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盟」就是一部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話說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遼國的蕭太后和聖宗率領遼軍大舉南下,攻入宋境,氣勢洶洶。宋真宗趙恆趕快召群臣商議。有人主張南遷避難,有人主張真宗掛帥親征,鼓勵士氣。可其實真宗心裡也想著南遷避難。但宰相寇準,畢士安,以及大將高瓊反對南遷,所以懦弱的真宗不得不親自親自上戰場。

“澶淵之盟”就是一部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蕭太后(劇照)

真宗雖然決定親征,可是遲遲不願動身,宰相寇準便將前線的戰報都扣留下來,等攢多了,一併交給真宗,真宗一看這麼多緊急戰備,也開始慌了,問寇準怎麼半。寇準便問真宗:“你是想慢慢來,還是趕緊解決此事?”真宗肯定想盡快解決。寇準便說:“若陛下親征,此時五日便可解決”,於是真宗就上前線去了!

“澶淵之盟”就是一部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寇準

士兵一看皇上親自看望,士氣大振,猛的不要不要的。宋遼兩軍在澶州對峙了數十日之久,戰況對宋軍非常有利,而且宋軍又射死了遼國大將蕭墶凜,遼軍士氣一落千丈,而此時蕭太后怕腹背受敵,便派人前來議和,真宗優柔寡斷早想著議和呢,正中真宗下懷。

“澶淵之盟”就是一部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宋真宗趙恆

幾番交涉後,宋遼兩國簽訂和(平)約(定),和約規定:宋每年要向遼進貢絹20萬匹,白銀10萬兩;兩國以後就是兄弟。和約在澶州簽訂,澶州的西邊有個湖叫澶淵,所以稱為“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就是一部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遼宋疆域分佈

然而看似和平約定,其實就是一部不平等條約,真宗在非常有利的情況下,委曲求全,屈辱求和,燕雲十六州的失地不僅沒有收回來,還得向遼進貢財物,遼雖然處於不利,可最後卻佔了個大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