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女孩底線教育,給男孩陽光教育(你一定要看的文章)

01

作家羅松講過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關於女孩。

一個青春期女孩凌晨才回家,

過了幾天,父親約她外出喝酒:

“儘量喝,喝醉,爸爸帶你回家。”

那一晚,女孩醉倒在吧檯上。

第二天,她一醒來,

就看見了父親寫給自己的一封信:

“你記得昨晚喝了多少酒醉倒的嗎?

一共是兩杯啤酒跟五杯角HIGH,

記住,這就是你的極限。

世界上有很多壞人,

我沒辦法永遠在身邊保護你,

所以才讓你知道你的極限,

你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

第二個故事關於男孩。

一個14歲男孩,

在書亭看到了一本很喜歡的書,

可是身上沒帶那麼多錢,

於是就偷偷把書藏進了懷裡,

不料卻被老闆發現了,

把他扭送進了派出所。

很快,孩子的父親趕到了。

男孩低著頭,等待父親的大罵。

但父親並沒罵他,而是對書亭老闆說:

“他一定十分喜歡這本書,

只是因為沒有帶足錢才這樣做的。

你看這樣行不行,

我出三倍的錢買下這本書……”

出了派出所,父親停下腳步,

對滿臉羞愧的孩子說:

“人這一輩子或多或少都會犯錯誤。

聽著,忘記它!

不要讓它在你心裡留下陰影,

好好學習和生活,

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講完這兩個故事後,

羅松說了一句我非常認同的話:

給女兒最好的保護是底線教育,

給兒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

請給女孩底線教育,給男孩陽光教育(你一定要看的文章)

02

給女兒最好的保護是底線教育。

對於女孩的底線教育,

有四點特別重要。

第一個底線教育:身體底線。

前段時間,有一位叫羅茜茜的女生實名舉報自己的博導陳小武性騷擾。

她在舉報文章中說:

陳小武把她騙到家中,

對她動手動腳欲霸王硬上弓,

她就大哭大鬧起來。

羅茜茜沒有像其他女孩子一樣,

迫於導師的打壓和恐嚇而默默忍受。

因為父親對她說過一句話:

“千萬不要為任何事情出賣身體,以換求什麼好處。”

所以關鍵時刻,她選擇了抗爭。

看見羅茜茜大哭大鬧,

陳小武生怕驚動了鄰居,

於是立馬停止了侵犯。

事後,為避免再次落入“色狼”之手,

羅茜茜尋得機會,毅然出了國。

最終勇敢站了出來進行舉報。

何為身體底線教育?

作為父母,就是一定要告誡女兒:

不要為任何事情出賣和傷害自己的身體。

請給女孩底線教育,給男孩陽光教育(你一定要看的文章)

03

第二個底線教育:生活底線。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故事:

女兒考上大學後,父親給她寄錢。

“1200元夠不夠?”

女兒回答:“夠了。”

父親又說:“想買什麼就買,別虧自己。”

女兒聽了,半天不作聲。

父親覺得奇怪:“怎麼了?”

女兒說:“室友和我一樣,每月家裡也是給1200元,但她生活質量比我高,每天都有零食吃,每週都去麥當勞……”

父親說:“她是不是在打工?你不要去,耽誤學習。”

“她沒有打工,是在談戀愛。

有一次她約會回來對我說,

其實她不喜歡那個男生,

只是喜歡他替自己買單而已。

她還說我傻,可惜了這張臉,

如果她有像我這樣漂亮的臉,

根本不用向家裡要錢。”

父親放下電話,立即給女兒打了1500元,

回家又給女兒發了一封郵件:

“從這月起,我每月給你1500元。

多出的300元,你可以買零食。

還有,如果你戀愛了就要告訴我。

我每月再給你500元,作為戀愛經費。

請你一定要記住,每次約會,

都不要忘了帶上自己的錢包。”

這位父親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為他在給女兒灌輸一個生活底線——要有經濟獨立能力。

“經濟獨立的女人,

是最有尊嚴的女人。

經濟不獨立,人格便不獨立。

人格不獨立,愛情便不獨立。”

請給女孩底線教育,給男孩陽光教育(你一定要看的文章)

04

第三個底線教育:感情底線。

作家柒柒曾寫過一慘痛經歷:

大三時,她愛上一個男生,

為了討好這個男生,她低到了塵埃裡。

男生喜歡吃魚,柒柒就在寒冽的冬晨,

在河邊守候數小時,為他買最新鮮的魚。

兩人吵架了,明明不是自己的問題,

柒柒也要站一整夜的綠皮火車,

去他的城市,跟他說聲對不起。

大冬天,例假來了,她蹲在地上,

也要把他的臭衣服洗得乾乾淨淨。

柒柒以為,這樣就能換來他的真愛。

可她熬好魚湯,電話他回來吃飯時,

換來的是一聲:“煩不煩,我正忙。”

她將乾淨的衣服放到他面前時,

換來的是一句:“這本來就是女人該做的事。”

即便這麼忍氣吞聲,柒柒最後還是失去了他。

多年後,回憶這段感情經歷時,

柒柒這樣寫道:

“我一直以為妥協一些將就一些,

這個世界就會為我讓出一席之地,

後來才知道:你永遠無法感動一個不愛你的人。”

所以現在,柒柒總是給女兒強調一個“感情底線”:

“不要在一個不愛你的人身上浪費時間。

更不要為他無底線地犧牲自己,

因為你永遠無法感動一個不愛你的人。”

請給女孩底線教育,給男孩陽光教育(你一定要看的文章)

05

第四個底線教育:生命底線。

2017年,最讓人燒心的案子,

無疑就是“劉鑫江歌案”了。

劉鑫與男友陳世峰發生糾紛後,

被威脅,於是向好友江歌求助。

江歌為了幫助劉鑫擺脫陳世峰,

與陳世峰在出租屋外發生爭執,

結果被陳世峰亂刀捅死。

這個事情發生後,

我很欣賞同學王崗對女兒的“生命底線教育”:

“我們一生中,總難免遇到惡人。

當遭遇惡人時,

如果你沒有能力和歹徒鬥爭,

就應該打迂迴的戰鬥,

不管手中的東西有多麼重要,

都不應該和其發生正面衝突。

最好的選擇應該是舍財保命。

因為生命高於一切,

沒有什麼物品能比生命更重要。

我們一生中,也總難免遇到傷心事。

但不管遇到多大的傷心事,

都不能選擇終結生命,

自殺是解決問題中最愚蠢的辦法。”

06

給兒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

對於兒子的底線教育有三點,

第一個陽光教育:規則教育。

作家林曦講過一個教育故事:

孩子與同學打架,回家後大哭。

我問他:“你很委屈,很生氣嗎?”

孩子說:“嗯,我要報仇。”

我問他:“那你打算怎麼做呢?”

“找根棍子,不行,我要像電視裡一樣,用劍刺他。”

“好,這樣很解氣,爸爸幫你準備一下。”

過了一會,我抱著衣服和被子下樓。

孩子一臉驚訝:“你怎麼拿這麼多衣服?”

我回答:“如果用棍子呢,

你會被帶到少管所,

至少要住上1個月,

所以要給你帶換洗衣服;

如果用劍的話,就要呆很長時間,

肯定得準備被子啊!”

孩子紅著臉說:“真的會這樣嗎?”

我回答:“嗯,法律規定是這樣。”

“那我們算了吧。”

“可是,你不是很生氣嗎?”

“其實我也有錯,我不生氣了,我去跟他道歉。”

“好,爸爸支持你。”

在“冒險教育”的基礎上,

必須得增加一個“規則教育”,

用規則來平衡冒險。

我特別喜歡這位父親對兒子說的一句話:

“不管做什麼事情,

都要往最壞的結果想一想,

這個最壞的結果如果能接受,

就可以試一試。

如果承受不了,就不要去做。”

請給女孩底線教育,給男孩陽光教育(你一定要看的文章)

07

第三個陽光教育:挫折教育。

前段時間,在央視看到一故事。

一長途車司機,因為常年不在家,

就利用寒假帶著兒子一起出車。

那路陡峭崎嶇,行車步步驚險。

在翻越一座大山時,車子壞了。

父親趴在雪地上修車,一趴兩小時。

車修好,衝上山頂那一刻,他告訴兒子:

“你記住,人生就是這樣。

關鍵時候就得咬著牙往前衝,

衝上去就能看到萬丈霞光。”

這位父親只有小學文化,

但他給了孩子很多這樣的挫折教育,

後來,他兒子考上了博士。

在畢業典禮上,兒子說:

“我之所以能跳出農門考上博士,

是因為父親從小就告訴我:

生活中打倒我們的絕對不是挫折,

而是面對挫折時的消極逃避態度。

你要學會把每一次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都轉化成一次學習機會。

當一扇門關了,另一扇門會打開。

或者你自己去打開那扇關閉的門。”

08

第三個陽光教育:獨立教育。

一位我尊敬的公務員朋友,

講過他父親教他做人的故事:

他爸在他暗戀一個姑娘時說:

“一個姑娘不會因為你專一痴情而喜歡你,只會因為你優秀而喜歡你。”

朋友感嘆:真是醍醐灌頂。

初中一年級,他爸問他。

“怎麼才能讓別人尊重你?”

“我尊重別人,別人就會尊重我。”

“錯了。是實力。”

朋友感嘆:太他媽深刻了。

他父親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官,

但說話從來輕聲細語,

只對他說過一句狠話:

“不要妄想我會給你報銷發票。”

朋友感嘆:這句話,成了我的做事準則。

後來,他身邊很多同事都犯事入了獄,

但他卻一直清清白白、平安無事。

他感嘆:“所以我一直很感謝我父親。”

楊絳的父親楊蔭杭說過一句話:

“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