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實例—產品粘斜頂解決方案

本來計劃是先寫另一篇文章,兩天之內,有兩位粉絲問到同一個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更具代表性,於是決定先把這個話題寫寫。

先來看一張圖片

工廠實例—產品粘斜頂解決方案

這位粉絲問我,彈弓膠跟彈簧有沒區別,這個我新書上講得比較清楚,於是截了部份內容給他,並大致講了一下。

一開始他告訴我,想在推板上加彈弓膠,說推板頂出不順利,用頂棍頂都不容易頂開。如果一個模具用頂棍都難頂開的話,想用其它彈性件輔助,那基本是徒勞。

工廠實例—產品粘斜頂解決方案

也許是我對他的問題,沒理解到位,他發了這張照片。圖片中,產品在頂出之後,粘在斜頂上,難以實現自動生產。他是想問有啥辦法能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

接下來,再看一張圖片

工廠實例—產品粘斜頂解決方案

這位粉絲的產品也是這個問題,頂出後,產品掛在斜頂上,難以實現全自動生產。

其實,這個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是多數設計師都容易犯的問題,或者可以說是很多設計師曾經犯過的問題。

我們知道,斜頂可以兼併頂出的功能,在產品上,斜頂的周圍,我們一般是不會佈置頂針的。這個觀點,也就成為了一個慣性思維。這個案例,從頂出的角度來說,是完全沒問題的,足夠把產品頂出。

先來分析一下第一個案例

圖片中可以看到,產品掛在斜頂上。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一結果的?

從圖片中可以看到,產品分型在中間,中間圓形膠位與外圈有4條筋相連,產品後模一圈有斜頂,開模時,斜頂可以勾住產品,防止其被前模帶走。

在頂出時,當斜頂把產品從模仁上頂松後,斜頂上的倒扣依然在產品裡面,而產品倒扣本身對斜頂有一定的包緊力,而且,產品還在收縮中,加上收縮量,這個力稍微有點大。

每個斜頂理論上是一樣的,然而實際加工中,並不能保證每個都做得一樣,再加上模具的平衡度,斜頂間隙,模具間隙等因素,導致在頂出時,每支斜頂與產品之間的力量不均衡。

這時,產品就被拉偏,或拉斜,使產品跟隨其中一些斜頂一起走。導致頂出結束後,產品還粘在斜頂上,難以取出。

從圖片上也可以看到,上面的產品,與天地側的斜頂脫離了,粘在左右側的斜頂上,明顯產品被拉斜,有一定的變形。

圖片上可以看到中間位置沒任何頂出裝置,我不太清楚實際試模時,產品有沒斷在裡面過。目測筋的深度較淺,像這種情況下,筋稍深一點,或者省模沒省好,中間位置的筋很容易斷在模具裡。這產品,中間位置還應該要佈置頂出裝置。

再來看第二個案例

為方便說明,我們把圓形產品看作4個側面,暫且把有倒扣的兩側稱為天地側,沒有倒扣的兩側稱為左右側。

這個產品,比上一個稍微好一些,它僅有兩支斜頂。問題也出在這裡,兩支斜頂在頂出時,由於受力在一條直線上,左右兩側並沒有頂針之類的頂出裝置。

在實際情況下,很難保證產品左右兩側的脫模力絕對相等,若其中一邊包緊力偏大一點,斜頂在頂出時,由於左右兩側受力不均,產品易傾斜。

假設模具做得非常到位,左右兩側包緊力也差不多。當斜頂把產品頂高一點,產品即與模仁分離,與模仁無粘模力。產品在頂的過程中,同時也在收縮,而這時,產品倒扣並沒完全與斜頂脫離,其中對斜頂包緊力較大的一側,便會帶著產品移動。使頂出結束後,產品仍掛在斜頂上。

解決方案

這兩套模具解決方案不一定相同,但思路都一樣。我們需要保證產品在頂出時平衡,產品不傾斜。且還要擋住產品,使其不跟隨斜頂一起運動。

先來看第二個案例,我們只需要在產品的左右兩側,各加上一支頂針,頂出時,有4個點同時受力,則能保證產品不會傾斜。

而單單不傾斜還沒達到最終目的,我們還需要擋住產品,使其不跟隨斜頂一起運動。怎麼擋?我們只需要把頂針的頂面,做高0.2~0.3mm(即高出模仁面,使其伸進產品裡面)。這樣,即可擋一下產品,使其不跟隨斜頂同步運動。

第一個案例,由於不知道它實際的結構是怎麼樣的,我的意見也跟第二個案例的思路差不多,做幾支扁頂,使其伸到產品裡面一點,再試一下模,看看能不能解決問題。

對這個產品來說,這樣做不一定能絕對保證可以解決問題,若加上扁頂後,該問題依然存在,那麼就把扁頂加大,使其擋住產品的側面,這樣絕對可以解決粘斜頂這一問題。

但這樣做,又有新問題出現,模具完全頂出之後,因為4側都有扁頂,產品會被扁頂抱住,取件也不方便。

由於這個產品斜頂是在外側,扁頂也應是在外側。而產品是向內收縮,產品尺寸本身也不大,故可以判斷,取件時只需要稍微用點力帶一下即可取出,只是不太方便,不至於不好取,模具可以正常使用。

對於這類型的模具,我還有一個絕招,這裡先不講了,留著以後碰到類似案例再講,否則顯得太空了,不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