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大學生!創業三年,身家達到35個億!

90後大學生!創業三年,身家達到35個億!

與很多90後不一樣,戴威還未走出校門就開始了創業!

而當他真正走出校門之後,

帶著的就是一個全國曙目、佈局世界的共享單車企業ofo小黃車。

諸多媒體對其形容是--具備與年齡不符的成熟、穩重。

2009年,

戴威考入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本科,

從安徽來到了北京。

從小就是班長的他,

90後大學生!創業三年,身家達到35個億!

在北大這個中國最牛學府裡面同樣大放異彩。

當他大二時,

就被推選為北京大學學生會主席,

要知道在北大里都是從各個城市來的狀元,

有智商的優越感。

這也可以看出戴威的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

戴威在進入北大後就加入了北京大學自行車協會,

進行了自行車的拉練。

由此就熱愛上了騎行這項運動,

在之後的生活中,

進行過若干次長途的騎行,

超過兩千公里的騎行也有過兩次。

2013年本科畢業之後,

戴威去了青海支教。

其實當時戴威已經被保研了,

可以直接讀研究生,

但當時的他認為自己對社會的瞭解太有限,

他也不知道真正的西部是什麼樣,

農村是什麼樣?

並且他覺得以後可能拿不出一年的時間去做這件事情,

所以就申請去了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

2014年2月15日,

剛過完春節,

薛鼎(ofo聯合創始人)

從家裡跑到青海來看他。

在戴威狹小的宿舍裡,

兩個大學同學湊在一起寫寫畫畫。

"那時候我們已經討論了半年,

想做一些和騎行有關的事,

但名字一直定不下來。”

戴威回憶說,

OTTO、隨行......

一個個名字被提出來又被否定。

“後來想,

還是從形象的角度來設計,

ofo就是一個騎著自行車的人。

這樣全世界一看,

就知道我們在做一件什麼樣的事情,

那天他們就把ofo這個名字註冊了。”

90後大學生!創業三年,身家達到35個億!

結束支教之後,戴威回到北大攻讀經濟學碩士,

他和朋友開始醞釀一份“自行車的事業”,

很快,ofo騎遊誕生,

一個深度定製化騎行旅遊項目。

他們將自行車租給遊客,

帶著他們到處騎行,

在這個項目上,ofo拿到了100萬元天使投資,

之後趕上了2015年上半年資本市場的瘋狂。

被瘋狂的資本市場驅使,

戴威決定:“燒錢!”

“給每一個註冊ofo騎遊應用的用戶送一瓶脈動飲料。”

燒了一個月就沒錢了。現在想想,

100萬元人民幣“燒錢”那不是開玩笑嗎?

2015年4月底,ofo賬面上只剩400元錢,

但2個程序員、5個運營還等著發工資。

馬上就要從北大考古專業畢業的張巳丁(OFO聯合創始人)頗為憂傷:

“覺得這個公司要死了,

自己畢業後還是要去修文物了。”

在失敗中,戴威想明白了一件事:

“為什麼走不下去?

最重要的原因是這些方向都不是剛需,

有固然好,沒有也無所謂。

當時我們選擇的產品太弱了,

只是一個what(想要),

而不是一個need(需要)。”

90後大學生!創業三年,身家達到35個億!

戴威開始認真考慮大學生們的“痛點”,

大學四年,戴威自己在學校裡丟了5輛自行車。

我們的設想是,

自己採購一些車,

也讓同學們把自行車交給我們,

以“所有權換使用權”,

可以隨時隨地使用ofo平臺上的任何一輛車。

沒有貢獻車的同學則要繳納很少的租車費。

張巳丁說。ofo無樁共享單車的模式慢慢成型:

自行車被裝上了密碼鎖,

手機掃碼後獲得開鎖密碼,

按騎行時間或里程計費。

2015年9月7日早上8點,

ofo僅有的6個成員扎堆兒站在北大,

正式上線服務的第一天。

90後大學生!創業三年,身家達到35個億!

頭一天晚上大家幹了個通宵,

很疲憊,

但那天我們就一直盯著後臺的數字看,

有500多個用戶註冊,

200多個訂單。

之前哪怕10個用戶,

都是“求爺爺告奶奶”似的拉來的。

這是第一次我們隱約覺得,

終於做出了一個有生命力的產品,

它是能長大的。

戴威說:

找對方向,這是ofo小黃車成長中第二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上線第二天,300單,

第三天,500單,

再上線10天時,

ofo日訂單達到1500單。

10月底,

北大的單校日均訂單超過4000筆。

隨後,戴威先是在北京的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在1月份拿到金沙江創投的1000萬元A輪融資後,

小黃車又進入了北京的20多所高校和武漢、上海、天津等城市的校園。

戴威並不知道,

他們將迎來創業路上“遊戲規則”

的又一場艱難的考驗。

在2016年10月份之前,

OFO都只是活躍在各大高校內部。

雖然日訂單量不斷往上漲,

從2萬單“跳升”到8萬單,

2016年9月達到40萬單。

收入也隨之“水漲船高”到每月1000多萬元,

90後大學生!創業三年,身家達到35個億!

但這也讓OFO最大的競爭對手抓到了機會。

同年8月,

摩拜單車宣佈進入北京市場。

ofo的聯合創始人們在街頭觀察,

騎著橙色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多了。

戴威開始反思當初的“封校”

城市就是不封校的校園,

如果5月就直接選擇進入城市,

那肯定就不一樣了。

而他2016年最遺憾的事,就是進城市進晚了,

2016年10月16日深夜,

一輛輛小黃車被從貨車上搬下,

整齊地碼放在北京西二旗和中關村兩個地鐵站的出站口。

進入城市,

這是ofo小黃車成長中第三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我們沒有從這一刻起,

沒有人再把他們當做一支青澀的學生創業團隊,

“刺刀見紅”的互聯網江湖。

在他們面前徐徐鋪開,

再後來的故事就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捨命狂奔”。

90後大學生!創業三年,身家達到35個億!

2016年11月,ofo宣佈正式開啟城市服務:

2周後,日訂單超過150萬單,成為繼淘寶、京東、滴滴等互聯網巨頭之後,

中國第9家日訂單過百萬的互聯網平臺:

12月,ofo進軍海外,在美國、舊金山、英國倫敦、新加坡開始運營。

2017年6月,ofo投資人,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

朱嘯虎在朋友圈發佈了一條關於共享單車數據的報道,

並表示其所投資的共享單車項目ofo為行業第一。

這一言論迅速引來了摩拜單車投資人馬化騰的嗆聲。

但是後者卻看出了馬化騰對ofo這個競爭對手的巨大擔憂。

2018年3月2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長城戰略諮詢等機構聯合主辦的

“2017中國&中關村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發佈會”

在北京召開。

《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顯示ofo以26億美元估值位列獨角獸企業40位。

而在2017年胡潤百富榜公佈的數據中,

戴威身價達到了35億人民幣。

目前ofo在全球20個國家超過250座城市提供服務。

其中海外運營城市超過50座,

投放超過10萬輛共享單車,

為海外用戶累計提供超過1000萬次騎行服務。

其優秀的產品、技術和運營實力,

讓ofo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

成為真正服務全球的共享單車平臺。

關於市場份額,ofo在各大平臺的下載量、用戶量、用戶增速、

單車數量、日訂單量、每輛車日均使用次數等各項指標均佔據市場第一位置。

喜歡我內容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收藏、轉發我的內容,後期的內容更精彩!

90後大學生!創業三年,身家達到35個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