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貸亂象:校園貸變身培訓貸,黑手再次伸向大學生

關於培訓貸,不少網友都反映,在找工作時都曾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基本是同樣的套路,同樣的流程,在簽署了相關協議之後,就背上了高額消費貸。

在幾年前,小編也曾有朋友做類似的消費貸款業務,為了找到比較明確的客戶群體,與很大型企業集團、培訓機構合作,為那些有著高端培訓需求的人士,提供學費貸款,市場總體反響一般。

而如今的培訓貸,已經演變成,招聘公司、培訓機構、金融機構,三方聯合絞殺大學畢業生的一個工具,他們給這些大學生的,是剛從象牙塔裡走上社會後遇到的當頭一棒!

消費貸亂象:校園貸變身培訓貸,黑手再次伸向大學生

這不,中國青年報今天就報道了一起因為入職培訓而背上高額培訓貸款的事例。

根據中國青年報的報道,南京某高職學生黃麗(化名)剛畢業,在網上搜尋招聘信息,看到一家位於南京市新街口的科技公司正在招聘新媒體編輯。於是就投遞了簡歷,沒幾天就接到了面試通知。

面試時,人事經理告訴黃麗,她並非新媒體類專業,不如選擇IT類的崗位,“做UI設計師,薪資水平高,發展前景也很好。”

然而,黃麗自己對計算機並不瞭解,她向面試官表達了擔憂,但這名面試官不斷給她介紹IT行業的發展前景,並承諾可以保障高薪工作。並稱黃麗條件很好,公司可以為她提供培訓。

人事經理給黃曆提供了兩種人事合同方式:一種是在公司工作3~5年,但薪資較低,每個月3500元;另一種是先在公司工作一年,每月工資4500元,一年結束後,她可以選擇留在公司或跳槽。

消費貸亂象:校園貸變身培訓貸,黑手再次伸向大學生

但是,重點來了。第二種合同需要交培訓費19800元。

這位人事經理還積極的為黃麗考慮,因為剛畢業的學生沒那麼多錢,培訓費可以分期付款。並循循善誘的給黃麗分析,培訓結束後就可以從事這一類相關的技術工作,這種崗位在其他公司的月薪一般都在五六千,即便跳槽,待遇也是不錯的。

看到這些,大家是不是認為這位人事經理真是以為提攜後生的好人。不僅積極幫助新人規劃未來,連跳槽的事情都給她想好了。

於是,黃麗選擇了籤第二種合同。

合同的名稱為“實訓及服務協議”,主要是在該公司學習一門名為UID(用戶界面設計師)的課程。

在對方的指導下,黃麗詳細填寫了身份證號碼和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並進行了手持身份證拍照和人臉識別等操作。

至此,這家公司以招聘的名義,推銷培訓貸的流程已經結束。

黃麗成功的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貸款19800元。直到一個月後,名自稱“宜信貸款”的工作人員打電話,她才知道自己借了款。

然而,讓黃麗沒想到的是,在為期6個月的培訓結束後,該公司卻讓她儘快準備簡歷。公司給出的說法是,相關崗位目前沒有空缺,但可以為她介紹工作。公司給介紹的一些工作跟此前所描述的相距甚遠,甚至還有私營的小型打印店。去這些介紹的單位面試時她發現,之前這家公司所承諾的每月4500元工資根本無法兌現。

消費貸亂象:校園貸變身培訓貸,黑手再次伸向大學生

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小編身邊就有朋友親歷過這樣的培訓貸款套路。

這些套路其實並不複雜,但是面對這些剛畢業,又急於找到工作的學生,加上面試官、人事經理的循循善誘與各種引導,讓這些學生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本以為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許以美好的未來,到頭來,卻是工作沒著落,莫名背上了高額的貸款。

而更令人氣憤的是,據接受過培訓的學員介紹,這種培訓並不是什麼高端培訓,只是基礎的培訓內容,幾乎沒有什麼效果,對找工作根本沒有任何促進作用。

這也就是說,學生莫名背下高額貸款,花掉了培訓的時間,參加了一項毫無意義的培訓,卻依舊難以就業。

而當求職者對找的工作不滿意時,公司久不停的給他推薦各種工作,不停的面試。

在浪費時間、精力之外,或許還會有更多的套路在後面。

這種套路,讓小編想到了很多年前的那些房產黑中介,在收取了看房費後,就不停的帶你看房,最終在你耗不起時間之後,就自認倒黴了。

在這裡,小編要提醒廣大畢業生,在找工作時,一定要多長几個心眼。

在過去,因為找工作誤入傳銷組織,被騙上當的案例,太多太多了。而這些人大多看中的就是,這些剛踏入社會的畢業生,社會經驗不足,防備意識差,且法律意識不強。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黃麗籤的這個協議,名稱為“實訓及服務協議”,並不是什麼就業協議,通常情況下,公司招聘,確定錄用的話,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應該簽署的是勞動合同。這就要求大家在求職時,尤其是在簽署協議時,一定要看清楚協議,不能隨便什麼協議都籤。

另外,在籤協議時,要看清楚協議的內容。

根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黃麗籤的這份協議顯示,主要內容是參加培訓,實訓週期是4個月,實訓費用是19800元。在付款方式上,有“自籌資金”和“採用分期付款”兩種形式。這份協議的“付款方式”條款寫著,自籌資金0元,分期19800元。

這裡就寫的很清楚了,採用分期付款。一般經營分期借款的主體,都必須有國家許可的金融業務經營資格,而很顯然黃麗應聘的這家公司根本不具體金融業務資格,這就值得懷疑了。

同時,在協議內容中,並未明確寫清楚就職的崗位,工資等。

再換個角度,黃麗到這家公司是應聘的,而不是來培訓的,當然,公司給予培訓也是可以的,但至少,培訓的目標,工作崗位,薪資,工作年限等基本的內容都應該在合同裡體現。她回過頭翻看合同才發現,合同裡並沒有提到培訓期間發放工資和培訓結束保障工作的條款。所謂的實習合同,只是一份普通的培訓協議。

求職莫名奇妙變成了培訓,這就應該警惕了。

經過了解,該筆借款分期期數24期,前6個月不用還,後期18個月還清,每個月要還1364.22元。共需還款25000元,利率在10%左右。

消費貸亂象:校園貸變身培訓貸,黑手再次伸向大學生

關於校園貸,國家已經多次明令禁止,並嚴格規定相關金融機構,不得向學生髮放這種違規的消費貸款,而當前,不少消費金融公司,很多還是沒有相關金融牌照的非法金融公司,弄個APP,就與這些公司沆瀣一氣,開始欺騙這些剛踏出校門的學生。

有關部門著實應該管一管。在這裡,小編也提醒廣大畢業生,一方面,要多長點心眼,找工作之前,尤其是在簽訂協議之前,要了解下這家公司是做什麼的,在網上搜一搜,找找相關資料;另一方面,當被騙上當後,要第一時間報警,當遇到這種被貸款的情況時,還可以向所在地金融機構舉報。

消費貸亂象:校園貸變身培訓貸,黑手再次伸向大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