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內3連跌,深度揭祕幣圈「割韭菜」套路

“9·4”剛過,就在人們以為嚴監管政策並未帶來多大的利空之餘,看似平靜的數字貨幣市場,其實早已暗藏洶湧。

一天之內3連跌,深度揭秘幣圈“割韭菜”套路

4小時圖上連續三次暴跌,最終報出6300美元最低點,一天下去15.1%。

而與此同時,ETH暴跌27%,EOS暴跌26%,BCH暴跌22.3%……主流數字貨幣,無一倖免。

1、 暴跌來襲

猝不及防,在半個月緩慢上漲後,比特幣的上升之路,再次終結。

一天之內,BTC價格從7400美元,直接回撤到6300美元附近,根據數據顯示,最近24小時,比特幣市場有約合人民幣34.88億元的資金流出。

一天之內3連跌,深度揭秘幣圈“割韭菜”套路

​其中,幣價下跌最為兇狠的兩個時段——5日17:00-19:00及6日7:00-9:00,僅4個小時,就有10億元資金流出。暴跌並不僅限於比特幣。在數字貨幣市場,放眼望去,一片蕭瑟。

其中最為慘烈莫屬於以太坊,從最高280美元,到今早的最低點204美元,半天跌去27%,創下了2018年的歷史新低。

再加上前期主流幣種已輪番上漲,唯獨以太走出獨立橫盤行情,此次下跌直接將以太坊打入深淵。

縱觀本輪行情,一波緩慢的上漲,配合一次急促的下跌,一切回到原點。“小牛市來臨”的預言,隨之破滅。

2、 市場猜測和幕後真兇

在下跌時,利空消息永遠是最多的時候!

不論是在何種交易市場中,面對突然的暴跌,參與者總希望找到一些理由,與其說是為了總結經驗教訓,不如說是為了安慰自己受傷的心靈,重新找回繼續交易的勇氣。

所以,各種若有若無的消息和事件開始和市場走勢聯繫起來。

A、 李笑來的比特幣基金到期需要兌付了

一天之內3連跌,深度揭秘幣圈“割韭菜”套路

2013年9月,李笑來牽頭成立了一個叫“比特基金”的基金,當時這個基金以一份10萬元的比特幣進行認購,憑藉著李老師的知名度,認購這個基金的人數高達200人。粗略按照200人計算,這次李笑來兌付基金將要拿出10個億的幣!也就是說,一定會有大量的人套現,對EOS來說必然是個巨大利空。

B、巨鯨賬戶大額轉賬

根據數據:北京時間2018年9月4日10點至9月5日10點,發生鉅額轉賬的錢包地址共有三個,分別是Bitfinex交易所地址、一個臨時儲存地址、Huobi交易所地址,都在9000枚以上。

不僅是比特幣,以太坊在昨日也出現了大額轉賬,目標地址收到了逾46.36萬枚ETH。

一天之內3連跌,深度揭秘幣圈“割韭菜”套路

雖然目前仍未有確切證據證明這是本輪暴跌的罪魁禍首,但是出現這輪大雪崩式的行情,最直觀的原因還是數字貨幣市場裡有數幣大額轉賬,引發了市場的恐慌。C、

高盛集團拋棄了數字貨幣市場?

據報道,全球銀行巨頭高盛集團計劃推遲推出加密貨幣交易平臺的計劃。根據這個消息來源,這家銀行巨頭並沒有完全放棄推出加密貨幣交易平臺的想法,而是降低了優先級,以後還有可能。

一天之內3連跌,深度揭秘幣圈“割韭菜”套路

但對於不明真相的投資者似乎誤讀了高盛的決定,認為高盛拋棄了比特幣,拋棄了整個加密貨幣市場,從而導致了市場恐慌,引發大規模拋售。此外,還有一些“經驗之談”。比如有一種說法:因為每月的10號是很多區塊鏈項目方的發薪日,而這些項目方在融資時通常都會募集到大量的虛擬貨幣,因此每當這個日期臨近,他們都需要把手中的虛擬貨幣兌換成法幣,這直接構成了市場拋壓。

但是如果細心對比圖表去逐月驗證,就會發現這不過是一種流行的“市場迷信”。

D、幕後真兇

如果我們將目光放大來看,就在比特幣大跌前後,A股市場也剛剛經歷了一次大跌——9月5日,上證指數大跌了46點。

而在8月初,上證指數連續下跌了170多點,同期比特幣也經歷了2000多美元的下跌。

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市場多次出現同步下跌走勢恰恰反應了一個根本事實:缺錢!

而缺錢的市場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是資金流必然向個別強勢的個股或幣種集中,以低於市場產生的風險,就如比特幣在虛擬貨幣市場的地位恰如貴州茅臺之於A股市場。

但是,與A股市場不同的是,虛擬貨幣市場一直缺乏明確的監管,在很多國家,加密貨幣交易完全是非法的。再加上目前比特幣的總市值大約在一千億美元左右,對於整個國際市場而言,可謂是九牛一毛。而市場規模過小直接導致操縱成本的降低。

所以必然能夠得出下面的公式:

市場資金匱乏+法律監管不健全+市場規模小=有資金在操縱市場

3、 未來何在

幣價低迷、交易萎縮、資金退場……在熊市中煎熬,著實痛苦。

人們不禁思考,數字貨幣將會走向何方?

不可否認,區塊鏈技術未來必然將是光明,而在區塊鏈技術誕生的數字貨幣,目前雖然看似即將破滅,但由於其承載技術仍在,因此它只有縮水,不會破滅。

為什麼說區塊鏈只會縮水,不會破滅?因為大部分普通區塊鏈投資者及大部分區塊鏈項目團隊,都只是“假裝在玩區塊鏈”。

我們以為進入到這個行業的資金,實際上並沒有進入這個行業。也就是說,大部分“區塊鏈項目”所融的錢,並沒有對區塊鏈行業產生任何價值。

就像我們不會說傳銷有泡沫,資金盤有泡沫,保健品有泡沫一樣,我們同樣不會說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東西有泡沫。

“空氣幣”“傳銷幣”這些並不屬於區塊鏈行業,它們是披著區塊鏈外衣的騙局,相關項目方和投資機構只是按照他們的套路騙錢而已,只不過這回的噱頭換成了區塊鏈。

而隨著國內監管力度不斷加強,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必然將剔除這些披著區塊鏈外衣的“空氣幣”、“傳銷幣”,市場或將為之一清。同時隨著真正區塊鏈項目真正出現,資金來源與使用將更加清晰明瞭,行情發展前景必將更加廣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