服的案例來表明如果將月球劃分為研究和經濟發展區域。

在阿波羅之後的幾十年裡,俄羅斯,中國,日本,歐洲和美國登陸(或墜毀)了月球上的宇宙飛船。

原因3:一個容易的目標

不斷增長的太空機構需要成功的任務,月球是一個誘人的目標。地球和月球之間相對較短的距離(384,400公里)的無線電通信幾乎是瞬間的(1-2秒)。在地球和火星之間,雙向通信時間可能是一小時的最佳時間。

月球上的低重力和缺乏氣氛也簡化了軌道器和著陸器的操作。

俄羅斯Luna任務表明,應用機器人技術將月球樣本帶到地球是技術上可行的。中國的目標是在未來1 - 2年內向月球發射機器人任務,以取樣。如果成功,這將是自1976年Luna 24以來從月球帶回的第一批樣本。

原因4:新發現

儘管進行了數十年的觀察,但每次新的月球任務都會產生新的發現。

不客氣了!原來這才是前往月球的原因

印度的航天器抬起攜帶印度首個月球探測器Chandrayaan-1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22 2008年10月 ISRO

日本的Selene太空船和印度的Chandrayaan-1任務在月球上發現了新的礦物分佈,並探測了潛在資源的區域。

一個令人興奮的發現是月亮的永久陰影區域中存在水冰和其他有機化合物,這些區域從未見過陽光。如果存在足量,月球上的水冰可以用作產生燃料或支持人類居住的資源。考慮到從地球到月球運水的成本,這將是未來任務的一個主要優勢。


雖然需要巨大的工程進步來從-250℃的低溫環境中回收這些資源,但這些挑戰推動了新技術的發展。

原因5:我們瞭解地球

除了實用性之外,對月球的探索揭示了關於太陽系起源的全新觀點。

在阿波羅任務之前,人們認為行星長時間由於塵埃粒子的緩慢聚集而形成。阿波羅任務返回地球的月球石在一夜之間改變了這個想法。我們現在知道行星之間的巨大碰撞是常見的,火星大小的行星與地球的這種碰撞可能形成了月球(動畫)。

我們還了解到,月球上的黑暗圓形特徵是由木星和土星軌道的變化引起的撞擊小行星的傷痕。

未來對月球的研究無疑將導致對地球起源的深入洞察,即我們的家鄉。

太空探索不僅僅是“在那裡”。到月球旅行創造了就業機會,技術創新和新發現,改善了我們所有人的生活 “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