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康有爲與一場註定失敗的改革

田夫子/文

老子在《道德經》裡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因為治理國家,紛繁複雜,千頭萬緒,涉及人員無數,牽扯利益萬端,唯有如烹飪菜餚一般,各種調料恰到好處,火候適度,方可成功。也就是治理國家宜靜不宜動、宜緩不宜急、宜平穩而不宜顛簸,要讓各種變革於無形之中,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這樣國家就可以穩中有進、行久致遠。

狂人康有為與一場註定失敗的改革


當康有為與光緒帝第一次見面,康有為侃侃而談,向滿懷憧憬的光緒帝提出了“小變不如大變”“緩變不如急變”的變法主張時,也許已經預示了這是一場註定失敗的改革。康有為心儀的改革方式:是一場自上而下由行政權力推動的強行改革,不管你理解不理解,明白不明白,時機成熟不成熟,執行就行了,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而偏偏維新派最缺的就是這股狂風掃落葉的龐大力量。

康有為的狂是一種對封建禮法完全無視的狂,他自號“康長素”,“素”就是素王孔子,康長素顧名思義就是康有為長於孔子,康聖人比孔子厲害的多。《革命逸史》記載他還給自己的五名弟子取了五個名字,以視自己的弟子也遠超孔子的弟子之意。陳子秋號“超回”——超越顏回;梁啟超號“佚賜”——佚的意思是超車,也就是超過子貢;麥孟華號“駕孟”——凌駕於孟子之上;曹泰號“越伋”——伋指的是孔伋,也就是子思,超越子思;韓文舉號“乘參”——把曾參當馬騎。這都不是簡單的攀比簡直就是赤裸裸的侮辱。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受孔孟教化,20年醉心科舉的進士乾的事。

狂人康有為與一場註定失敗的改革


他對兩江總督張之洞不屑一顧,失勢宰相李鴻章想加入強學會他揮手拒絕了,孫中山想慕名拜訪,康有為讓他先拜師再說,他的狂註定了他的改革不會妥協、不會婉轉、不會緩緩圖之,而是一場疾風驟雨、山崩海摧的碰撞。

1898年6月16日,康有為在“朝房”與保守派的健將榮祿不期而遇,二人談到變法。榮祿說:“變法是應該的,但是一二百年的老法,怎麼能在短時間內變掉?”康有為慷慨激昂的說:“殺幾個一品大員,法就可以變了。”

狂人康有為與一場註定失敗的改革


慈禧太后告訴光緒“苟可致富強,兒自為之,吾不內製也。”汝但留祖宗神主不燒,辮髮不剪,我便不管。”明確了自己支持變法的態度,也闡明瞭自己的底線。但是康有為沒有半分顧忌和讓步的意思。康有為在《請斷髮易服改元折》中向光緒帝建議:“皇上身先斷髮易服,詔天下同時斷髮,與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同時大肆貶謫滿清大員,完全無視慈禧太后的警告與底線,以弱對強,而如此不講策略,變法豈有能成之理。

他與袁世凱約定小站練兵發動兵變,囚禁慈禧太后,如此風險的大事,竟然弄得滿城皆知,這恐怕不僅是沒有保密意識這麼簡單,而是狂到了完全無視對手。

在保守派察覺此事的時候,又想讓袁世凱殺掉榮祿,圍攻頤和園,一切行事,全無準備,視國家變革為反掌觀紋,似乎也自信的有些過頭。

於是,一場本可能成功的改革就此煙消雲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