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本書,我才發現我20多年的閱讀方式都是錯的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來這裡找志同道合的小夥伴!


你會閱讀嗎?我相信在以前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會覺得好好笑,閱讀誰不會啊,連剛識字的小孩都會,就是拿起一本書,從頭往下看就好了嘛。


可是自從看完《如何閱讀一本書》我才發現我錯了,為什麼錯了呢?請接著往下看。


《如何閱讀一本書》由美國的MortimerJ.Adler,此書在1940年出版,後多次再版,現如今還登在各大圖書網站的銷量前排,暢銷至今,可見是絕對的全球暢銷書。


既然如此暢銷,那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書中的具體內容,從以下六個部分來講述:


看完這本書,我才發現我20多年的閱讀方式都是錯的


閱讀四層次

1、基礎閱讀

又叫初級閱讀或基本閱讀,重在提升讀書的速度上。


2、檢視閱讀

一種系統化的略讀,重在強調時間,指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快速抓出書籍的重點。


3、分析閱讀

一種全盤、完整、優質的閱讀,在無限的時間的裡,也能夠保持完整閱讀。


分析閱讀強調是追尋理解的,充分咀嚼與消化,直到此書成為你自己的為止。


4、主題閱讀

針對一個主題,閱讀與之相關的書籍的過程,主題閱讀也一直被各個大佬推崇。


主動閱讀

1、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在主動的閱讀的閱讀世界裡面,你的探索能力就更加強一些,收穫也更高一些。


2、主動的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在無任何外力的情況下,你的思想潛意識就是要閱讀這本書。

閱讀的自我發問

1、這本書到底在談什麼?

想辦法找出書的主題作者如何依次發展些主題,如何逐步分解。


2、細節說了什麼?如何說的?

找出主要的想法、聲明與論點,組合成作者想要傳達的特殊訊息。


3、書中論點說得是否有道理,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

在回答了前兩個問題之後,方能更自如的回答此問題。


4、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如果這本書給了你一些資訊,你一定要問問這些資訊有什麼意義,為什麼作者會認為提供這些資訊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嗎?


讓一本書真正屬於你自己的


寫下來:記筆記,和寫讀後感。


在閱讀中,在書上做筆記會讓你時刻保持清醒,同時也不會跳行。


其次如果閱讀是主動的,那就是一種思考,而思考更傾向於用語言表達出來,閱讀完後將你的感想寫下來,能幫助記憶作者的思想,它日再看感想時可以迅速的調出作者的中心思想,有助加強二次閱讀理解。


記筆記的7種方法



1、在書上畫底線

2、在畫底線處的欄外再加畫一道線

3、在書的空白處做星號或其他符號

4、在空白處編號

5、在空白處記下其他的頁碼

6、將關鍵字或句子圈出來

7、在書頁的空白處做筆記


另外,如果有跟我一樣,不捨得在書上畫任何記號的,覺得畫了會有違書籍的生命與美感的,可以參考以下方式:隨身攜帶了一個記讀書筆記的專用本子,隨時可以記上,如果當時因地理環境,公交或者人多的地鐵上,無法記錄的時候,用手機APP記錄也可以。

培養閱讀習慣

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除了不斷的運作練習之外,別無他法,所謂的熟能生巧,做任何事情習慣一旦形成,在操作及實施起來便可信手拈來。


以上六點為本書的內容闡述,其中最最核心的應是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檢視閱讀、主題閱讀和記筆記。


此書告訴我們讀與寫從來是分不開的,單純的看過了,知道了書的知識,沒有太大的意義,必須要經過後期的反覆閱讀、深入思考,勇於實踐,刻意練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