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出上聯:馮二馬,馴三馬,馮馴五馬,神童下聯贏黃金千兩

宋朝崇尚文治,宋太祖立下祖訓:後世不得誅殺文臣。正是對文化的重視,讓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文化氣息最為濃厚的一個朝代,可以說,上到皇帝三公,下到三教九流,所有人肚子裡都有三兩墨水,也留下了許多逸聞趣事。


宋朝神宗時,有一個宰相叫王安石,他不但官當得大,而且更是一代文豪,王安石特別喜歡在對聯上下功夫,他認為對聯的作用非常大,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賢愚和敏拙,因此作為丞相的他,經常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民間掀起“對聯熱”。

宰相出上聯:馮二馬,馴三馬,馮馴五馬,神童下聯贏黃金千兩

歷史淘趣——圖片


話說有一天,王安石下朝準備回府,出了宮門,發現跟了自己十幾年的老馬伕換了人,他很詫異,問道管家是怎麼回事,管家說老馬伕年齡大了,經不起風吹雨淋,就讓他看府院大門,落得個清閒,王安石頷首稱是,然後問新來的是什麼名氏。管家回道:“此人姓馮,叫馮馴,以前是後院餵馬的。” 王安石又發現馬匹的數量不對,比朝廷規制大為減少,只有五匹。

管家解釋說:“馬伕新來,為了防止意外,小人就沒敢讓他統馭太多馬匹,等手熟了再增補。”王安石聽完管家的話,突然陷入沉思,隨即大笑出聲,撫掌說:“妙!妙!”管家一看,就知道老爺肚子裡又有什麼新東西了。 果然,王安石回府後,立馬奔向書房,展開紙硯,寫了一副上聯:“馮二馬,馴三馬,馮馴五馬”,然後命人張貼出府外,並讓小廝們給大家講解上聯的來龍去脈。

宰相出上聯:馮二馬,馴三馬,馮馴五馬,神童下聯贏黃金千兩

歷史淘趣——圖片


此聯一出,轟動京城,大家都說,這幅上聯實在是不太好對,既是拆字,又是寫人,還兼論事,怕是要成為絕響了。半個月過去,果然沒有一個人能對出下聯,王安石乾脆拿出千兩黃金為賞錢,限時求對。

千金懸賞,一時間萬人空巷,大家都閉門不出,咬筆苦思,想要搏一下千金的賞錢。 到了限時的最後一天,王安石親自出面驗收下聯,不少人都交了自己的回答,但王安石看了過來,覺得都不行,正在這時,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也從人群中站出來,拿筆在紙上寫字,引起了王安石的注意,王安石走到他身邊,眼看這個小孩寫的下聯是:“尹無人,伊有人,伊尹一人。”

宰相出上聯:馮二馬,馴三馬,馮馴五馬,神童下聯贏黃金千兩

歷史淘趣——圖片


王安石拍案叫絕,當場就宣佈這個神童得到了千金賞賜。 下聯的伊尹是商朝的大名臣,而“一人”的意思,是說伊尹是一個人名,也是說他的功績可以稱為商朝功臣第一人,在主持變法,處在風口浪尖的王安石眼裡,這正是他想要的後世評價,可謂是正中下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