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研究」朱鋒:貿易戰擋不住中國融入世界經濟新征程

點擊上方“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可訂閱哦!

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歡迎關注數字經濟智庫

朱鋒:貿易戰擋不住中國融入世界經濟新徵程

作者:朱鋒,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

「中美研究」朱锋:贸易战挡不住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新征程
「中美研究」朱锋:贸易战挡不住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新征程

美國政府挑起的對華貿易戰正在不斷升級,華盛頓的措施越來越顯示出貿易霸凌主義並非只是針對對華貿易赤字那麼簡單。這標誌著特朗普政府正在全力採取重組全球產業鏈、迫使美國高技術企業“內移”、以國家安全名義擺脫高技術行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限制中國產業高技術升級和竭力降低中國市場對美國高科技企業生產與銷售影響力的綜合方案。中美貿易戰背後,美國涉華安全與戰略考慮已經遠遠大於貿易和經濟的因素。

本文來源於“環球時報”,作者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

「中美研究」朱锋:贸易战挡不住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新征程

美國政府挑起的對華貿易戰正在不斷升級,華盛頓的措施越來越顯示出貿易霸凌主義並非只是針對對華貿易赤字那麼簡單。

這標誌著特朗普政府正在全力採取重組全球產業鏈、迫使美國高技術企業“內移”、以國家安全名義擺脫高技術行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限制中國產業高技術升級和竭力降低中國市場對美國高科技企業生產與銷售影響力的綜合方案。中美貿易戰背後,美國涉華安全與戰略考慮已經遠遠大於貿易和經濟的因素。

筆者認為,這可能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面臨的最大挑戰。化解這場挑戰,一要靠國家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的決心和步伐,二要靠中國繼續全面融入世界經濟的意志和信念。

一、兩種經濟體制的角力

當前的中美貿易戰中,貿易逆差究竟有多大其實只是美國的藉口,對華貿易戰背後存在著美國深刻而又多樣化的政治、安全和戰略動機。華盛頓既想要中國改變產業政策,又想讓中國放棄美國口中“以市場換技術”等投資規定,更想讓中國的市場開發和關稅規則符合美國眼中的“市場經濟體”標準。這就是特朗普口中“對等”“公平”的中美經濟關係需要符合的條件。

但正如《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及中方立場》白皮書所提出的,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遵守國際自由貿易規則之餘,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美國存在區別及不同,不僅是正常的,也是中國維護主權和自我發展的需要。但此次貿易戰的最大不同,是美國想要通過不斷升級貿易戰施壓中國的同時,不斷給中美公平經貿交往設置障礙,甚至想要關閉中國對美國高科技企業併購和投資的大門。

與此同時,美國還想關上中國高科技企業、特別是涉及防務發展技術和裝備的企業,與美國正常交往的大門。8月12日,美國宣佈對中國44家企業和技術開發機構實施制裁,進一步擴大了美國在軍民兩用技術和產品領域內的對華敵意,將原來只是在“出口管制制度”中的對華歧視,升級為直接針對中國軍工企業和研發機構的直接“關門”。

特朗普政府在對華貿易戰中“加稅”和“制裁”兩手的同時使用,正在給原本需要互利、共贏和開放的中美經貿關係造成自1975年中美建立成規模的貿易聯繫之後前所未有的挑戰。

二、中國需更加開放

在特朗普霸凌主義的肆虐下,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已然發生了根本變化。科技研發、創新產業、高端製造業、品牌打造和營銷,以及貨幣、匯率和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強大,將會成為中美未來戰略競爭的主戰場。打破美國對華四處設限的“關門”措施,中國未來更需要的是從製造業的中低端走向高端,從價值鏈的低端走向高端。這對中國的發展歷程來說,壓力和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與世界的經貿關係已經今非昔比。中國的海外市場投資,從2002年佔世界總額的0.5%,已經上升到2017年的13.5%。中國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國際投資來源國。中國的發展進程,也從通過改革開放融入世界、尋找自己吸引外資和發展的方式,轉變成通過推出“一帶一路”倡議等對外經濟合作計劃,主動對接市場和資源的全球化進程。

在推進自由、公正和開放的國際經濟秩序建設進程中,中國的作用也舉足輕重。北京從國際規則的接受者和遵從者,開始越來越多地變為國際規則的倡導者和合作制定者。尤其是從2012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建立以來,中國和東盟國家不斷加強經濟一體化進程,這已經成為對沖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維護全球化體制和規則的重要力量。

中國經濟的全球發展,是美國對華鷹派擋不住的歷史進程。“西方不亮東方亮”,是中國繼續走向世界可靠的信心來源。美國對中國歧視性、壓制性的“關門”措施,已經遠遠超出了經貿衝突的範疇。應對美國的貿易戰壓力,我們必須進一步開拓和走向“非美國市場”,在進一步加強和擴大中國技術、產業和品牌的國際競爭力的過程中為中國贏得更多的海外商機。當中國和周邊國家的經貿聯繫進一步突出和發展的過程中,如何降低關稅、促進貿易便利、對周邊國家開放中國市場,同樣是當前應對美國經貿霸凌必須思考的重要內容。

例如,中國對新加坡的投資存量在2018年已經超過334.5億美元,新加坡成為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金融夥伴。2017年,新加坡超過美國,成為了中國海外併購的一大目的地。中國對馬來西亞的投資,更從2008年佔馬來西亞吸引外國投資的0.8%,快速上升到2017年的14.8%。中國與越南貿易額2017年突破1000億美元,約為中國和非洲所有國家貿易總額的60%。但越南對華貿易逆差卻在不斷上升。如何實現在與東盟國家互惠互利中進一步提升雙邊貿易額,將是一個新課題。

三、繼續創新發展模式

美國政府現在的諸多做法,說白了,就是要通過所謂強制改變中國的經貿體制和產業政策,抑制中國崛起的勢頭。力圖重新拉大美國在諸多方面對中國的領先優勢,保障美國單極霸權在國際體系中繼續享有不受挑戰的地位。

在特朗普政府一味想要以高壓迫使中國就範的訛詐性增稅行動面前,中國的應對措施既需要“打”、也需要“談”、更需要“變”。但是,“談”的前提是特朗普政府必須迴歸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和守信等原則,而不是一味施壓,更不是幻想可以“打服”中國。對於美國將7月份500億美元的加稅規模,一下子到9月24日擴大到2000億美元的做法,中國沒有選擇,我們只能“奉陪到底”。中國在貿易戰前能“打”的信心不僅是我們繼續向世界開放的決心,同樣更考驗著我們自己“求變”的眼光。只要中國實施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公司稅、繼續擁有最有競爭力的工人素質與工資的性價比、最佳的市場營商條件和創造力充沛的企業經營環境,中國就不必害怕美國的關稅施壓或者貿易戰。最為重要的是,我們的發展模式和企業政策能否在今天世界經濟發生大變革的局面下“變”在前面。

「中美研究」朱锋:贸易战挡不住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新征程
「中美研究」朱锋:贸易战挡不住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新征程

數字經濟智庫

「中美研究」朱锋:贸易战挡不住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新征程
「中美研究」朱锋:贸易战挡不住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新征程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中美研究」朱锋:贸易战挡不住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新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