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有親生小伙,爲何卻將基業傳給年青的孫權?這類情況極少見!

在三國之中有很多英年早逝的英雄人物,比如郭嘉病死的時候,曹操失聲痛苦,說:奉孝的年紀最小,我還打算向他託福後十年?奉孝怎麼能就這麼離開我了呢?同樣還有周瑜,周瑜作為東吳的大都督,年輕有為,意氣風發,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卻也因病去世,不得不讓人惋惜。但是最讓人不感到惋惜的一位英雄人物應該就是孫策了,他二十六歲就因為被刺客刺傷而亡。

孫策有親生小夥,為何卻將基業傳給年青的孫權?這類情況極少見!

孫策這個人物,熟讀三國曆史的朋友應該瞭解,他是孫權的哥哥,孫堅的長子。在孫堅死後,他在劉表手下做事,後來借兵攻打江東,立下了諾大的基業,也就是未來吳國的雛形。在孫策攻下豫章的時候,孫氏集團的勢力達到了鼎盛時期,但就在第二年,孫策卻遭到了刺殺,很快就死去了。

孫策有親生小夥,為何卻將基業傳給年青的孫權?這類情況極少見!

在孫策死前,孫策確定了繼承人是他的弟弟孫權,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少年。現在我們知道孫權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英雄人物,但在當時,孫策下有一個親生兒子,上有自己的成熟穩重的兄長,為何把繼承人確定為孫權呢?其實這種情況並不多見,歷史上可能就宋朝因為開過先例,所有以一些,但在其他時期是很少見的,尤其是在有了親生兒子的時候。其實這個原因也很簡單,我們只要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就知道了。

孫策有親生小夥,為何卻將基業傳給年青的孫權?這類情況極少見!

首先我們說的孫策的堂兄孫賁,那個成熟穩重的長兄。雖然孫賁在孫策沒有成長之前是孫家的家主,但那時候是因為孫家正是落魄的時候,希望一個圓滑穩重的人來幫助孫家度過亂世。因此孫賁其實一個多處逢源的時候,而且能力並不強。所以孫策不放心將蒸蒸日上的江東基業交給他。果然在後來,孫賁和他的弟弟竟然圖謀接應曹操,幸好沒有得逞。

其次,當時的候選人還有一位孫翊,他是孫堅的第三子,也是孫策的親弟弟。孫翊的性格和孫策非常相似,性格也很強勢。所以當時的大臣們也都希望立孫翊為繼承人,但是孫策卻拒絕了。

孫策有親生小夥,為何卻將基業傳給年青的孫權?這類情況極少見!

孫策應該是感傷於父親和自己的遭遇,怕孫翊和自己一樣急躁冒進,出現不測。果然,沒過幾年,孫翊也被身邊的部將刺殺了。

最後,孫策雖然有親生兒子,但當時他的年齡太小了。如果是在和平的年代可以讓他做為繼承人。但在戰亂時期,這樣做就行不通了。在那樣群雄並起的亂世,江東的臣子們輔佐孫策都不敢保證能成就大業,更不可能輔佐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孫策有親生小夥,為何卻將基業傳給年青的孫權?這類情況極少見!

所以孫策才讓年輕的孫權作為江東基業的繼承人。孫權雖然也年輕,但他15歲的時候就已經坐鎮一方了,而且非常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治理地方也很有成績。很適合處理江東複雜的形勢。儘管孫權的軍事才能不高,但畢竟還有那麼多將領輔佐他,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