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在你逆襲之前,你也只是個奴《爲奴十二年》

各位親們!國慶節快樂!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非常經典的奧斯卡電影《為奴十二年》,在看文章之前,喜歡好萊塢電影的親們,記得關注下噢,每日更新~

智慧給予一個人勇敢,剛強,只要擁有智慧的人,他就是一個所向披靡的戰士。所羅門·諾瑟譜是個受過教育,擁有智慧且自由的美國黑人。可怕的是他卻生活在黑奴年代,蒙受拐騙的他,失去了自由一路被奴隸主販賣。對於那些不能服從自己,只能受令於他人的黑奴而言,所羅門在追尋長達十二年的路由之路上從未放棄,他像一個所向披靡的戰士,在心底裡反抗著,終於掘出了一條通向自由的隧道。 整部電影以時代為奠基,強大的故事為羽翼,加上導演麥奎因酷愛使用以小津安二郎為代表的威嚴而親和卻以“靜”為美學的長鏡頭,展示了黑奴時代的殘忍,使原著中讓人窒息的字面語言通過鏡頭美學冷靜而又深刻的批判著。

“黑豹”在你逆襲之前,你也只是個奴《為奴十二年》

“我要的不是生存,而是生活。”當所羅門被改名為普拉特時,他的奴隸之旅開始了,這是他發自內心的吶喊。此時導演給了天空高掛的圓月來了個特寫,一輪明亮的圓月周圍佈滿了濃密的烏雲,彷彿沒了出口。此時的所羅門正是被一群可怕的黑奴主義者所包圍著,導演的逆光設置讓觀眾看不清所羅門此時的表情,只能和他一起體會這種突如其來的惶恐與不安。在所羅門被奴隸主吊在樹上時,導演一共用了三分鐘左右的長鏡頭來表現這一幕在碧樹藍天下那血淋淋的畫面。電影評論家安德烈·巴贊曾說:“景深和長鏡頭的結合運用可以達到最佳效果,平實地展示豐富的細節,造成真實自然的對比衝突。”

“黑豹”在你逆襲之前,你也只是個奴《為奴十二年》

在所羅門被吊的背後,是另一群大人黑奴們習以為常的姿態;是那群玩耍的小黑奴們將來所得經歷的痛苦。這樣靜止無聲的鏡頭有不少,加上自然的影響,沒有附加的配樂。都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意境裡。 小提琴從頭至尾一直陪伴著所羅門,它像一把塵封記憶的鑰匙,開啟著這殘忍的歷史篇章,它是所羅門原有身份的代表,是所羅門為奴後的心靈依靠,在所羅門為法官的朋友彈奏時,導演抽離了所有繁雜的音樂,留下的只所羅門靜靜的演奏。

“黑豹”在你逆襲之前,你也只是個奴《為奴十二年》

和開頭不同的是,此時手中所拉出的音樂多了一份憂傷和絕望,以至於在最後帕西被艾普斯怒打時,所羅門怒拆小提琴,是他對自己無能的慚愧,奴隸主的痛恨和咒罵這個黑奴時代的骯髒。 人類最終只喜愛自己的慾望,而不是自己所想要的東西。如果說所羅門代表了黑奴時代的男人,那麼女工帕西則是這個可悲的年代女性的代表。帕西和所羅門同在奴隸主艾普斯手下守著煎熬,她沒有黑人肖夫人那麼幸運,嫁給了奴隸主,每天都有下午茶可以品飲生活。艾普斯對帕西的愛是變態且具有強力慾望的,他是一個野獸,卻比怪獸來的更為可怕。堅強的帕西從頭至尾都未向他屈服,她自尊自強,工作的能手,她雖然是個黑奴,但她從內至外的純潔,她希望她的勞動可以換來一塊肥皂來清水洗刷自己疲憊的身體,只是在艾普斯的佔有慾望下,她卻為了這一點卑微的願望惹來一頓皮開肉綻的痛打。一個可悲的年代,一個可悲的女人。

“黑豹”在你逆襲之前,你也只是個奴《為奴十二年》

在所羅門離去後,她給予所羅門深切的擁抱,她和所羅門當年在碼頭的願望一樣,希望自己能被拯救,可惜的是,在這個殘忍的年代所羅門對此也無能為力。 在電影前半段半插半敘事的片段裡,加上記憶蒙太奇的剪輯,將一個平淡的電影敘事多了一絲阻力,增強了一份張力。不得不說在導演前半段明快的剪輯上,少了原著那應有敘事片段,多的是所羅門為奴後的理性批判。在這整個故事裡,最可怕的敵人不是那群手拿著鞭子抽打黑人的奴隸主們,而是沒有堅定的信念。最後的一幕,是所羅門通過不懈的信念與失散已久的家人深切的擁抱。他離開了午夜時的驚醒,在最後一刻瞥見了絕美的月光。

“黑豹”在你逆襲之前,你也只是個奴《為奴十二年》

喜歡這類電影的親們,也看以看另一部由暴力美學導演昆丁·塔倫蒂諾導演指導的《被解救的姜戈》。喜歡好萊塢電影的各位,記得關注收藏下噢每日更新!最後祝賀大家國慶快樂,有個愉快的假日,非常謝謝各位的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