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比區塊鏈聯合創始人楊帆構建可信的數字資產網絡

布比區塊鏈聯合創始人楊帆構建可信的數字資產網絡

布比區塊鏈聯合創始人楊帆構建可信的數字資產網絡

貨幣的發展史是漫長的,從最開始的以物易物,到產生了以貝殼為幣,再到後來的金銀,錢幣,到最終現在的法幣。貨幣的變遷逐漸體現的是人類思維的轉變,曾經的貝殼,龜甲作為價值載體,都是基於人們對其內在的價值理解,在長久以來佔據統治地位的金本位,也是基於人們對於黃金的信任,如果不是可以兌換黃金,人們是不會信任那一張張紙或者一個個幣的。現在的信用貨幣,慢慢的體現了貨幣。

貨幣的本質就是信任,而如何構建這個信任,一代又一代的人和團體嘗試了無數策略方法,但至今都尚未完美實現。區塊鏈,作為被寄予厚望的新興技術,區塊鏈既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理念,能不能用來幫助完整這個信任體系呢?本次大會,布比區塊鏈的聯合創始人楊帆先生帶來了他的看法。

布比公司是業內最早做區塊鏈底層技術的公司之一。2016年6月,布比公司完成Pre-A輪融資,融資額為3000萬元人民幣。2015年,布比公司完成天使輪融資,融資額為1000萬元人民幣。最近,布比又於2017年11月完成最新一輪融資,融資額為1億元人民幣。

布比區塊鏈聯合創始人楊帆構建可信的數字資產網絡

美國的《獨立宣言》說,“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任何人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自由的權利、生命的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布比區塊鏈創始人楊帆認為,區塊鏈是一種“道”,在談到如何建立社會間的信任體系,楊帆還舉到宗教的例子,他說,宗教不是由社會所背書的,而且宗教還被國家統治階級利用,所以在人類歷史上,很多的價值網絡建立是依賴於信仰,不是依賴於有政府、有公司所構建的。比特幣的形成理念也是如此,比特幣今天建立的價值網絡,也是一群人相信它的理念,它是在一個當時的經濟危機的歷史背景所建立的一幫對它長期信仰的群體。這個群體在面向信仰的時候,組建了今天的社區、和體制,只要有共識群體那這件事情依然有價值,並不需要由政府和公司進行背書。

布比做了些什麼呢?布比做了一條公鏈叫布萌,是數字資產網絡。

楊帆先生的理想社會是這樣的,我們走到任何一個地方,不需要在機構告訴我的隱私信息,包括我去4S店買輛車只要按個指紋證明我就是我,銷售確權就可以把車開走,根本不需要知道我是誰。基於這個理想,結合區塊鏈的思想,布萌的想法萌發了,布萌要做的就是保護每個人的隱私和權利,而且這種機制不是由布比公司操控的,也不是任何欺騙商業模式的機構可以操控的,而是一種自發的機制,沒有任何中介可以剝奪你的token。

布比區塊鏈聯合創始人楊帆構建可信的數字資產網絡

最近區塊鏈的小應用“加密貓”引發了一股小熱潮,但多人不理解貓有什麼好玩的呢?楊帆作了一個有趣的比喻,玩加密貓回到古代和逗蛐蛐是一樣的。回到今天大家看《花花公子》兩百年前如果你看《金瓶梅》是一樣的那時候你看這個你爸媽說這麼小你看《金瓶梅》和你今天看《花花公子》是一樣的。這是今天因為科技的改變這是我們文化。

區塊鏈的應用場景

布萌現在目前接入的合作機構有幾十家,包括陽光保險、好活、格格積分很多機構,還有一家很大遊戲公司。在這幾十家中的交易,可以被布萌記錄,自動把記錄消息分發給每個節點。比如其中一個機構叫金香是做數字服務的,它做黃金的數字服務。在上面購買的數字黃金可以在線下換真實黃金的,這個場景裡面比如老王向金香購買了數字黃金,購買了數字黃金之後所有機構的節點和服務器都記住了這筆真實交易,這個交易是可以很好、很方便的,理論上在各個機構進行流轉、各個機構的用戶之間進行流轉的。節點是由機構共同維護,服務和用戶的數據都記錄在布萌的鏈上,也就是每一條數據都是一份資產。數據代表的資產,和紙幣代表的資產本質上是一樣的。

布比區塊鏈聯合創始人楊帆構建可信的數字資產網絡

楊帆還分享了布萌的運營數據,節點數達到了32個,服務用戶總數涵蓋了1500多萬人,24小時交易筆數接近20萬人,區塊鏈高度600多萬,月交易筆數最高590萬筆。總資產價值大概是30億。

最後布萌展望了一下自己的發展,楊帆說,他們正在探索一些跟身份證合作的技術探索,和互阿柚已經有一個合作,在未來的發展方向布萌正在往身份認證這塊,用區塊鏈和身份認證進行結合,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不用再掃二維碼了,人在哪裡就能享受互聯網的數字服務;第二個就是AR,而這個現在說有點太早了。

布比區塊鏈的願景:未來每一個人的數字,一定會真正屬於真正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