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刑犯,又放千名宮女去尋找幸福,結局是怎樣?

驢可樂


這件事被稱為“三千怨女出後宮,四百死囚來歸獄”。

公元628年大唐王朝的第二代天子李世民剛剛在一年前通過血腥的玄武門之變奪取了皇位,這時的唐帝國還沒能從隋末唐初的戰亂中恢復過來,隋末割據稱雄的十八路反王中梁師都還在突厥的庇護下佔據著陝北地區,就在李世民登基剛十二天的時候東突厥十萬大軍由頡利可汗親率一直進擊到大唐王朝的都城長安城下飲馬渭水。這時的李世民選擇了忍辱負重——拿出國庫所有積蓄賄賂頡利可汗,與此同時自己親赴突厥大營求和,然而即使在此時他也依然堅持絕不放棄長安城。儘管是前來求和,但當他單槍匹馬步入突厥營帳和頡利面對面談判時頡利被震懾住了,不久突厥退兵,但這件事被李世民和他的臣民視為國恥牢牢銘記。在深刻的恥辱之下痛定思痛的李世民立志要對大唐帝國進行一番全方位的綜合治理,建設一個繁榮富庶強盛的帝國,於是就在他繼位後的第二年他宣佈:放宮中閒置的宮女出宮任求伉儷——這就是所謂“三千怨女出後宮“。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三千是形容人數多,並不一定是實指三千人。

自古以來皇帝手握無上的權力,與此同時也有著各種各樣無窮無盡的享受——事實上儘管古代皇帝的後宮號稱是“三宮六院,三千佳麗”,其實絕大多數不過是為了滿足皇帝虛榮的佔有慾而已,所以才會出現“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這樣的事發生。對這些終其一生未嘗得見天顏的宮女而言真可謂是“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以後她們不能再和自己的家人見面,即使生病也很難得到及時的醫治,因為就名義上而言她們是皇帝的女人,必須和男性御醫嚴守男女大防,這樣的生活其實和籠中的雀鳥基本無異。在數千年間一代又一代宮女就這樣在近似牢獄般的生活中了卻自己的一生,然而在公元628年這個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居然注意到了她們這一弱勢群體並真真正正地付諸行動,這是在之前從來沒有過的。事實上放宮女出宮拯救的不僅僅只是這些宮女,當時天下剛經歷戰火的塗炭,民間湧現出大量光棍,事實上對這些弱女子的保護也間接實現了整個社會的陰陽調和,這對大亂之後的人口和生產恢復無疑是起到了良好的推進作用。

事實上“三千怨女出後宮“並不是一個孤立事件,在記錄李世民君臣治國理政的《貞觀政要》中不止一次透露出“以人為本”的思想。事實上在經歷隋末唐初的戰亂後貞觀年間在經濟軍力等各方面的絕對實力上其實是弱於隋朝時期的,甚至到整個貞觀朝結束時大唐王朝都沒能恢復到隋朝全盛時期的水平,然而為什麼大唐的鋒芒甚至蓋過了更為強大的隋朝呢?原因就在於“以人為本”。隋煬帝時期仗著國力鼎盛就濫用民力,結果引起四方民變,對此貞觀君臣牢記於心並引以為戒。正是在這種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下唐王朝以不及隋王朝的人口、軍力和生產力水平只用了三年時間就聯合反對頡利可汗的各部族向其發起全面的戰略報復:唐軍深入突厥腹地俘虜頡利可汗滅東突厥。自此大量突厥人開始自動內附,突厥血統從此逐漸融合到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血脈之中。盛唐時期五品以上的突厥籍武官多達一百多人,幾乎佔到五品以上武官的一半。公元630年東北和西域各部族紛紛要求內屬大唐王朝,各族首領齊聚長安,共同尊奉唐太宗為天可汗。

公元633年的李世民已然是四方蠻夷畏威懷德的天可汗了,不過這時的他仍十分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統治下的帝國仍稱不上是真正的盛世。原來李世民在一次微服私訪時看見一個老大娘帶著年幼的孫子、孫女在忙著收個稻穀,此時正值秋收季節,正是農忙時節,於是他上前詢問:“老人家為什麼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收稻子呢?您家沒有壯勞力嗎?”老人家回答道:“蹲大牢了,被官府判了死罪。”李世民心情沉重地回到宮中,這時刑部官員呈上了一份刑部大牢裡待執行的390名死刑犯的名單。李世民看過後說道:“這不只是390條人命,也是390個家庭的悲劇,朕的大唐江山不正建立在一個個老百姓的家庭基礎之上嗎?你先退下,待朕明日早朝和眾大臣商議後再給你回話。”

在第二天的早朝上李世民讓大臣們就這390名死囚的處置問題暢所欲言,這時有的大臣主張殺一儆百以正綱紀,有的大臣則主張網開一面。這時李世民說話了:“國家法度是用來保護百姓的,對那些罪大惡極之徒處以極刑是一種震懾手段而不是目的。隋煬帝楊廣的法律不可謂不嚴酷,可結果呢?是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處煙塵。如今刑部大獄中的囚徒有的本罪不至死,有的儘管身負重罪卻也是亂世生計所迫,如今天下大定也未必沒有向善之心。我們要認真思考如何才能從根源上打擊犯罪,而不是一味靠殺人立威”。說完這些後李世民又接著說:“朕要視察這些囚犯,諸位愛卿有願與朕同往的嗎?”皇帝把話說到這份上大家只好跟著去了。

見到這些囚犯後李世民問道:“你們可有冤屈?可以一一與朕道來。”這些囚徒也許早就經受過嚴刑拷打,此時已對生活不抱絲毫希望,於是都回答稱並無冤屈。李世民當著這些死囚和大臣們的面說道:“今天朕和你們立一個誓言:你們現在可以回家和家人團聚,等過完年再回來服刑,但如若中途逃跑,抓獲後就地處刑。”大臣們無不暗自吃驚:你叫人不跑,人家就當真不跑啊?等著瞧吧,過完年一個人都不會回來的。大臣們滿腹狐疑,李世民卻鎮定自若,其實他一點都不擔心,因為他早已讓獄卒跟死囚們通過氣:只要他們按時歸獄將獲得減刑,可如果有擅自脫逃者殺無赦。不出李世民的預料:春節後這390名死囚一個不少全部歸獄。李世民頒佈聖旨:“這390名罪犯經受住了考驗,放歸社會不會再有危害,悉數無罪釋放。”

李世民這麼大動干戈地演一齣戲可不是為了好玩,在死囚歸獄事件後李世民趁熱打鐵規定:各地的死刑案件必須上報中央由皇帝親自批覆,皇帝批准三日後才準行刑,如果三日內有新的證據出現必須立即重審。同時皇帝會親自巡視京城監獄的死刑犯,只要在巡視過程中有囚犯向皇帝喊冤則案件自動進入重審程序。在處決犯人的前一天必須兩次上奏皇帝,在處決犯人的當天必須三次上奏,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有新證據出現則發回重審。這麼做仍然是為了落實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貞觀之治正是在這一理念下才得以出現的——據《舊唐書》記載:天下大稔,流散者鹹歸鄉里,鬥米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東至於海,南及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資糧,取給於道路焉。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結局就是皆大歡喜!李世民並不是把這些宮女放出宮去的,而是將她們封為各種縣主鄉主,然後賜予那些有功的光棍。這給李世民帶來了兩個好處,一是安撫了那些為李唐江山打仗的將士們,他們得到了皇帝的獎賞,獎品還是這種如花似玉的美女,自然是大大的感謝李世民的皇恩浩蕩,再次為李世民打仗的時候那肯定是更加的拼死拼命。

其次,這種方法也極大的激勵了那些沒有建立戰功的人。因為每年都有宮女退役出來,也就是每年都會有獎勵,而打仗立功賞罰分明就是一種很好的帶兵方式。

其次,這些女人本來也是李世民封的,她們的封號什麼的都是李世民慎重考慮過的,實際上也扮演著特務間諜的角色。他們嫁給了這些有功將士,而有功將士往往還會往上升遷,這都是他的耳目,能夠監督各個軍閥,各級將士,有利於李世民的統治與控制。


優己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即唐高祖李淵的次子。他是中國封建王朝中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開創了唐朝盛世——“貞觀之治”,當時的國都長安是世界上最繁華、最開放、最包容的城市。



▲唐太宗李世民

貞觀六年冬月,北風呼嘯,李世民信步來到了太極宮,年關到了,按照往年慣例,全國衙門和地方官都要休年假,他要安排皇宮節日值班人員。不過唐朝法律規定,知府以上的官員春節不放假。

李世民剛坐下,丞相魏徵隨後就到了。他手裡拿著刑部送來的390名執行死刑命令罪犯名單,讓皇上籤署死刑命令。唐朝的法律是複核制,李世民接過看了一遍,心情很沉重,他緩緩的對魏徵說道:“這是390個家庭的悲劇啊,我們要慎殺啊!”明天朝堂上再議議吧,李世民說罷望著魏徵,魏徵點了點頭。

次日,李世民在朝堂上徵求大臣的意見,大臣有的說這些都是經過核准的犯人,春節前殺一批對春節期間的治安有好處,可以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魏徵則主張秋後論斬,意思是還需要再考慮考慮。

李世民聽著大臣的議論,心裡卻很不舒服,年關就要到了,家家戶戶殺豬宰羊,準備著年夜飯,馬上就是團圓的日子,可是這390名死刑犯,也許是父母望眼欲穿盼兒歸,也許是妻子倚窗暗垂淚。



▲魏徵和唐太宗

想到此,李世民突發奇想,他用手勢制止了大家的爭論,只聽他說道:“我們的法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隋煬帝楊廣的律法不可謂不酷殺。可是仍然有“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煙塵”造反。前車之鑑不得不吸取啊!我們要從根源解決犯罪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殺。

李世民說完這一切,轉頭對魏徵說道:“明天把這390名罪犯放回家,讓他們和家人團圓,秋後一定要他們按時返回,按律斬之即可。有勞丞相明天去傳達這項命令吧。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下達了命令,魏徵連連稱是。大臣們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皇上今天是不是發燒說胡話?這些罪犯到時回來算我輸,既然放出去,傻子還回來受死!大臣們紛紛搖頭,魏徵一旁察言觀色,臉上表情很複雜。



▲魏徵

大臣們有顧慮其實不是沒有道理的,螻蟻尚且愛惜生命,何況一個大活人呢!魏徵猜到了李世民的心思了,皇上愛作秀,他這是要賭一把。李世民宣佈退朝,臨走時,特意回頭望了望魏徵,擠了一下左眼。魏徵似乎明白了什麼,他於是決定如此這般……。

其實這件事不是杜撰的,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上寫的明明白白:

辛末,帝親錄繫囚,見應死者,閔之,縱之歸家,期以來秋來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縱遣,使至期來詣京師。去歲所縱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無人督帥,皆如期自詣朝堂,無一人亡匿者。——引自《資治通鑑》

也就是說,事實上這390名罪犯按規定都回來了,一個都不少。話說這天長安城的朱雀大街老早就被四面八方趕來的民眾擁堵得水洩不通,大家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都集中到了大理寺司衙大門前,都想一睹唐太宗放走又歸來的罪犯。




唐太宗的心情並不輕鬆,講真他也不敢保證這些人會不會按時回來,不過他的擔心是多餘的,因為魏徵早就把他擔心的事解決了,原來他通過獄卒偷偷告訴了這390名罪犯,按時回來保證不殺他們的頭,相反誰逃跑,不管是逃到什麼地方,誓殺不饒。當然這些唐太宗李世民不知道。

魏徵最瞭解李世民,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殺了他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為了洗白自己,他迫切需要樹立自己仁慈的形象,而這390名罪犯正給了他機會。

魏徵和李世民的君臣關係,在唐朝乃至歷史上都是君臣關係的楷模。果然李世民簽署聖旨:“大意是,這390名罪犯經受住了考驗,放歸社會不會有危害,悉數無罪釋放。”




皇上一聲令下,390名罪犯歡呼雀躍,“萬歲萬歲萬萬歲”的聲音響徹了長安城。

之後唐太宗乘火打鐵,又放千名宮女出宮尋找自由,這時社會光棍很多,宮中這些侍女又沒多大用處,放歸社會,成全年輕人的婚姻,一舉多得何樂不為呢?李世民又贏得了一片讚譽聲,最終成就了“天可汗”的美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