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娛樂的時代:僧多粥少,各種直播越來越多

網絡直播已經出現了很多年,加上近年流行的短視頻平臺,我們漸入全民娛樂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這個沒有準入限制的行業來,由於沒什麼門檻,美的醜的都可以加入,為了吸睛,有些人不惜靠色情或者出醜來達到吸粉的目的,當然也有靠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賺錢的,比如旅行直播和美食直播。

前一段時間,筆者曾獨自騎行了一千五百公里,為的是出去散散心,鍛鍊鍛鍊身體。也曾想過要開個直播,反覆思量後覺得不可行,因為短時間不可能有粉絲,而且騎行聊天也不安全,於是就放棄了這個想法。畢竟難得出去騎行一次,如果不把精力放在路上卻浪費在手機屏幕上,似乎有違初心,有些得不償失。

在環渤海騎行途中,我路過錦州南部一個海濱城鎮,這裡風景不錯人也很熱心,住賓館老闆一家還將自家種的葡萄送給我吃。晚飯後,我在街上溜達的時候在一家電動車行門口遇到幾個奇怪的人。他們在改裝電動三輪車,在車頂安裝改裝後的加強型行李架,還想把電動車改為油電混合動力。除了這兩輛機動車,旁邊還有兩輛三輪自行車,車棚上打著廣告:營口——三亞,下面是他們的二維碼。據說是一個老闆僱了四個人幹直播,讓他們四個抓鬮決定騎哪一輛車。也就是說,這是個團隊操作,各司其職,非常專業。其實真正賺錢的直播都是有組織的,一個人小打小鬧很難成大器,因為如今做這個的太多了,如果沒什麼特色的話就需要有背景了。

全民娛樂的時代:僧多粥少,各種直播越來越多

全民娛樂的時代:僧多粥少,各種直播越來越多

全民娛樂的時代:僧多粥少,各種直播越來越多

之前聽朋友說,他一個親戚就是做釣魚直播,每月玩著耍著就能掙上萬元,據說人家還是有工作的,只不過時間比較寬裕,做直播只是賺外快。可能是因為這個領域的主播比較少吧,競爭壓力不大。

全民娛樂的時代:僧多粥少,各種直播越來越多

而那些靠唱歌和跳舞甚至只會聊天的直播從業者們想走紅並賺錢恐怕就難上加難了,之前因為夜間直播有傷風化,打擊並封號了一大批人,雖然如今在凌晨依然有個別活躍分子會大尺度搔首弄姿,搖擺著做出一些不知所謂毫無美感的業餘舞姿。還有一些顏值不高沒有加入專業團隊的野主播在燈光昏暗,亂七八糟的出租屋內坐著甚至躺著和稀稀拉拉三個五個的粉絲閒聊著,也不知道他們圖什麼。這個門檻低的行業決定了絕大部分人是徒勞無功的炮灰,為平臺提供免費勞動力,奉獻了自己,襯托了別人。

而從業者們的素質也稂莠不齊,個別主播為了賺錢也是拼了,女主播就不必提了,有位徒步類男主播因為白天粉絲大都上班不在線,竟然選擇夜間拉著行李拖車走在國道上。要知道晚上視線不好,大車速度快且剎車距離遠,拐彎處極容易發生事故,這位主播為了能在直播的黃金時間(晚上九點以後)讓大家和他在線互動不惜違背常識,冒險出行。

隨著短視頻平臺的興起,包含更多有趣信息的十幾二十秒短視頻開始衝擊直播行業,而且短視頻容易上癮,往那一躺,再起身的時候可能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這就搶佔了直播平臺的生存空間,因為大眾寶貴的碎片化時間被不收費的也不需要打賞的短視頻搶了。

所以奉勸那些想靠直播發財的朋友謹慎行事,在行業飽和的大環境下,沒有推手背後幫你操作,自身又沒有區別於他人的拿手絕活,就不要在這個上面浪費時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