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長沙的漁場

這兩日,長沙從1971年到2017年的衛星對比圖刷熱了長沙人的朋友圈。長沙的建成區不斷擴大,鱗次櫛比的高樓不斷拔起,城市的地理面貌不斷刷新。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美麗的梅溪湖還是一片河灘,洋湖還是一片窪地,月湖還是一片漁場。長沙的湖越來越多,但是曾經長沙的三大漁場在哪可還記得?

尋找長沙的漁場


在衛星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四方坪片區有一大片水域。這就是曾經的紅色漁場,1964年上大壠公社史家湖漁業隊從所在公社劃出,擴建為國社合營史家湖漁場。1966年更名為紅色漁場。1996年隨全市區劃調整劃入開福區。1998年與福安鄉合併組建四方坪街道。如今,昔日寬闊的漁場水面早已經不存在,變成現代化的住宅小區。


1964年,東屯渡公社漁場劃出,改建為湘湖漁場。1996年,全市行政區劃調整劃入芙蓉區。2000年,湘湖漁場改設湘湖管理局,成立湘湖街道,與三湘南湖大市場實業總公司合署辦公,三塊牌子、一套人馬,是一個實行“政企合一、國社合營”管理體制的副縣級事業單位。如今,這裡人流密集,商貿氣氛濃厚,是湖南省主要的商貿中心之一。 不過在湘湖街道所轄東湖、西湖、南湖社區裡還可以依稀回憶到當年水面遼闊的樣子。


1973年12月,嶽麓山公社鹹家湖、望麓橋2個大隊和麓山大隊及望嶽公社望嶽大隊一部分劃出,建成國社合營西湖漁場。1996年全市區劃調整,劃入嶽麓區。1998年,改建為西湖街道。

尋找長沙的漁場

尋找長沙的漁場

長沙西湖原名鹹嘉湖,因明初洪武年間韓姓在此置業而得名韓家湖。由於長沙話中“鹹”與“韓”同音,民國初年,教育家胡文典在此創辦鹹嘉小學,韓家湖遂改稱鹹嘉湖。2007年12月,長沙市國土局拍賣了西湖文化園開發項目一塊637.5畝的土地,某房產公司拍下土地準備用於商品房開發。後來,在尊重長沙市民意願的基礎上,經過慎重研究,長沙市政府決定:終止鹹嘉湖景區600餘畝土地的出讓合同,收回已決定出讓的土地並將鹹嘉湖景區建成“一個讓長沙市民滿意的文化公園”。2014年12月底,長沙西湖文化園正式開園。如今,這裡成了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也與嶽麓山景區照相輝映,地鐵、公交便利,深深印證了不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的綠色發展之道。



1964年,嶽麓山公社嶽麓漁場擴建為國社合營嶽麓漁場。2001年,嶽麓漁場併入桔子洲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