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WTO遭歐盟懟 媒體:又想馬跑又要馬不吃草

(原標題:美國在WTO遭歐盟懟:又想馬跑,又要馬不吃草)

上月底,美日歐三方貿易官員就推動世界貿易組織(WTO)改革共同發表聲明,向外界高調展現三方在此問題上的團結。日媒還聲稱,此舉似乎是針對中國的信號。

然而,就WTO改革問題“一團和氣”沒多久,當地時間10月4日,美歐雙方已經就相關改革方案產生裂痕。

據路透社報道,當天,美國駐世界貿易組織(WTO)大使丹尼斯·謝伊(Dennis Shea)在日內瓦首度表達反對歐盟有關改革WTO方案的立場,結果當場遭到歐盟駐WTO官員的反駁。

謝伊當天稱,美國不能接受歐盟就改革世貿組織上訴機構的一些看法,即授予世貿仲裁法官更長的單一任期,以及給予秘書處更多資助。

美國在WTO遭歐盟懟 媒體:又想馬跑又要馬不吃草

資料圖/美駐WTO大使謝伊(右)與歐盟駐WTO大使範何克林(左)

“我們認為,這意味著將減少上訴機構的問責度,我們不能支持導致其更不負責的做法。”他說。

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反對任命對貿易爭端有最終仲裁權的WTO上訴機構法官,該上訴機構已面臨停擺。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上月,美國總統特朗普拒絕了允許目前僅有的4名WTO大法官中的一名連任。

世貿上訴機構負責仲裁各國間的貿易糾紛案件,一般有7位法官履職。但在特朗普阻撓任命之下,現在只剩下3位,僅僅達到開庭的最低人數要求。

謝伊4日繼續抱怨這些美國反對任命的法官越權,同時稱他們違背世貿組織本身的規定,干預美國法律。

當天,歐盟駐WTO大使範何克林(Marc Vanheukelen)在聽到謝伊對歐盟提出的改革方案的反對言論後,當場反駁稱,不認同這會導致法官不問責。

範何克林說,如果不給他們提供更多的資源卻提出更高要求是不切實際的,“你不能要求人們在4秒內跑完100米”。翻譯成中文俗語,簡直是“又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不過,謝伊當天還說,歐盟和美國仍在一些領域進行了合作,包括制定貿易政策通報標準,以及判定“發展中國家”獲得特惠待遇的準則等問題。

此外,謝伊當天還不忘對中國“指手畫腳”,他妄稱,“中國的經濟模式不符合WTO的規範”,“如果我們要繼續前進,WTO確實要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球貿易體系提出嚴厲批評以來,世貿組織成員國一直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改革壓力的壓力。特朗普多次表示,如果WTO不做出讓他滿意的改革,美國就退出WTO,他還指責WTO的協議是“史上最糟糕的貿易協定”。

早在今年7月,WTO在日內瓦舉行總理事會會議時,美方就曾對中國經濟模式加以指責,對此中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張向晨予以駁斥。

張向晨稱,美國通過232和301措施發起貿易戰,遭到廣大世貿組織成員的堅決反對,為此美國採取混淆視聽的手段,把中國妖魔化,將美國單邊主義措施歸咎於所謂“中國破壞性經濟模式”,以轉移國際視線,其圖謀不會得逞。

據路透社此前消息,歐盟駐WTO大使範何克林上月26日曾表示,歐盟貿易官員將於本月前往北京,與中方官員就WTO改革的想法進行談判。彭博社稱,這將是歐盟與中國貿易工作組的首次會面,該工作組在今年7月中歐領導人會晤後成立。

《紐約時報》報道稱,相比美國與中國之間無所不在的經濟聯繫,歐洲與中國的經濟聯繫更為緊密,如果歐洲與中國就如何改革WTO達成共識,那麼美國將更難忽視這一選擇。

針對WTO的改革進程,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上月的例行發佈會上首次對記者回應稱:

中國支持對WTO進行必要的改革,但中方認為,WTO改革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一是不能改變WTO的基本原則,也就是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關稅約束、透明度、特殊與差別待遇等等,以及貿易自由化的總體方向,不能另起爐灶,推倒重來;二是應該以發展為核心,照顧發展中成員的合理訴求;三是應該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優先解決危及WTO生存的問題。大家的事情需要大家一塊兒商量著辦,中方並不贊成個別成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