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來了!如何預防

導語

在前不久國家衛健委發佈的《2018年8月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中,流行性腮腺炎的發病數高達16801例,排在丙類傳染病發病數第二位,僅次於手足口病。

現在正處於夏秋之交的10月,晝夜溫差會逐漸變大,很容易引發小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應特別留心。那麼流行性腮腺炎到底該如何防治呢?看了下面的科普,就可以輕鬆掌握了!

進入流行性腮腺炎高發季!

冬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肆虐的時節,我國的流行性腮腺炎發病呈季節性雙峰分佈,第一個發病高峰在4~7月,第二個發病高峰在10月~翌年1月。主要發病人群為15歲以下兒童,其中5~9歲兒童發病率最高。幼兒園、小學和中學是腮腺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要發生場所。

在此提請廣大家長引起重視,積極採取防控措施。

什麼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稱“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腮腺腫脹時傳染性最強。常見於兒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主要侵犯腮腺。腮腺位於兩側面頰部耳垂的周圍。除腮腺外,病毒也可侵犯其他的腺體組織和器官,如胰腺、性腺,腦組織、心臟、關節等。

流行性腮腺炎冬春季高發,人是唯一的傳染源。

流行性腮腺炎如何傳播?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經呼吸道傳播,病毒可存在於患者的唾液和呼吸道分泌液中,通過空氣傳播或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被感染者唾液汙染的衣服、玩具或公共用具間接傳染。

易感者在接觸病人後一般在2~3周內發病。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狀有哪些?

腮腺炎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耳垂根部腫大,腫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向下向後瀰漫性腫脹,並有明顯的壓痛。在咀嚼或進食酸性食物時,疼痛加重。腮腺炎患者除了腮腺部位腫痛外,大部分患者還有發熱症狀,體溫在38℃左右,間斷性。如果沒有併發症,一週左右可自愈。

流行性腮腺炎的併發症有哪些?

流行性腮腺炎本身並不可怕,但是出現併發症可能會很嚴重。腮腺炎可以併發睪丸炎、病毒性腦炎、胰腺炎、心肌炎、肺炎等。

➤當腮腺炎患兒出現腹痛、腹脹、嘔吐、發熱等症狀時,需要警惕胰腺炎,這種病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如果孩子出現頭痛、持續發熱、嘔吐、精神差,甚至抽搐時,需要警惕病毒性腦炎;

➤當女孩子出現腹痛時,需要警惕卵巢炎;

➤男孩子發熱伴“蛋蛋”腫痛時,需要警惕睪丸炎。如果併發了雙側睪丸炎,有可能導致成年後的不孕症。

得了流行性腮腺炎需要注意什麼?

由於流行性腮腺炎有傳染性,所以一旦孩子被診斷為腮腺炎,最好在家休息,不要上學或去幼兒園,以免傳染給其他小朋友。如果沒有併發症,大概一週左右可自愈,腮腺腫大完全消失,可以解除隔離;如果接觸了腮腺炎病人,需要隔離觀察3周。

如何預防流行性腮腺炎?

目前,我國兒童免疫程序規定,18~24月齡兒童應常規接種一劑次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MMR),但接種1劑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防病效果有限,推薦兒童入小學前再次接種一劑含腮腺炎成分疫苗。

➤在腮腺炎流行時,儘量不要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場所去,更不要與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聚會。

➤教室要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可用0.2%過氧乙酸消毒。

➤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在學校最好有保健員進行監控,定期排查,增加晨檢,做好健康教育;發現可疑病例及時進行醫學觀察;出現疫情,要及時報告當地衛生機構,並做好活動場所消毒,同時儘早對易感人群進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應急接種工作。

➤對接觸過傳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種過疫苗者)要密切觀察。

文字來源:國家衛計委官網、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中心官網

流行性腮腺炎來了!如何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