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憑本事欠的錢,我還得憑才華要回來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來源: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俗話說:好借好還,再借不難。但現在這個時代,再也不像古時候那麼純粹了。

欠錢的人越來越不自覺,逼得要錢的人鍛鍊了一身本領。

這年頭,沒點才華連錢都收不回來。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在我國的“借錢不還”界有一句老話,叫

欠錢並不可恥,可恥的是借不到錢。

因為對於這群人來說,不還錢太容易了,難的是頂著一身惡名繼續借錢,屬於業界的看門絕學。這不,洋蔥社前兩天就給他們指了一條明路——

找愛在朋友圈裡顯擺自己混得好的人借錢,成功率會顯著提高(誤)。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話說回來,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但在如今的法治社會,要是別人借了不還,你這個債主還真不一定有法子討回來。

通常情況下,“借錢不還”的人分三種:

一種是記性不好,忘了還;

一種是最近手頭緊,沒錢還;

還有一種是沒忘也有錢,單純地不想還。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一眼看過去,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遇見第一種人最好辦,抽空提醒一下就OK,但忘了一個大前提,現在的人容易得一兩種時代病——社交恐懼症&好面子。

如果這人欠的少,跟自己的關係又還行,就不太好意思管人要,畢竟也不差那幾十一百的,上趕著討錢顯得自己不相信人,難免生分。

可積少成多,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唐七除外),萬一人家只是故意耍滑頭,裝作忘了呢?能不傷情面地要回來總是好的。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於是,沙雕網友們力薦了一個方法,這幾天很火,具體的操作是直接問:

“你看天上的那朵雲,像不像我借你的100塊錢?”

問完,對方就懂了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emmmm……小編花了九牛二虎之想象力,覺得那朵雲可能長這樣↓↓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你還別說,真挺像。

這雲變幻莫測的,不但能像100塊,稍微懂點技術的還能像150、200、250!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等對方大夢初醒一般地還錢了,你還可以回一句——你不轉賬我都忘了(靈魂之筆);甚至覥著臉裝把大方——咱倆什麼關係啊,不還也無所謂。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雲淡風輕地表示“我可沒催你”,儘管背地裡已經吃了一個月的老乾媽拌飯了。

真是要賬有術!

除了胡謅一下像人民幣的白雲,還有很多其他的“意象”可以讓對方脫口而出一個數字,想起自己曾找你借過同樣數量的錢。

大額的,比如麻將,想胡幾萬胡幾萬↓↓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via.@傑克波比

中等意思的,比如汽車型號(感覺車牌號也可以),還能有零有整↓↓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小額的,比如人名,眾所周知的明星當然是最優選↓↓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via.@傑克波比

縱觀娛樂圈,伍佰這個名字真的很難得,沒有比它更適合拿來催債的了。

- 幫我想想400怎麼辦。

- 不行再借他100吧。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陽光下的套路,是彩色的。

這裡小編向父老鄉親們再傾情回饋幾個:

“如果上天能再給至尊寶一個機會,他會愛紫霞仙子多少年來著?”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林俊杰有一首老歌,叫《多少年以後》來著?”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蘅塘退士編的唐詩選集有多少首來著?”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記得當初有個人跟我說:借我點錢,回頭還你。後來我才明白,有的人,一轉身、一回眸,就是一輩子。

沒辦法,想要回錢,又要顯得不那麼刻意,真的難,逼上梁山只得問——胖友,你喝過1350塊錢的酸奶嗎?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via.@傑克波比

胖友,你吃過1000塊的泡麵加500塊的火腿腸嗎?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看看,這一個個鬧的!

對於願意還錢的人,特別是衝浪愛好者來說,這個方法還是很不錯的,逗比又不傷和氣,高情商債主為友誼委曲求全的形象躍然紙上。

要說他們也是挺夠朋友,欠了那麼久的錢都不要利息呢。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要錢失敗的債主:能收回本錢就不錯了,還想收利息?!

是的,開頭說的第一種人(忘了還)並不是那麼好打交道,除了社恐和好面子的原因,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其中可能混進去了第三種人(不想還)。

你問他這朵雲像不像100塊錢,他可能就這話題展開說起了雲的甲骨文怎麼寫。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或者當作無事發生,

誇你眼神真好,

這都能看出來。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就算打開天窗說亮話了,

他也總有藉口賴過這幾天。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有的人甚至會就坡下驢:

既然你覺得像,

這雲就送你啦,

我倆賬清了。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厲害了,原來2015年的人就已經社恐到不敢私窗只發朋友圈了呀(重點誤)。

雖然發朋友圈會模糊討伐對象,但如果能善用,還是大有裨益的。

用法一:結繩計時 ↓↓

畫風類似“書桓走的第一天,想他;書桓走的第二天,想他想他;書桓走的第三天,想他想他想他”……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用法二:歌名催魂↓↓

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為別人建過一張歌單?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用法三:故事連載↓↓

上回書說到有人借了我100塊錢沒還……哎!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用法四:打折優惠↓↓

聽說你欠了別人錢,這樣吧,咱倆關係芥末好,報我名字,打骨折。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或者試試P2P那套,

不定期搞點返現活動↓↓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以上通通不管用的話,

只能在朋友圈點播一首勁歌熱舞,

心理超度對方了↓↓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沒借錢不知人臉厚。古往今來,正是因為討錢不易,所以才有“借錢孫子還錢爺”這句戲稱。

由於國人矜持慣了,讓人還錢就成了一門學問,絕大多數人在這一領域的求知慾都非常濃厚,探索精神也異常強烈↓↓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不是付出多少研究就會提高多少成功率,

偶爾看到這種問題,

還是會覺得討錢之路任重而道遠↓↓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反過來看,這種問題都有人提,也不難想象大家為了討錢摳破腦袋的慘樣了。

現實生活中,每逢年關,都是各位債主的大劫,一旦遇上了“要錢不要臉”的老賴,除了自認倒黴,就只剩死磕這條路,根本沒有其他辦法。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深諳此中真諦的人們,把自己活成了真正的大爺。

當然了,這種動輒欠款數百萬的老賴,只是老百姓飯後唏噓的談資;普通人的噩夢反而是那些借的不多不少,但無論如何就是不還的“小賴”。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可怕的是,我們身邊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這些人靠著“不要臉”的無畏姿態,隱藏在人群中,好像打不死的小強,讓人噁心卻又無能為力。

畢竟這麼多年的社會經驗和生活智慧告訴你,除非涉及的金額巨大,否則選擇司法途徑來維權討錢,所消耗的時間和金錢根本不值得。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不知道,你去找人還錢的那天,雨下得會不會跟依萍找陸振華要錢那天一樣大,但你倆的結局肯定是一樣的:依萍沒要到,你也沒要到。

依萍捱了頓鞭子,你捱了頓罵——

“你都這麼有錢了,還來要這點錢,至於嘛?小氣鬼!”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至於啊!怎麼不至於?不至於你別借啊!

遇到這樣說話的真是要被活活氣死,回頭看看,還不如跟沙雕網友們學習一下,怎麼交到“一點就透沒二話”的朋友,再不濟還能變著花樣吃點好的!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via.@duo7的百寶箱

最後小聲嗶嗶一下:

轉發這條推送,欠你錢的人立刻把錢還你(楊超越祈禱臉.jpg)!

你凭本事欠的钱,我还得凭才华要回来

你借/欠過錢嗎?有故事嗎?

【言之有“禮”,天天贈刊】小編將從本文選取1則走心留言,贈送2018年第20期《青年文摘》雜誌1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