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按:冒鹤亭先生出身如皋书香门第,一生历经数次社会大变革,是近代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冒先生勤于著述、流传著作极多,民国六年刻有《疚斋小品》三种,其中有《青田石考》一卷,后收入《如皋冒氏丛书》。根据作者所述,《青田石考》内容为他人口述、冒先生记录整理而成,内容较全面,作为一部较早系统介绍青田石的著作,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原文应是以文言写成,笔者没能找到原文,但网间见有署名羽国先生者整理的现代口语版本,亦即本文。

青田石考

如皋 冒广生撰

羽国先生译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时文石刻图书起》书影

古人的印章都是用铜铸、铁制、用玉或瓷的。《七修类稿》中说元朝末年大画家王冕开始用青田石中的花乳石篆刻,作为文人使用石质印章的开端。

石材以浙江的青田石,福建的寿山石为佳。寿山石以福州城北七十多里的芙蓉峰下的田坑石为最好,现在大家都非常推崇田白和田黄。寿山的水坑石不如田坑石,山坑石不如水坑石,寿山石中有艾叶绿、丹砂、羊脂、瓜瓤红最为珍贵。印章石往往作兽钮,以前的旧章以杨玉璇制作的兽钮最为著名,前人有卞二济先生所作《寿山石记》,高兆高固斋先生作的《观石录》,毛奇龄先生作《后观石录》,这些著作都是赞美寿山石的。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东方国石馆藏封门青石雕作品《清风竹韵》

浙江处州青田县出产的封门青质地颜色都很好,有人说封门青比寿山中的佳石还要好,当然现在青田石中很好的石材也出产很少。

大松石出产于浙江宁波大松这个地方,质地很象玉石。该石的石材纹路显墨绿色,漂亮的大松石很稀少,现在有人用石沾墨汁后用火锻烧几乎可以乱真,开采的时候必须要向山林祭祀,在戚南塘这个地方用羊头祭祀,现在这类石材已绝,后人称这种石头叫羊求休。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东方国石馆藏昌化羊脂冻石雕作品《夏》

浙江杭州府昌化县出产的石材也是五颜六色的,以纯鸡血石为最好。现在想求得白地布满鸡血鲜血点的昌化石是非常困难的,黑地布满硃砂的鸡血石也很罕见,如果是纯白鸡血石或没有杂色的昌化石也是很不错的印材。现在大家都尚崇鸡血红冻,鸡血越多,价值越高,但是昌化鸡血石中多砂钉,并且容易粘刀,比较难刻,不如青田石,寿山石那么能体现篆刻的刀法。

福建莆田县出产一种石材,石纹象哥窑一样的黑色冰裂纹,当地人开采这样的石头制作印章石出售,价格很便宜,比较适合篆刻,后世称为莆田石。

浙江天台山出产的宝花石,形状很象寿山石,但是材质比较粗松,不是篆刻的好材料。楚石出产于湖南广西一带,颜色黑如退光的黑漆,材质较软且容易裂,也容易损坏,我认为这样的材料是很差的。

大田山所产石材显白色,细腻,很软润滑,当地人将其制作印章石出售,因为不吃刀,所以不为篆刻人所使用。

朝鲜出产的一种印石,颜色象碧玉,坚硬不吃刀,材料容易裂,有人染色出售,看上去很呆滞,只能作为装饰品。

山东出产莱石,色泽如玉,质地疏松,制作成印章也不容易保存。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旬阳县历史博物馆藏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煤精石多面印

煤精石色泽光黑,质地坚硬,但是比较吃刀,分量较轻,象乌犀,出产于陕西,是一种比较好的印石。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刘汉麟先生旧藏明代绿松石印

绿松石坚硬不容易篆刻,不如绿矿石。绿矿石作印苍翠可爱,也吃刀,印石出自滇南的铜矿内。

湖南辰溪出一种印石,也是一种好的印材,石质稳定呈硃砂色,经篆刻后印色很好,很鲜明。

房山石出产于直隶顺天府的房山县,颜色像青田石中的灯光冻,刚开始冒充灯光冻出售,后又有人将其药煮冒充田黄冻石,现在大家逐渐认识,所以价格很低,材料很松软,不适合篆刻。

丰润石颜色青绿,石纹如鹦鹉的眼睛,材质很松软,篆刻不显刀法,也是石中下品。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韩天衡先生为青田石雕题词“石艳天下”

图书洞在青山县东三十里,《青山县志》上说这个洞很深,冬暖夏凉,所产之石像玉,软而易刻,也人称之为青田冻石。还有一种类似于图书洞的石材出产于二都山,颜色多样,以秀润象玉的为好,这称为冻石。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东方国石馆藏灯光冻石章

青田冻石中,灯光冻为第一,石质莹净无杂质,现在天下人都崇尚青田灯光冻的温润美丽。古人说青田中有一种石质莹净、如美玉一般的光彩夺目、如油灯的光辉,称为灯光冻,现在灯光冻的价格比玉要高,材质文雅,入印尽显书法的魅力,现在灯光冻难得。《香祖笔记》中说印章以前崇尚青田石,以灯光冻为珍贵,灯光冻夹杂在顽石之中,所以大的很少见。在青田县一石工叫金兼三,手中有一灯光冻,石显一线光明如灯光,只是材料太小不能作印材。

其次是鱼脑冻,颜色象鱼脑,这也是青田石中的上品。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程邃刻酱油青田石郑簠自用印

酱油冻比鱼脑冻差一些,也是青田石中的珍品,我以前藏有三枚赵次闲所刻的酱油冻印章。酱油冻出产于方山,方山以前叫阁公方山,在青田县东三十里。酱油青田出产于图书洞及铁沙山中三十六个村庄范围内,进入铁沙山就象进了桃花源。酱油青田石质坚韧,坠地而不碎,旧坑酱油冻难得,现在市面上所售的都是新坑。酱油冻中有一种石纹象松花纹,称之为松花冻。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东方国石馆藏封门蓝钉石雕作品《松鹤延年》

封门在方山石门外的半山,地名叫纱帽岩,又叫抬轿岩,所产石材有青有黄,名封门青,材料细腻柔软,很适合展现篆刻的刀法,这也是青田石的上品,只是难得大的封门青,通灵而有光泽,有青翠如碧玉。暗者玲珑象蓝田美玉,青黄莹净,章面大过三寸的不易看到,其中一种上面有蓝钉及白钉,所以又叫封门蓝带或叫封门蓝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东方国石馆藏白垟石雕作品《踏春图》

进方山的水门口有个石洞叫白羊洞,该洞所产石材多青色,间有红色纹路,石质细腻柔软,以前当地人为开采此石材,耗钱无数。在神像面前祈祷,梦见白羊,所以开采印材的地方取名为白羊洞,还有一种青田石叫嫩羊,石材很低劣。

白岩在青田县西,县志上说,白岩产青田多为白色。现在这样的印材称为檀冻,石纹中有鸡血。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东方国石馆藏塘古石雕作品《壮志凌云》

塘头岭所产印石,当地人称为塘古石,以全青、全黄为最佳,青的象封门青,黄的象田黄,质地较为细滑软腻,多光泽莹净,没有硬的沙钉,最适合作印章材料,山黄的质地较之塘古差很多。

季井岭在县东门外不远,以前神童季申皋住在这,这里出产的松皮冻性硬,色发黑、有纹。

武池出产的石头很象寿山,但质地比寿山差,有红白二种,红色如硃砂,白色如蜡烛,只是都有铁红色的石皮,颜色混杂不干净,石性柔软细腻。

官红这个地方出产的青田石呈绛红色,有花斑。

何幽出产的青田呈猪肝色。

庙舆出产夹板冻,黑为主色,夹杂或青色或黄色,呈黄色的象灯光冻,但是不透明。

渡船头所产青田石显嫩黄色,也有显青色,如枯木青。质地坚韧,色泽莹净,但是此种青田石经过水浸后曝晒就会裂开。

牛墩洞所产青田也是黄色,和渡船头相比颜色稍深。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东方国石馆藏周村竹叶青石雕作品《灵猴献福》

周村所产石材都是青色的,有的上面有黄斑,或红色纹路,质地坚硬有筋,没有筋的叫周青冻

老鼠坪所产青田,色白而不通透,无沙钉,大材料难得。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东方国石馆藏紫檀冻石雕作品《玉堂富贵》

紫檀有五色石,称为五彩紫檀冻

青田中有一种石材很好,很象腊肉骨头,是为最好。如干豆腐色的也是很好的,攸青的也不错,其它的就差些了。

在辽东出产一种冻石象熟白果,其质地坚硬起毛,不可用,容易损刀,不认识的往往当青田购买之。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明代灯光冻钮章

文彭何震所篆刻印章,流传后世的都是青田冻石。周栎图说印章的玄妙莫过于印石材料的美丽,好的印石尤其是老坑冻石多灾多难,这些能随身共患难的东西,最终为了养家糊口而易人。买到好印材的人往往忽视这件作品的美妙,磨去原来的、刻上自己的名字,这样的情况百年以来一直如此,所以老坑石每入一家就矮一次,不到几十年全变“侏儒”了。所以好材料且又是优秀篆刻作品的很少,而材料不好且是优秀篆刻作品的,往往能幸存下来,此天意也。

乐清刘先生叙述我记录成文。


作 者 简 介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冒广生(1873-1959)

冒广生,字鹤亭,号疚斋,江苏如皋人,因出生于广州而得名。冒氏为如皋大族,远祖为元世祖忽必烈。冒广生为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后人,冒氏所著诗、文、词集及学术论著,均以“小三吾亭”命名。(“小三吾”是清初冒襄水绘园中一景,其得名源于唐代元次山(结)的浯溪、峿台、与广吾亭“三吾”。)年幼时被誉为神童,历县、州、院三试皆列第一,十八拜叶恭焯祖父叶衍兰学词,甲午科举人,名列“公车上书”,光宣两朝官刑部、农工部郎中。年方廿九的冒鹤亭,在北京与五十岁的林琴南、年逾花甲的吴汝纶,被陈石遗成为“海内三古文家”。民国历任农商部全国经济调查会会长、江浙等地海关监督;抗战胜利后任中山大学教授、南京国史馆纂修;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上海市文管会特约顾问。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冒鹤亭先生藏赵之谦刻“东林复社后人”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冒鹤亭先生《小三吾亭杂著》书影

冒广生出身书香世家,早岁从外伯祖周星誉受词章之学,从外祖父周星诒受经史、目录、校勘之学,国学基础十分深厚,具有典型的中国士大夫的气质。冒氏一生著书、刻书、藏书,不遗余力。著有《小三吾亭诗文集》《疚斋词论》《冒鹤亭诗歌曲论著述》《四声钩陈》《蒙古源流年表》等。由其刊刻的图书也不少,尤以诗文集为专,光绪至民国间编刻有《如皋冒氏丛书》34种、附录6种,共42册;1915年编印《永嘉诗人词学丛刻》12种、附录2种,共8册;1921年编刊《楚州丛书》第1集24种。藏书方面,外祖父周星诒“书抄阁”旧藏悉归其收藏,另建藏书楼为“绛云楼”、“温语楼”等。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冰铁”王大炘刻冒鹤亭先生“温语楼”自用印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陈巨来刻冒鹤亭先生“冒广生印”、“疚斋”自用印

冒广生一生经历数次社会大变革,他都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像古代士大夫一样,以官护文、以文立官,尤其关心地方文化事业。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海上三同年(夏敬观、冒鹤亭、李宣龚)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吴湖帆、冯超然、郑慕康合作冒鹤亭先生肖像

在温州时,曾刻印《永嘉诗人祠堂丛刻》,其中有唐释玄觉《永嘉证道歌》、宋代“永嘉四灵”诗集、宋末爱国诗人林景熙《林霁山集》等十三种。元末《琵琶记》作者高明的《柔克斋集》早已失传,冒氏从《元诗选》《明诗综》及方志等书搜集丛残,编成《柔克斋诗辑》。《永嘉诗人祠堂丛刻》并附录了温州清末两学者黄绍箕、黄绍第的作品。此外,冒氏在温州又曾刊刻《永嘉高僧碑传集》八卷及附录等。

在镇江海关时,自出百金、与地方人士共筹金六百元,重刊《至顺镇江志》,书中保存了元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情况。调淮安任监督后,为淮安留下了《楚州丛书》《钵池山志》《淮关小志》等文献史志资料,淮人感念其政绩,欲建生祠以彰显德政,被冒氏拒绝,后联名勒石铭其功绩,有《淮安关监督冒公德政碑记》传世。

早期系统性青田石论著:如皋冒鹤亭先生《青田石考》

冒鹤亭先生《京氏易传校记》书影

抗战时期,冒氏在沪,这一时期是其著作最繁富精审的时期。词曲方面有:各家词校记、《四声钩沈》《倾杯考》《宋曲章句》《新斠云谣集杂曲子》《东鳞西爪录》《疚斋词论》等。经学方面有:《京氏易义》《京氏易表》《京氏易传校记》等(合称《京氏易三种》),以及《大戴礼义证》《逸周书器服解》等,《周礼三大祭乐申郑》《两汉三大祭乐用周礼考》《纳甲说》《纳音说》《爻辰说》等。史学方面有:《蒙古源流年表》《唐书吐蕃世系表》等。诸子方面用力最深,有:宋元以来各版本《管子》跋十七则以及《管子集释长编》(未完稿)。其他所校释子书尚有《淮南子》《晏子春秋》《文子》《列子》贾谊《新书》陆贾《新语》《春秋繁露》等。


往期回顾

出品:东方国石文化产业(深圳)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