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過度吹噓農業,忽悠更多的人進來!

農業是基礎行業,不是能發家致富的行業,種植業週期長,前期投資大,收益低,風險大,無論從那一個方面評估都不是一個好的投資項目。可土地流、家庭農場等等熱詞一經出現,就火了,

很多原來不是農業的人都又迴歸農業(這是要回到封建社會嗎?),當種植大戶,可是最近一看朋友圈,都是種植大戶傷心的文章,哀鴻遍野,觸目驚心,有賠幾百萬的,有賠幾千萬的,能賺錢的鳳毛麟角(很多人質疑能賺錢的都是有關係的,能拿到國家補貼,並不是自己經營的好)。很多種植大戶已經放棄包地,有的連合同都毀了,讓人一陣唏噓。

種植大戶為什麼不賺錢呢?無外乎幾個原因,土地流轉費用貴,有五六百的,甚至還有一千的、農藥種子化肥等農資貴、人工貴,還不一定能找到人,糧食價格卻一跌再跌,真個一剪刀差,剪碎種植大戶的信心,這種植大戶真的沒法幹了!

是的,真不應該讓那麼多帶著投機,想致富的心態來到農業。農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國家對待農業也是從政治角度而不是經濟角度,不僅中國,美國對待農業也是採用國家補貼,農作物價格保險,通過提供補貼來調動農場主的積極性,來保證國家的安全。而不是讓更多的人帶著錢進入農業,忽悠他們發家致富的

不要過度吹噓農業,忽悠更多的人進來!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國家鼓勵土地流轉的目的是建立適度規模經營,降低成本,讓我們的農業更有競爭力,可是很多種植大戶不僅成本沒有降低,還在不斷增高,究其原因,還是沒有規模經營的理念,大農業或者農場跟現代工業是一樣的,都是靠在規模經營中不斷壓縮成本,來提高收益。可是我們的種植大戶的管理水平不過是種了更多地的農戶水平,壓根無法管理到位,導致土地流轉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要認清農業的本質,不要過分吹噓農業,不要以為農村人口多就市場龐大,不要以為國家重視農業就去當種植大戶,種植大戶賠錢的原因有四點:

第一:成本太高,土地流轉成本高、農藥種子化肥農資成本高、人工成本高。

第二:糧食價格低,銷路不暢,收益低。

第三:

缺乏規模經濟的管理經驗,管理水平低下,很多經銷商反映,現在的種植大戶就是種了更多地的農民,思維沒從小農經濟轉變到規模經營上。

第四:缺乏市場主體意識,沒有自負盈虧的概念,有的人當種植大戶是想當風口上的豬,有的是為了國家補貼,總之不是真心從市場,從企業運營角度看待經營活動。

總之,土地流轉是趨勢,但是最會有人為了冒險付出代價,當了實驗的小白鼠,這幾年都在經濟下行,做什麼都切記要三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