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非遺丨獨器難成曲,陵川十不隔

雷鼓、則鐺、更鑼、煞鑼、七星、大梆、十不歇這些聽都沒聽過的樂器有一個響噹噹的組合名叫十不隔。

十不隔是一種打擊樂,因為演奏的樂器各有特色,合在一起聲音和諧,鏗鏘激昂,風格獨特,不可分隔,所以這種音樂就叫作十不隔。是山西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創作的一種民間音樂,表現了一種喜悅的心情,主要盛行於陵川縣南馬村一帶。

山西非遺丨獨器難成曲,陵川十不隔

十不隔盛行於唐朝,流傳至今已然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靠著老藝人口碑相傳,無論是趕廟會,還是重大節日慶典,十不隔都是當地群眾一種最好的慶祝方式。

十不隔的特色就是由慢到緊、由松到快,越打越緊,越打越熱火,越打越高潮。下面小編向大家分別介紹其中的樂器——

山西非遺丨獨器難成曲,陵川十不隔

雷鼓:打擊樂的一種,古典打法,可簡可繁,是十不隔的總指揮,節奏快慢全由它掌握,這面鼓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

山西非遺丨獨器難成曲,陵川十不隔

則鐺:四周用繩子固定在鐵架上,下方有竹把,演奏者左手執竹把,高高舉起,右手執木錘敲擊,音量最高,聲音傳得很遠,用它來指揮演奏的起落。

山西非遺丨獨器難成曲,陵川十不隔

更鑼:演奏者左手高舉樂器,用木棒敲打,而不用鑼錘,聲音絕而沒有餘音。

山西非遺丨獨器難成曲,陵川十不隔

煞鑼:直徑約20釐米,左手持鑼,右手拿木板敲擊。

山西非遺丨獨器難成曲,陵川十不隔

七星:僅存有七種音調的樂器,由七片圓形小銅組成,分別代表1234567。

山西非遺丨獨器難成曲,陵川十不隔

大梆:又稱老梆,為自制樂器,長約45釐米,中間被挖空,能產生共鳴,聲音渾厚。

山西非遺丨獨器難成曲,陵川十不隔

十不歇:自制東器,成對使用,每件由一塊木板和五張小鐵片組成,使用時聲音有跌落的層次感,音質獨特。

在十不隔打擊樂中,除則鐺和鼓只能有一個外,別的樂器都可以有多個。其中七星和十不歇等東器非常獨特,在其它打擊樂中很少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