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光交出IPO後首份成績單:移動大數據變現提速ing

話說,今天,移動大數據服務平臺極光發佈了上市後的第一份財報。八姐的感覺是,雖然極光的IPO還是蠻低調的,但是捏,其實,互聯網行業的開發者們包括很多大公司其實都是挺關注極光的,畢竟,好多公司都用得到極光的大數據服務。同時,作為移動大數據上市的第一股,極光的財報信息,其實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移動互聯網的某些趨勢。

極光交出IPO後首份成績單:移動大數據變現提速ing


好啦,不廢話啦,那咱們今天就來說說極光的這一季度財報。簡單來說,極光上市後的第一份成績單還是蠻漂亮的,收入增長迅猛,虧損收窄,同時,用戶規模也擴大得蠻快,嗯,這是一個處於高速增長和變現的典型公司財報嘛。

下面來說下核心數字:

1,收入同比增長超過兩倍。極光第二季度收入達到1.651億人民幣(2,500萬美元),相比上一財年同期增長233.6%,環比增長31%。

極光交出IPO後首份成績單:移動大數據變現提速ing


2,利潤改善,淨虧損收窄。極光第二季度的毛利潤達4,700萬人民幣(710萬美元),相比上一財年同期增長411.0%;淨虧損為1,180萬人民幣(180萬美元),上一財年同期為淨虧損3,020萬人民幣,大幅收窄60.1%。

3,各項用戶規模指標大幅上漲。極光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使用過至少一項極光開發者服務的移動應用數量(或累計安裝過極光開發者服務的移動應用數量),從2017年6月30日的58.3萬,增長至2018年6月30日的88.8萬,增長52.3%。月度獨立活躍設備數量由2017年6月的6.33億增長至2018年6月的9.71億,增長53.4%。付費客戶數量由2017財年第二季度的1,165個增長至2018財年第二季度的1,602個,增長37.5%。

極光交出IPO後首份成績單:移動大數據變現提速ing

總體看起來,極光的財報顯示,其用戶規模和行業付費度在持續擴大,這直接拉昇了其整體的收入規模。而與此同時,因為極光早就在變現多元化方便進行投入和佈局,這也使其現在進入了收割期。

根據極光招股書披露的信息,極光在大數據服務領域可以變現的業包括:精準營銷(極光效果通)、金融風控、市場洞察以及商業地理服務(極光iZone)。與此同時,公司還在藉助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研發新的數據解決方案。

極光交出IPO後首份成績單:移動大數據變現提速ing


目前,在極光的收入構成中,精準營銷貢獻了80%的收入,這也是促使極光這一季度收入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財報顯示,基於付費客戶數量以及付費客戶平均花費的增長,精準營銷(極光效果通)的收入從上一財年同期的3,780萬人民幣增長至1.31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48.3%。金融和媒體娛樂行業廣告主的精準營銷需求尤為強勁,對收入的增長貢獻頗多。

與此同時,除精準營銷的其他數據服務收入(金融風控、市場洞察以及商業地理服務的三個產品線)也出現了同比超過5倍的增長。財報顯示,第二季度,極光其它數據服務的收入從上一財年同期的310萬人民幣增長至1,890萬人民幣,同比增長509.7%。

有的童鞋要問了,金融風控和商業洞察這兩個產品好理解,還是基於線上提供的大數據服務,那麼,商業地理服務又是什麼呢?

根據八姐瞭解,這個商業地理服務(極光“iZone”)其實也是極光目前重點的發力方向,主要是以移動數據為基礎,打通線上線下數據,對商業地產商圈、景區等提供客流分析,比如,可以告訴你客流規模、軌跡特徵、客群行為偏好。也可以對客流所能帶來的商業價值進行評估分析。同時, 極光iZone產品利用大數據技術與銀聯在客流數據和消費數據上實現打通,能提供更多維度的金流群體分析。

極光交出IPO後首份成績單:移動大數據變現提速ing


而這種線下線上結合的服務可以令極光開拓更多的線下付費客戶,進一步使收入多元化。

總而言之,極光上市後的首份財報還是不錯的,高速增長並快速變現。這是不是也從側面證明了,在全面移動互聯網化以及線上線下打通的當下,移動大數據的服務也是一門有剛需的的好生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