肟菌脂戊唑醇+中生菌素效果不理想!花菜黑腐病怎麼防治

河南省商丘市的一位朋友說,他家的花菜出了一點小問題,用肟菌

戊唑醇+中生菌素效果不理想!老葉這樣,新葉很好!!怎麼施藥?有好配方嗎?

肟菌脂戊唑醇+中生菌素效果不理想!花菜黑腐病怎麼防治

下面是農管家專家在線給出的答覆:

郭欣華山東省聊城市冠縣農藝師,擅長植保技術

黑腐病,屬於細菌性病害,可以用中生菌素,噻菌銅,葉枯唑,辛菌胺,春雷王銅,噻唑鋅等藥劑交替使用噴霧防治。

盧芃源(西南林業大學擅長植保技術)

注意細菌性黑腐病害,可用10%中生菌素1000倍液 3%噻黴酮750倍液 77%氫氧化銅800倍液 20%噻銼鋅750倍液,喹啉銅,春雷王銅交替用藥。

王桂蓮(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

黑腐病,用氯溴異氰脲酸,中生菌素,可殺得,噻菌銅等防治。

馮濤(安徽六安市壽縣農技站,植保經驗豐富)

注意細菌性黑腐病危害,建議使用噻唑鋅或乙蒜素或中生菌素或喹啉銅、絡氨銅噴施防治。

農管家病害講解課堂——花菜黑腐病

一、危害症狀

幼苗受害子葉呈水浸狀,逐漸變褐枯萎或蔓延至真葉,使葉片的葉脈呈現小黑點或長短不等的細黑條。成株期發病,病原由水孔侵入引起葉緣發病,在葉緣形成“V”形枯斑,逐漸向內擴展,病斑周圍組織變黃,形成較大壞死區或不規則黃褐色大型斑,邊緣有黃色黑圈,該部葉脈壞死變黑。該病流行時葉緣多處受侵染,引起整片葉枯死或造成外葉局部或全部腐爛。天氣乾燥時,病斑乾枯或形成穿孔。花球受害一般從花梗開始,顏色變成灰黑色,最後小花球呈灰黑色幹腐狀。受黑腐病為害的植株容易遭到軟腐病原等再次侵染而加速腐爛。

肟菌脂戊唑醇+中生菌素效果不理想!花菜黑腐病怎麼防治

肟菌脂戊唑醇+中生菌素效果不理想!花菜黑腐病怎麼防治

二、發病規律

1、發病時期。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下旬為發病高峰期。

2、氣候因素。高溫高溼條件,葉面結露、葉緣吐水,利於病原侵入。如氣溫在16~28℃,連續降雨20mm以上,15~20天后就開始發病。

3、栽培因素。高溫多雨、早播、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管理粗放、蟲害重的地塊病害重。

4、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隨種子、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成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病原在自然條件下隨種子或病殘體可存活2~3年。播種帶病種子,病原從幼苗子葉邊緣的水孔侵入而引起幼苗發病。土壤中的病原靠雨水、昆蟲傳播,多從葉緣水孔或蟲咬傷口侵入。

5、傳播特點。帶病種子是黑腐病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生長期間病原通過病菜苗、肥料、風雨和農具等進行傳播。

三、病害病原

病原為甘藍黑腐黃單孢菌甘藍黑腐致病變種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Pammel)Dowson.屬黃單胞桿菌。在5~30℃範圍內均可生長,以25~30℃為適宜溫度,50℃時10分鐘就可致死。

四、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重茬地塊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行2年以上輪作。選擇地勢較高,不易積水的地塊栽培;適時、適期播種,加強肥水管理,適度蹲苗,氮、磷、鉀肥合理施用,不可偏施氮肥 ,以免植株徒長,降低抗病能力;及時防治害蟲,避免造成植株過多傷口引起發病。

防治藥劑參考:

25% 中生·嘧黴胺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100-120克/畝 噴霧

25% 烯酰·中生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30~40克/畝 噴霧

8% 苯甲·中生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1500-2000倍液 噴霧

32% 唑酮·乙蒜素 乳油(中等毒) 使用75-94毫升/畝 噴霧

25% 氨基·乙蒜素 微乳劑(中等毒) 使用50-67毫升/畝 噴霧

32% 唑酮·乙蒜素 乳油(中等毒) 使用41.6-62.5毫升/畝 噴霧

20% 乙蒜素 乳油(低毒) 使用75-93.75克/畝 噴霧

20% 葉枯唑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100克/畝 噴霧、彌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