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教育家蔡元培曾說,“吾國古代教育,用禮、樂、射、御、書、數之六藝。樂為純粹美育;書以記實,亦尚美觀,射御在技術之熟練,而亦態度之嫻雅;禮之本義在守規則,而其作用又在遠鄙俗;蓋自數之外,無不含有美育成分者。”近年來,社會各界對於美育的需求愈加強烈,美育教育被逐步提上議程。值中央美術學院建校一百週年之際,人民藝術家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瞭解老一輩藝術家在我國美育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

以畫筆為武器 見證新中國成長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 天安門毛主席像畫家、國徽設計者 周令釗

他是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樓毛主席像畫家,八一勳章、國徽、團徽設計者,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的歷史油畫《五四運動》繪製者,第二、三、四套人民幣總體設計師……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 周令釗參與設計的人民幣

周令釗的創作似乎與祖國的發展歷程緊緊相連。如果從14歲畫廣告算起,其美術生涯已80年。他畫山水、風景和人物,有油畫、水彩畫、國畫、壁畫等。大到團體操,萬人組成一幅畫;小到一枚郵票,方寸之間繪風雲。他的畫大多具有明快的色彩和濃郁的生活氣息,風格獨樹一幟,洋溢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和底蘊。他所創作的北京地鐵六號線朝陽門站的《鳳舞朝陽》和《京東糧道》兩幅壁畫,吸引著匆匆過往的人們駐足。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著名版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伍必端

從15歲公開發表第一幅版畫《血的仇恨》起,經歷過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留學蘇聯、教學下鄉、致業版畫,伍必端一生的藝術探索之路也始終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20世紀50年代,我國派留學生赴蘇聯學習美術,其中學習版畫的只有兩名,年僅30歲的伍必端就是其中一位。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 油畫《毛主席和亞非拉人民在一起》(伍必端、靳尚誼)1961年作

留蘇期間,伍必端十分注意收集蘇聯版畫作品,還帶回了列賓美術學院版畫系教學大綱、課程設置、版畫系基本設施清單等資料。得益於伍必端的改革,從上世紀60年代起,版畫系便聚集了李樺、利群、古元、王琦、黃永玉等一大批藝術家,版畫藝術得到蓬勃發展。

學貫中西 弘揚民族藝術特色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 新中國美術教育奠基人 戴澤

戴澤是徐悲鴻重要的弟子之一,在新中國美術發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他既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體系的主要實踐者與傳播者,也是新中國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的重要參與者。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 油畫《農民小組會》(戴澤)1949-1950年作

老實、低調、話不多是戴澤留給學生的共同印象,同他的油畫一樣,色彩厚重、沉穩,人物造型準確含蓄。徐悲鴻的夫人廖靜文對戴澤的評價是“很勤奮,也能吃苦”。如今已96歲高齡的他從未停止創作。晚年由於眼疾,他的畫風有所變化,更加追求大色塊間的關係以及瞬間感受的表達,形成了不一樣的韻味。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 中國油畫學會主席 詹建俊

大家還記得《狼牙山五壯士》課文後的配圖嗎?這幅為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創作的油畫至今仍被公認為表現重大歷史題材的經典之作,它的創作者便是當時年僅28歲的詹建俊。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油畫《狼牙山五壯士》(詹建俊)1959年作

面對當前商品經濟的浪潮,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到21世紀初,詹建俊代表中國油畫學會提出了“自覺建構油畫藝術的中國學派”的文化戰略思想。他指出,20世紀我們中國油畫家努力的重心主要放在向西方學習上,今天我們應該把重心轉移到向本土文化學習,創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的中國油畫。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 著名油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靳尚誼

在當代美術界,靳尚誼不僅是一位堅持在人物畫特別是肖像創作上探索的畫家,而且是一位在“人的主題”這個時代命題上做出獨特回答的藝術家。八十年代中期以來,他的大量肖像畫影響了我國一大批油畫家向古典主義吸收營養的熱潮,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被評論家稱為當代中國油畫的代表畫家。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油畫《塔吉克新娘》(靳尚誼)1983年作

八十年代,他曾應邀在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東方藝術系講學,當地有些畫廊希望他留下來,但被靳尚誼拒絕了。他說,“雖然當時國內生活水平不高,但我要畫自己感興趣的題材。我經常對學生講,我是中國人,我這一生就是要為中國人造像,要在油畫創作中展現中國人的精神氣質。”

不忘初心 對商業化保持敏銳洞察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 著名油畫家、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顧問 聞立鵬

聞立鵬生於詩人之家,是著名的詩人、美術家聞一多先生的三子。父親聞一多特殊的命運軌跡,直接給了聞立鵬很深的心靈影響。他多數作品的顏色是濃烈的,這是一種熱血的激情。紅色的塗抹,黑白的反差,大悲憫與大情懷相互融合,造成一種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無論是革命題材人物畫還是風景畫,崇高壯美可以說是聞立鵬作品的真實寫照。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油畫《紅燭頌》(聞立鵬)1979年作

在聞立鵬看來,“現在很多畫就像工廠生產的產品一樣,按照色彩規律機械地畫,沒有感情,看不出作者的激情點在哪裡,無法讓觀者產生共鳴。但是,我希望年輕畫家要保持初心,要堅定自己的藝術追求,不能說是為了作品的商業價值而去繪畫,一味迎合市場。”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 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 邵大箴

從1960年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邵大箴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教齡,他的學生中許多都已是當代著名的美術史家、批評家、策展人、藝術家。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 國畫《秋意》(邵大箴)

在論及教學經驗時,邵大箴表示,我覺得教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尊重學生的志願、興趣,使他們充分發掘自身的潛力,同時注意向他們學習。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是一個方面,不能檢驗出他的全部才能和發展潛力。假如一個學生的短處特別明顯,這就是他與眾不同的地方。我們在教育他掌握普遍原理的同時,要讓他發揮與眾不同的特點才可能做出成績來,所謂短處也可以發展為他藝術閃光的地方。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著名美術史學家、美術評論家 薛永年

薛永年,著名美術史論家、美術批評家、書畫家,亦善書畫鑑定。改革開放後,多次應邀訪問美國、日本、韓國、香港、臺灣,曾任美國堪薩斯大學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偉論訪問教授、臺灣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獲文化部優秀專家稱號,人事部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專家,傳記載入英國劍橋傳記中心《成就人士錄》等世界名人錄中。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 薛永年國畫作品

在當代藝術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他呼籲傳承更為重要,不能丟掉中國人的魂與根,要重視歷史文化的積澱。每個時代,只要是自覺的藝術家,都應創造新的樣式。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新學期第一堂藝術課:帶你走進八位央美老教授的藝術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