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被毀、愛人遠去怎麼破?迦旃延尊者告訴我們心態調整的奧祕

三觀被毀、愛人遠去怎麼破?迦旃延尊者告訴我們心態調整的奧秘

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有一位迦旃延尊者,這位尊者擅長議論,號稱議論第一。在迦旃延尊者行化世間的過程中,常前往未接觸過佛法的地方,這讓他遭受了不少對佛教不理解的人的冷嘲熱諷乃至攻擊。

然而也正是面對這些挑戰與困窘,反映出他在議論能力方面的過人之處。而往往被尊者議論折服的人,不僅僅是在思想境界上得到提升,也解決了一些現實的問題。

本期“覺者志”,禪風君為大家帶來兩個關於迦旃延尊者的故事,一起看看迦旃延尊者是如何用佛法幫人們解決現實中的苦惱問題的。

1

摩偷羅國王的治國問題

三觀被毀、愛人遠去怎麼破?迦旃延尊者告訴我們心態調整的奧秘

敦煌壁畫中的

迦旃延尊者

人要面臨的現實問題中,最為常見的,莫過於事業是否順利的問題。因此有一定比例的人會因為事業陷入迷茫與混亂而產生宗教需求。

西印度有個國家叫摩偷羅國,國王叫做阿萬提普陀,在這位國王見到遊方的迦旃延尊者時,治理國家的事業正面臨著一些迷茫與混亂。不過作為一國之君,他並未曾說過他的迷茫。

原來,摩偷羅王長期受到婆羅門學說的影響,一直認為高貴種姓的人天生便潔淨,低賤種姓的人生來便汙穢。但目睹了一些高種姓人的不道德行為後,他感到三觀受到了衝擊。

三觀被毀、愛人遠去怎麼破?迦旃延尊者告訴我們心態調整的奧秘

當迦旃延尊者來到摩偷羅國之後,他一如既往地乞食、打坐、經行、為前來供養或求教的百姓開示答疑。百姓都對他很恭敬,因此他的名聲很快便通過眾婆羅門傳到了摩偷羅王耳中。

重視出身的婆羅門告訴國王,這位迦旃延尊者時婆羅門種,卻以剎帝利種的佛陀為師。

摩偷羅王當下便對迦旃延尊者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作為一個最高貴的婆羅門種,迦旃延尊者卻皈依了一個剎帝利,這會不會讓他感到委屈呢?抱著這樣的疑問,他找到了迦旃延尊者。

三觀被毀、愛人遠去怎麼破?迦旃延尊者告訴我們心態調整的奧秘

摩偷羅王的問題,表面上只是問迦旃延尊者皈依的感想,實際上卻是在嘗試重新審視種姓觀念:高種姓皈依低種姓,是否意味著人的善惡其實並不受種姓影響?

當迦旃延尊者聽到他的這個問題之後,他似乎知道了摩偷羅王沒有問出來的困惑。他沒有直接為國王講述他在世尊這裡學了什麼,而是就種姓問題為摩偷羅王做了很詳細的分析。

他問摩偷羅王:“一個人積蓄大量財物、穀米,成為富翁,會不會因為他是低賤種族,他就無法積累?”摩偷羅王想到了自己治理國家中所見,果斷地說,並不會這樣。

三觀被毀、愛人遠去怎麼破?迦旃延尊者告訴我們心態調整的奧秘

隨後尊者又問:“一個人生前積極行惡,比如殺生、偷盜、邪淫等,死後會去善道還是惡道?”作為受到過印度濃厚宗教文化薰陶的摩偷羅王回答說:“墮入惡道。”

於是尊者追問:“那麼這樣的人,他的所作所為是邪惡的,是違犯國法的,他是不是應該被法律制裁?”摩偷羅王答道:“是的。”

隨後尊者問道:“那麼一個人會不會因為他的出身高貴,他就絕對不會做出這些惡行?”摩偷羅王答道:“並不會,就算是婆羅門,也一樣有做出惡行的。”

三觀被毀、愛人遠去怎麼破?迦旃延尊者告訴我們心態調整的奧秘

尊者看到國王若有所悟的表情,知道他心中疑惑已解,這才回應他的問題:“種姓不能決定一個人道德是否清淨,我皈依佛陀是因為佛陀的功德殊勝,因此不會感到委屈。”

摩偷羅王經過這樣一番議論,終於決定放棄不平等的觀念,以平等公正的思想治理國家,對於違法亂紀的高種姓人員也一視同仁。經過這樣的挑戰,摩偷羅國最終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2

文荼王的心理傷痛問題

三觀被毀、愛人遠去怎麼破?迦旃延尊者告訴我們心態調整的奧秘

人們尋求宗教幫助,除了事業上的迷茫,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心理上的茫然與痛苦

佛世時有個強國叫摩揭陀國,摩揭陀國在佛陀示寂而迦旃延尊者未舍報之前,有一位當政的國王叫文荼王。這位文荼王便因為心理的痛苦而找到了迦旃延尊者。

原來,這位文荼王是個痴情之人,他有一位非常寵愛的妻子叫做跋陀夫人,英年早逝,這個噩耗讓文荼王頓時感到天昏地暗,從此茶飯不思,更不打理朝政。

三觀被毀、愛人遠去怎麼破?迦旃延尊者告訴我們心態調整的奧秘

他將跋陀夫人的遺體浸泡在麻油之中,以防止遺體腐爛,而後便一直守在遺體身邊,不斷懷念思憶二人曾經的甜蜜,每當念及於此,而看到夫人的遺體時,便潸然淚下。

文荼王的痛苦落入他身邊大臣的眼裡,大臣們都覺得,這樣的憂傷,不僅讓文荼王日漸消瘦,而且朝政也無法得到處理,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因此大臣們紛紛商量如何勸慰文荼王。

當時迦旃延尊者正好在摩揭陀國中。摩揭陀國以往的國王一直對佛陀非常恭敬,因此不少老臣對於佛法都有充分的信心,於是他們紛紛勸文荼王去拜見迦旃延尊者。

三觀被毀、愛人遠去怎麼破?迦旃延尊者告訴我們心態調整的奧秘

文荼王想到自己的祖上和朝中老臣對佛陀都如此尊重,因此願意去見迦旃延尊者。但他心中所想,卻只是希望尊者能讓夫人復活。

當文荼王見到迦旃延尊者,並陳述了自己的希望之後,迦旃延尊者很直接地告訴他,沒有人能讓自己不老、不病、不死、所得物品不喪失散壞、所作業力不承擔。並告訴他這是佛陀所說。

文荼王對這樣的回答顯然是失望的。但是接下來迦旃延尊者所說卻讓他眼前一亮,豁然開朗。

三觀被毀、愛人遠去怎麼破?迦旃延尊者告訴我們心態調整的奧秘

迦旃延尊者告訴文荼王,人雖然不能控制自己和身邊的親眷不遭受這些,卻可以讓自己的內心不因為這些事情的到來而感到痛苦。

當人們因為這樣的痛苦而捶胸頓足,甚至茶飯不思,除了讓親近的人擔憂,敵對的人暢快,沒有別的任何作用。而這樣的痛苦,主要是因為不知道、不接受老病死等苦必將到來的事實,心存僥倖。

而一個聖弟子因為深刻認識這些是必然到來的,不執著於不老不病不死等幻想,知道這些幻想就像夢幻泡影一樣虛幻不可得,故而當老病死等到來,聖弟子可以安然面對。

三觀被毀、愛人遠去怎麼破?迦旃延尊者告訴我們心態調整的奧秘

當文荼王聽到這些時,頓時感到心頭釋然。而後迦旃延尊者又勸他,把對妻子的愛意,擴大為對全體國民的慈愛,從此文荼王便悉心料理朝政。

迦旃延尊者說,這樣如實地去認識,去面對老病死的方式,叫做“除去憂愁禍患的法門”,而文荼王在尊者描述這個法門的當下,也確實感到憂愁頓時消失,體驗到從所未有的清涼。

三觀被毀、愛人遠去怎麼破?迦旃延尊者告訴我們心態調整的奧秘

三觀被毀、愛人遠去怎麼破?迦旃延尊者告訴我們心態調整的奧秘

迦旃延尊者條分縷析的議論,為很多人帶來了幫助,也告訴了我們,無論事業上還是情緒上出現了問題,許多時候根源都只是內心觀念的偏差。

而這些偏差的出現,有不少時候都是源於我們沒有如實地觀察世界與生命。通過隨順智慧,如實觀察,將心態調整過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