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欺騙了30年,最後在死亡的威脅下抵達了「世界盡頭」

有沒有某一個時刻,你忽然發覺這個世界的虛假?

比如從天而降的好運、一見鍾情的戀人、最後一張歸家的車票和隨便答題後的滿分,我們會遇到很多幸運的時刻,這些時刻帶來欣喜若狂的感覺,感覺自己就是那個天選之人。

有這樣一個人,他生活在一個被全世界的人票選為最宜居小島的世外桃源,做著輕鬆穩定的工作,拿著一份不錯的收入,妻子溫柔美麗,生活圈子和諧友好,閒暇時修剪草坪,和最好的朋友打球喝冰啤酒,每天早上出門,他會熱情的跟見到的人打招呼,“如果再也碰不見你,祝你早、午、晚都安。”

他喜歡並熱愛這樣的生活。

這就是電影《楚門的世界》的主人公,楚門的日常生活。

他被欺騙了30年,最後在死亡的威脅下抵達了“世界盡頭”

變故發生在一個平淡的早晨,楚門早已經死去的父親重新出現在了他的視線裡,父子還沒來得及相認,父親就被兩個路人強行帶走,在追逐父親的那一刻,彷彿全世界都在阻攔他。

這種現實的詭異讓楚門再次想起了初戀對他說的“你的一切都是虛構的”,緊接著世界變得更加奇怪,他在廣播裡聽到了自己的一舉一動、電梯後莫名的空間、妻子的莫名話語、莫名的溫厚、莫名的人,這些終於讓楚門開始懷疑自己所處世界的真實性。

於是楚門開始試探,開啟了自己漫無目的的瘋狂逃脫,他不知自己能逃去哪裡,因為身邊的一切,包括自己的妻子和最好的朋友,都是虛假的。

楚門生活了三十年的小島,其實只是一個巨型的攝影棚,世界最大的攝影棚。並且從他出生那天起,他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他人生路上的每一個經歷,都已經通過衛星傳送到全世界的電視機上,24小時不間斷直播。

這樣一個包裹著荒誕喜劇外衣的故事,在我看來,實質上是一部恐怖片。在故事創意產生之初,編劇的目的就是將其打造成一部科幻驚悚片,“我想所有人都會質疑各自生活的真實性,就如同孩子總愛詢問自己是否被領養一樣”,但這個想法因過於黑暗被否決,最終呈現出了一種讓人細思極恐的節奏。

他被欺騙了30年,最後在死亡的威脅下抵達了“世界盡頭”

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經不起認真思考,因為一旦開始去思考去發現,在對我們所處空間的懷疑中,你會發現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在階級漸漸固化的今天,更可怕的是在日復一日的舒適中,思維也慢慢固化,認為自己跳不出眼下的圈子,認為自己像大多數人一樣不配擁有夢想。

楚門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為像麥哲倫那樣偉大的探險家,但這個世界的“上帝”卻製造了一場意外事故,讓楚門的父親因為楚門的探險夢溺亡,楚門從此怕水,再也沒有踏出過這個小島一步。但在楚門的心裡,藏著一個遙遠的斐濟,那是離自己最遠的地方,他最愛的女孩也在那裡。

他被欺騙了30年,最後在死亡的威脅下抵達了“世界盡頭”

他被欺騙了30年,最後在死亡的威脅下抵達了“世界盡頭”

但生活總是有辦法留住你,這30年裡,“上帝”在楚門每一個萌生想要走出去想法的節點上,設置了直戳他內心恐懼的一道道關卡。最終在楚門意識到生活的虛假之後,他衝破了自己最懼怕的那一層內心禁錮,在“上帝”設下阻攔他的狂風巨浪中,堅定不移的駕駛著聖瑪利亞號(哥倫布探險船隊中也有一艘船名為聖瑪利亞號)出海,往世界的盡頭駛去。

楚門被“上帝”按在原地30年,幾乎是人生的三分之一,但我們大部分人,卻一生也沒有走出過心中的牢籠,困住我們的是現實中的舒適區。適應了一個環境之後,很難再去做出突破,因為面對的阻力除了來自外界的壓力,還有自己內心對未來的恐懼。要知道,我們天生對未來懷有恐懼,因為誰都有過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能成功的懷疑,以及對自己努力去做某件事的否定,這便是內心對恐懼的情感折射——懷疑和否定。

一旦你開始懷疑,請記住,其實內心潛藏的真實想法是對目前現狀的不滿。但因為天生懷有對改變現狀的恐懼,就產生了這樣的情緒使你卻步於此。

他被欺騙了30年,最後在死亡的威脅下抵達了“世界盡頭”

楚門抗住了“上帝”的死亡威脅,在風雨中高聲唱著“晨早遇到一個醉水手,問你該怎麼辦”,他在日光和微風下一路往自由的方向駛去,最後卻戳破了世界的邊緣,其實不過是攝影棚的一面牆壁,那一刻,生活的真相第一次赤裸裸的擺在眼前,讓楚門崩潰大哭。楚門小心的打開了那一扇印著“出口”字樣的門,正要走出去時,天空上方傳來“上帝”的低語:“聽我勸告,楚門,外面的世界,跟我給你的世界一樣的虛假,有一樣的謊言,一樣的欺詐,但在我的世界,你什麼也不用怕。”

正是這份對外面世界的懼怕,才讓我們刻意忽略內心對生活的懷疑,繼續過著自己宛如“傑作”的生活。但真實未必是傑作,卻如假包換。經歷過的所有疼痛和顛覆,一次次被真實生活挫傷,才會讓你發現真實的自己,每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雙眼去觀望生活,並塑造自己,就連上帝,也無法在你腦海裡植入攝像機。

他被欺騙了30年,最後在死亡的威脅下抵達了“世界盡頭”

楚門克服了“上帝”和自己內心的雙重阻礙,面對鏡頭最後一次說出:“如果再也碰不見你,祝你早、午、晚都安。”

和他開始時熱愛那個虛假生活一樣,他看到了生活的真相,並對未知的世界懷有一樣的熱愛,即便那個真實的世界同樣的虛假,但至少,不論感受到疼或愛,都如假包換。

他被欺騙了30年,最後在死亡的威脅下抵達了“世界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