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包膠模跟雙色模

由於某些團隊或個人,未經我授權的情況下,拿我的文章去進行原創認證,並進行一系列的商業行業,所以,今後我所有的文章首發於公眾平臺,次發於空間。

很多年前,曾聊過這個話題,近來,有網友問得比較多,於是,再拿出來說一遍吧。

有很多人在包膠模跟雙色模這兩個上蒙圈,因為我老是接到網友這樣的問題,大體意思是這兩個產品看起來是一樣的,沒感覺到有啥區別啊。怎麼回事?

網上能搜到的,大部分都是不準確的答案,比較片面,有可能會引人到誤區,實際上可以這樣講,雙色模,是包膠模的一部份。所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材料形成的產品,統稱為包膠模,有包一次和多次的。

包膠模常見有以下兩種包法

1:硬膠包硬膠

2:軟膠包硬膠

針對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包法,做法就不一樣,我們常見最多的是軟膠包硬膠,硬膠包硬膠的相對少一些。

包膠模分為兩種做法,一種是套啤類,一種是雙色類。

所謂套啤,是生產好一個產品後,再把這個產品放進另一套模具裡注塑,以得到我們需要的產品,這種做法效率較低,產品在放的過程中,容易有放不到位的情況,因此,產品可能會出現壓傷等一系列問題,良品率相對來說較低。

雙色模,是在雙色機上直接注塑完成,下機後的產品就是我們需要的成品,由於兩次注塑都是在機上一次完成,所以產品質量和良品率都比較高。

硬膠包硬膠,主要用於有一些特殊功能性產品,軟膠包硬膠,主要用於一些功能或裝飾性的產品上,這兩個問題後面寫兩篇文章專門講一下。

聊聊包膠模跟雙色模

聊聊包膠模跟雙色模

套啤模的常見的做法是這樣,硬膠和軟膠各開一套模具,兩臺注塑機生產,硬膠注塑出來後,再人工手動放入軟膠模具中進行注塑。這種模具結構簡單,但需耗費的人工勞動成本相對較高。

而雙色模是兩個產品各開一套模具,或者兩個產品開到一套模具裡面,具體根據產品結構和注塑機大小而定,這種模具的生產一般是在雙色機,或單色改裝機上進行,動作基本上就是一個注塑完成後,模具旋轉180度再注塑另一個產品。

模具設計時的要點:

包膠模,如果選用套啤的做法,硬膠部份,跟常規模具設計時一樣。而軟膠部份,由於硬膠是先成型,然後手工放進去注塑的,所以,軟膠部份的產品在模具設計時是不能放縮水的。

這時候可能有人就會疑惑了,軟膠不放縮水,但它始終還是會縮的,那出來的產品尺寸豈不是不對了嗎?但是,如果放縮水,它跟硬膠的相對位置,不是就對不上了嗎?

這是做模具的常規思維,只要是塑料,它肯定會收縮的,這個理大家都知道。於是也容易被這種思維固化。

一般來說,軟膠部份的厚度都不會太厚,收縮肯定是有,由於有硬膠頂住,其收縮是非常小的。而且,軟膠部份不是用於裝配的,多是用於裝飾,或一些功能性的需求,比如防滑等。因此,對於它的一點收縮,根本不影響產品的實際功能,所以,在設計軟膠的時候,我們常常是不放縮水的。

有些產品,比如軟膠部份是要密封的,咋辦?正常情況,出來也不會有問題,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有問題,根據實際裝配情況,再加點膠不就行了?

套啤模在設計時,最重要的一個注意點就是封膠位,由於硬膠放進模具裡去後,會參與封膠,於是,硬膠與模具封膠的位置,我們在深度方向往往要做上過切,過切的大小在0.1-0.3不等,膠位厚,縮水大的,過切多一點。

有人會問,過切了,不是會壓傷產品嗎?

實際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塑膠產品的收縮有很多因素影響,並不單單只是它的材質,所以,最終成型的產品尺寸是多少,只是一個範圍值,沒人能肯定一個精確值,鉗工必須拿生產出來的產品再跟模具配一下,而且,在配的時候一定要壓死,否則產品出來邊緣會毛。

在不封膠的位置,常常會做成避空,這一塊,是非常容易出問題的地方,避空時,軟膠的投影面之外可以多避一些,如果在投影面之內,避空不超過0.2,甚至不避空,直接產品剛好到即可,否則注塑時產品會頂不住被打塌。

聊聊包膠模跟雙色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