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傳承千年技藝,織錦、漆線雕與連物繡,已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中國古代,有眾多布藝手工,比如刺繡、織布、織錦等,在上千的歷史長河中,這些工藝不斷髮展傳承與創新,衍生出眾多文明世界的手工藝!

這些傳承千年技藝,織錦、漆線雕與連物繡,已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1、壯錦技藝

壯族織錦技藝是中國的傳統手工技藝之一壯錦作為工藝美術織品,是壯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創造之一 ,在宋代,壯族稱為僮族,故壯錦又稱僮錦,它也是四大名錦中唯一的少數民族織錦。

壯錦技藝形成於唐宋時代,明清時期進一步發展,明代萬曆年間,織有龍、鳳等花紋圖案的壯錦已成為朝廷的貢品,清末民初,壯錦開始衰落。

這些傳承千年技藝,織錦、漆線雕與連物繡,已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壯錦有自成體系的三大種類、二十多個品種和五十多種圖案,圖案大都選取生活中的可見之物和象徵吉祥幸福的花紋,其色彩對比強烈,結構嚴謹而富於變化,具有濃豔粗獷的藝術風格。

壯錦是壯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它不僅可為我國少數民族紡織技藝的研究提供生動的實物材料,還可以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紡織史增添活態的例證,對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起到積極的作用。

這些傳承千年技藝,織錦、漆線雕與連物繡,已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2、連物繡

少數民族特色刺繡,與民族的民俗風尚有著密切的聯繫,從刺繡的紋樣題材,畫面的構成,紋樣的造型樣式和色彩的配置諸方面都有著濃厚的民族、地域特色,少數民族刺繡的技法也頗多。

連物繡是指用線腳釦連金、銀、銅鈴、玉、瑪瑙、串珠、魚骨、獸骨、貝殼、玻璃等裝飾物縫在底料上,以繡託物,這種裝飾多用於帽飾,連物繡是白族人在刺繡中運用比較廣泛的一種繡法。

這些傳承千年技藝,織錦、漆線雕與連物繡,已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連物繡將刺繡推向更廣闊的想象空間,達到一個嶄新的境界。連物繡產生的原因大概與民族地區人民的圖騰崇拜影響有關。所綴之物因質地、顏色、形態等方面與織物形成巨大反差,起到了強烈的裝飾效果,圖案似錦上添花,給人以雍容華貴之美。

連物繡繁複漂亮、熱烈鮮豔,且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繡成多種形態,深受白族人的喜愛。除了裝飾的功能外,連物繡也表現了白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是最具白族特色的繡法。

這些傳承千年技藝,織錦、漆線雕與連物繡,已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3、漆線雕

漆線雕是用漆線為材料製作的浮雕作品,為純手工製作,工藝相當繁複。漆線雕是中國漆藝文化寶庫中的藝術瑰寶之一,閩南地區獨有的傳統工藝,其中以泉州漆線雕最為出名,目前可考的有1400多年的歷史。

漆線雕做工精細雅緻,形象逼真生動,風格古樸莊重,畫面栩栩如生,堪稱藝苑奇葩,漆線雕以線條盤結,而以浮雕形式展現,精細之處毫釐不爽,所有細節都非常嚴謹。可以說,手工是漆線雕的靈魂。

這些傳承千年技藝,織錦、漆線雕與連物繡,已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漆線雕與佛像雕刻藝術密不可分,漆線雕脫胎於佛雕漆線雕,自唐代起,漆線雕便被應用於佛像裝飾,因此為我國為佛雕工匠提供了良好的藝術施展空間。

歷經一千多年的繁衍發展,傳統的製作技藝一直延續至今。漆線雕至今保留著濃烈的佛雕色彩,在繼承佛雕漆線雕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其它工藝美術雕塑的長處,漆線雕藝術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

這些傳承千年技藝,織錦、漆線雕與連物繡,已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現在漆線雕已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常常作為賓儀禮品使用。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漆線雕藝術已經在社會廣為流傳,獨一無二的漆線雕正用它的絕美工藝和工匠精神。

總之,我們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與藝術創造力,除了這些布藝手工外,你還知道哪些傳統手藝,歡迎評論區留言!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贊、評論、收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