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一個人的境界就是一個人的人生意義和價值。葉朗先生在“什麼是人生境界”中提到,一是指學問、事業的階段、品位;二是指審美對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審美意向;三是指人的精神境界、心靈境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生境界。而這種境界就是我們的人生態度,也是實現我們審美人生的必要路徑。一個有最高人生境界的人(天地境界)必然追求審美的人生。如果一個人在自己的生活實踐中能夠有意識地追求審美的人生,他同時也在向最高的層面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朱光潛先生提倡“人生的藝術化”就是追求審美的人生。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詩意的人生就是回到人的生活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和萬物之間並沒有間隔,而是融為一體的,就是中國美學、中國哲學當中所說的“真”、“自然”,這樣的世界,人生充滿詩意,這也是理想的精神家園。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世俗生活中,世界上一切事物對於我們來說都是認識的對象,或者說利用的對象。人和人之間、人和萬物之間就有著間隔,人就被侷限在“自我”的、有限的天地之中。陶淵明認為這就是落入了“塵網”;日本哲學家阿部正雄認為這就是“這一從根本上割裂主觀與客觀的自我,永遠地搖盪在萬丈深淵裡,找不到立足之處”。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德國哲學家馬丁·布伯把人生區分為兩種:一種是“我—你的人生”,一種是“我—它的人生”。後者被稱為“被使用的世界”,就是把世界上的一切都作為“我”認識、利用的對象,都是滿足“我”的利益、需要、欲求、慾望的工具。而“我—你的人生”,是詩意的人生,是當下的人生。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詩意的人生就是跳出自我,用審美的眼光和審美的心胸看待世界,照亮萬物一體的生活世界,體驗它的無限的意味和情趣,從而享受“現在”,回到人的精神家園。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有人說“活著沒有意思”,這種現象在很多情況下是由於功利的眼光和邏輯的眼光遮蔽了這個有意義、有情趣的世界,從而喪失了“現在”,而審美活動去掉了這種遮蔽,照亮了本來的世界,就是清代的哲學家王夫之所說的“顯現真實”,於是世間的一切都變得那麼有情味、有靈性,與你息息相通,充滿了不可言說的詩意。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美國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的人有一個特點,就是更有情趣,更能感受到世界之美,他們能夠從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東西。他們帶著一種敬畏、興奮、好奇甚至狂喜來體驗人生,對於自我實現者,每一次日落都像第一次看見那麼美妙,每一朵花都令人喜愛不已。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樂生”。一個人能夠“樂生”、“享受人生”,他就把握了“現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意義和價值就不一樣了,他的人生就成了詩意的人生,這樣的人生就充滿了意義和價值。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中國古人所說的“生生不息”就是創造的人生,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和創造。創造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才是審美的人生。因為人在審美活動中,總是充滿著生命的活力和創造的追求。朱光潛先生在“文化大革命”當中,被當作反動學術權威受到批鬥,但是,“文革”結束以後不到三年,朱光潛先生就把黑格爾《美學》兩大卷三大本全部翻譯出來(“文革”前已出版了一卷),還有歌德的《談話錄》等,加在一起有120萬字,這個時候的朱光潛先生已經是80歲的高齡了,這是何等驚人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這就是創造的人生。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馬斯洛曾說過,絕大多數人都一定有可能比現實中的自己更偉大,我們都有未被利用或發展不充分的潛力。許多人的確迴避了自身的天職、使命、人生的任務等等。大多數人從來不想嘗試超越自己可能性的侷限,很多人是以低於自己一倍的效率在生活,而朱光潛先生這樣的人都是在最高的極限上生活著,他們就是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的人。馬斯洛說,“創造性”和“自我實現”是同義語,“創造性”和“充分的人性”也是同義語,自我實現就是開發自己的天資、能力、潛能,這樣的人幾乎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他們是一些已經走到或者正在走向自己力所能及的高度的人。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一個人的人生充滿了詩意和創造,一定會給他帶來無限的喜悅,使他熱愛人生,為人生如此美好而感恩,並因此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所以詩意的人生和創造的人生必然帶來愛的人生。日本畫家東山魁夷說過,“花開花落,方顯出生命的燦爛光華”。愛花、賞花,說明人對花無限珍惜,不光是花,哪怕是一棵無名的小草也是這樣。自然的美、生命的輝煌,激起人們對人生的愛,這種對人生的愛必然和感恩的心情結合在一起。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馬斯洛說過,高峰體驗會帶來一種感恩的心情,就像那些信徒對上帝的感恩,就像普通人對於命運、自然、人類、過去、父母、世界,對於曾經幫助過他得到成功的一切的感激之情。這種感恩之情,常常表現為擁抱一切的胸懷,表現為對於每一個人和萬事萬物的愛,使人產生一種世界何等美好的感悟,導致一種為這個世界行善的衝動、回報的渴望、崇高的責任感。

審美活動使人感到人生的美好,產生一種感恩的心情,從而激勵自己去追求高尚純潔的精神境界,這樣的人生當然也包括男女之間的愛情。馬斯洛說,愛情、情愛和性愛,作為一種審美體驗使人驚喜、傾慕、敬畏,並且產生一種類似偉大音樂所激起的感恩心情。這些都告訴我們,審美的人生是愛的人生,是感恩的人生,是激勵自己追求高尚情操和完美的精神境界的人生。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總之,追求審美的人生,就是追求詩意的人生,追求創造的人生,追求愛的人生。人們在追求審美人生的過程中,同時不斷地拓寬自己的胸襟、涵養自己的氣象,不斷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斷提升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最後達到最高的人生境界,也就是審美的境界。

禪|詩意——審美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