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民調不降反升 媒體炮轟爲何失效(下)

自川普與普京的“雙普會”落幕後,美國泛左派媒體對川普發起新一輪的猛烈輿論攻擊,甚至試圖將川普扣上“叛國”大帽。但最新民調顯示,川普的民意支持度反而上升到45%。

媒體的輿論攻擊,對川普似乎無效,川普彷彿是穿了防彈衣的“防彈總統”。

接上文

川普民調不降反升 媒體炮轟為何失效(下)

五、直接與民眾溝通 真誠坦率不官腔

川普能言善道,卻又真誠直率,說話沒有傳統政治人物“模稜兩可”、“瞻前顧後”、“實問虛答”的官腔官調習氣,幾乎都是有話直說、直白明瞭。

並且,川普非常喜歡直接與民眾溝通對話,不論是每天透過社交網站推特發言,還是前往全國各地舉行演講活動,川普樂於直接面對選民,向民眾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解釋自己的政策,傾聽民眾的聲音,還可以避免新聞媒體的過濾審查。

這些與眾不同的平民化作風,不僅讓民眾清楚看到川普與其他老派政客的不同,看見川普與普通人一樣有血有肉,也因而更願意信任川普,因為他是一位“有話直說”、“與民溝通”的總統。

川普民調不降反升 媒體炮轟為何失效(下)

六、反對政治正確 找回言論自由

政治正確,是美國社會當前最無聲、卻最具破壞力的“左派消音器”。

根據美國智庫卡託研究所(Cato Institute)調查,高達71%的美國民眾認為,政治正確已經讓美國各項需要商討的話題“消音無聲”;58%的民眾因為考慮到政治正確,而不敢表達自己的內心觀點。

“我認為政治正確是這個國家面臨的大問題,我被很多人指責過這一點,但坦白說我沒有時間去搞政治正確,……這個國家也同樣沒有時間搞這些。”

川普曾經直白地針對“政治正確”這個問題表達自己的看法,他相當不喜歡左派人士創造各式各樣的政治正確語言,表面上說是用來維護少數群體的權益,但實際上卻是藉此放大不同群體間的差異、挑動矛盾衝突,同時進一步壓迫、限縮其他群體的言論自由。

儘管在泛左派媒體當道的今天,川普的“政治不正確”經常引來媒體窮追猛打,但川普絲毫不為所動,堅持依循傳統的言論自由去說該說的話,不被左派意識形態影響或制約。

川普親身力行,反對政治正確,也鼓舞了許多長期遭到政治正確“壓抑”的美國人,讓他們找回更多的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

川普民調不降反升 媒體炮轟為何失效(下)

七、恢復傳統 主流社會認同

“本質上,我是個保守派。”川普曾說,“我是代表著傳統的保守價值。”

出身上層社會的川普,從小接受著傳統家庭教育的薰陶,深信父母親教給他的“辛勤工作”、“自食其力”、“重視家庭”、“對神崇信”等美國傳統價值。

但這些傳統價值,卻自60年代的“反文化運動”興起以及左派勢力滲透社會後,漸漸被遺忘拋棄,社會的失序亂象也蔓延叢生。

因此,川普就任後,努力提倡傳統價值,揚棄變異的左派社會主義或進步主義價值觀,試圖恢復傳統社會,以此復興社會規範與道德倫理。

而蓋洛普(Gallup)公司去年10月民調也發現,45%的美國民眾認同政府應該推廣傳統價值。顯然,川普恢復傳統的施政理念,獲得相當程度的民眾支持與認可。

川普民調不降反升 媒體炮轟為何失效(下)

八、改革政府體制 整頓華府“政治沼澤”

“抽乾沼澤(Drain the Swamp)!”是川普的主要競選口號之一,意味著他如果當選,將要改革華府政治圈“光說不練”的陳腐習氣,修正“遠離民意”的菁英政治,整頓“辦事拖沓”的政府官僚體制。

川普,說到做到。

川普上任第一年,取消或推遲了超過1500項政府管制規定,並簽署行政命令,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能,並鬆綁開除聯邦政府員工的規定,逐步提升政府機器的運作效率。

同時,川普也在全國各地的競選活動中,遴選與他志同道合、支持傳統理念、願意為民眾紮實做事的政治人物,川普不但在推特上為他們助選拉票,還親自前往選區為這些候選人站臺,幫助他們獲得黨內提名資格或者勝選。

川普雖然並非政治出身,但卻相當懂得運用自己的高人氣,向選民推薦真正有助於國家發展的實幹人才,並藉此汰換掉那些盤踞權位、阻礙改革、抑或心不在民的老派政客,達成一步步清理“華府沼澤”的目標。

例如,本週共和黨在喬治亞州進行州長候選人的黨內初選,原本各界完全不看好州務卿肯普(Brian Kemp),但就在川普於推特上表態支持肯普後,選情出現大逆轉,肯普最終以69.5%的得票率,大勝對手,將代表共和黨角逐州長寶座。

儘管川普偶爾遇上權謀政客聯手左派媒體進行反擊、攻訐,但對川普幾乎都不起作用。相反,這些批評或反對川普的政客,不少人相繼落選,或者自知無法勝選而宣佈不再連任,退出政壇,也進一步淨化了華府政治圈。

川普民調不降反升 媒體炮轟為何失效(下)

九、媒體老調重彈,民眾厭煩

自川普上任起,左派媒體便鋪天蓋地刊登所謂“通俄門”報導,試圖通過巨量而密集的新聞報導,建構出不利於川普的公眾形象,藉此配合國會內部的左派議員發起總統彈劾案,逼迫川普下臺。

然而,“通俄門”調查一年多,卻始終查無實證。儘管左派媒體幾乎每天高喊“俄羅斯”、“通俄門”,但美國民眾已經看得乏味,甚至引起民眾對媒體產生質疑。

畢竟,在當今資訊科技高度發達的社會里,任何人若真有跨國勾結、通敵、利益輸送等不法勾當,並不難被司法單位或情報機構查獲證據。何況,整個調查已經開展一年多,依然找不到任何“冒煙的槍”(smoking gun,英文裡意指“強有力的證據”)。

左派媒體也知道民眾對“通俄門”話題已經失去耐心,甚至心生質疑,因此媒體開始轉向挖掘其他與川普可能相關的八卦消息或瑣碎消息,或者從曾為川普工作的人下手,挖掘其負面消息,企圖藉此轉移焦點,轉移民眾對媒體的不滿及不耐。

但長期下來,許多人也觀察到,左派媒體似乎只能在“俄羅斯”與一、兩個八卦消息或者一、兩位前川普僱員上打轉而已。

是故,美國民眾逐漸看膩了這場“媒體馬戲團”戲碼,也逐漸明白到,媒體對川普的“通俄門”、“黑卷宗”等報導,很可能不是真的。而民眾對左派媒體的信任度,也一點一滴的流逝,漸漸的不再被媒體輕易帶動。

川普民調不降反升 媒體炮轟為何失效(下)

左派媒體與政客激進 反助川普

總結來說,至少有以上九大因素,讓川普深受民眾力挺,讓民眾對媒體感到疲乏,也使得左派媒體對川普發動的多次輿論戰幾乎無功而返。川普,彷彿是穿了防彈衣的總統。

甚至,媒體的瘋狂圍攻,反而幫助川普。

許多黨派立場不鮮明的“中間選民”,看到左派媒體與政客的不理性言論和激進攻擊後,反而心生反感,認為其背後必有某種政治動機與立場,因此轉而同情川普。

此外,左派媒體越猛烈攻擊川普,往往促使共和黨選民更加團結地支持川普。

泛左派媒體不捨晝夜地對一位愛國愛民、恢復傳統的國家元首進行兇猛攻擊、宛若惡虎,也讓更多過去在傳統美國社會成長的主流菁英、上層菁英感到反感,從而更願意支持川普——而這些上層菁英,不但任何民調都無法調查到他們,並且,他們對美國社會的影響力,也往往廣大得難以測量。

左派媒體、學者脫離主流民意

猛烈圍攻一年半,媒體始終打不動川普,反而助長川普支持度節節高升。這個現象也讓多位左派媒體人士、學者相繼進行反思。

但,遺憾的是,他們的反思討論,多數聚焦在左派慣用的政治手段與操作戰略上,流於微觀的權力鬥爭,而非真正將立場、高度拉回到民主政治的“民有、民治、民享”、“以民為本”的宏觀本位。

因此,他們百思不解,為何川普打不倒?為何左派政客與華府權謀政客,其言行舉措都已經經過精心設計、算計與包裝,卻依然得不到選民認同,甚至只要川普一句表態,就會被打得潰不成軍?

其實,左派媒體、政客與學者已經和社會上的主流民意脫軌,漸行漸遠而不覺。他們汲汲營營於政治權鬥,忘卻了傳統為何物,不知傳統價值的重要性,也無心傾聽、瞭解民眾所思、所苦、所欲、所盼,自然也就無法得知支持川普的民意為何如此強大。

年底的中期選舉即將登場,儘管目前民調顯示共和黨支持度略微落後,但在過去幾個月內,已經步步追上,甚至或有機會後來居上。

“他(川普)的支持度每上升一個百分點,就代表眾議院(共和黨)在中期選舉失去的席位會更少一些。”美國知名政論雜誌《國家評論》(National Reivew)總編輯勞利(Rich Lowry)分析,川普獲得越多的民意支持,將同步讓共和黨的年底選情獲得更多支持。

川普,這位“防彈總統”,不僅讓左派媒體的一切攻擊失效,他還將媒體的攻擊化為助力,幫助自己推升民意信任度,也幫助美國人民推升未來的幸福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