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爲電動汽車代表未來,實際100年前就流行了……

也許很多人(包括你)願意去了解電動汽車,是從5年前特斯拉在國內火起來後才開始的。電動汽車在今天的角色,就像“革命家”一樣——它們要革傳統燃油車的命。

但有多少人知道,電動汽車的出現實際比燃油車還早呢?第一輛汽車是1886年發明的,而電動汽車在1881年就有了,而且如果再去追溯,還更早。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電動汽車歷史。

你以為電動汽車代表未來,實際100年前就流行了……

在我們尚處於道光統治的清朝年間,大洋彼岸的“西洋人”已經在搞純電動車了。1828年,匈牙利人Ányos Jedlik發明了早期的電機,並且搭載他造的一款小車上,不過那只是實驗用,並沒有上路。

6年後,荷蘭人SibrandusStratingh教授和他的助手搗鼓出了一臺小比例的電動汽車,裝載一次性電池。由於不能充電,更換電池成本很高,所以這款小車也沒法上路。

直到1859年,法國物理學家Gaston Planté才發明了可充電的鉛酸蓄電池,然後又過了22年,同樣來自法國的科學家Camille Alphonse Faure大大優化了電池技術,不僅增大了容量,還更方便大批量生產。從這時起,電動汽車才具備普及化的基礎條件。

1881年,法國工程師Frenchman GustaveTrouve 打造了一輛三輪的電動汽車,它採用鉛酸蓄電池,並匹配0.1hp的直流電動機,整車及其駕駛員的重量約106kg,行駛速度約15km/h,續航里程為16km。雖然參數上看起來毫無競爭力,遠不如馬車,但至少邁出了電動汽車上路的第一步。

你以為電動汽車代表未來,實際100年前就流行了……

不久後,1884年,英國發明家Thomas Parker在倫敦造出第一款可量產上路的電動汽車,也採用了可充電電池組。他本人一向很關注低能耗的交通工具,在當時中國還在用刀劍打仗的年代,這位英國人已經為空氣霧霾汙染而發愁了。

英國和法國是最早一批鼓勵電動汽車普及的國家,就像現在中國的支持力度一樣。可以看出,我們比英法落後了一百多年。

在19世紀末,英國的郵政車、出租車很多都是電動的。在倫敦,Walter C. Bersey設計了一批電動出租車,並於1897年將它們引入倫敦街頭。由於這些車行駛時發出“嗡嗡”的聲音,它們很快被人們起名做“蜂鳥”。

你以為電動汽車代表未來,實際100年前就流行了……

看到英法兩國如此發達,其他西方國家也紛紛跟進潮流。德國第一輛電動汽車於1888年推出,美國第一輛電動汽車則在1890 - 1991年推出,那是一輛六座客車,車速能達到23km/h。

直到1895年美國人才開始關注電動汽車,此前AL Ryker在美國推出了第一款電動三輪汽車,但此時歐洲人都已經使用電動三輪車近15年了。

後來電動汽車在美國也開始普及出租車了,1897年,紐約的塞繆爾電動馬車和旅行車公司開始運營12輛電動出租車。到了1898年就增加到了62輛,可見受歡迎程度。

那個時候,電動汽車比內燃機車有很多優點,比如沒有抖動、沒有燃油味、沒有噪音、無需換擋、無需用手搖啟動,駕駛輕鬆。

而且,燃油車在冬天下最多能耗費45分鐘的時間啟動,但電動汽車就沒有這缺點。這麼看來,電動汽車真是完美的城市代步工具。

你以為電動汽車代表未來,實際100年前就流行了……

到了1910年以後,歐洲局勢逐漸不穩定,美國則坐享發財數錢。到了1912年,美國許多家庭都接通電力,促進電動汽車的大幅普及,共登記了33,842輛電動汽車,使美國成為電動汽車最受歡迎的國家。

當時美國的路上有38%的車是電力驅動的,40%的是蒸汽機車,剩下22%是汽油車。可以看出,美國經歷過了一段電動汽車佔主流的時代。

當時美國很多土豪都青睞買電動汽車,但由於駕駛起來太輕鬆了,對男人來說沒有任何挑戰性,所以電動車被嘲諷為“女人車”,一個大男人開一輛電動汽車是容易被笑話的。

所以,當時有些廠商很給電動車裝上散熱格柵,試圖讓人們誤以為是燃油車,這段歷史也挺搞笑的。

你以為電動汽車代表未來,實際100年前就流行了……

雖然電動汽車好開,但畢竟受限於續航里程。為了克服這個缺點,“換電服務”早在1896年就提出了(今天蔚來汽車宣傳的賣點之一)。

不過最初只有電動卡車享有這個服務,比如車主在通用汽車買一輛沒有電池的卡車,接著去Hartford Electric公司購買一組可充電的電池。

車輛和電池都經過改進的,以方便快速更換電池。車主需要付充電費用和服務費,還有卡車的維護費。

該服務於1910年至1924年間提供,在此期間覆蓋超過966萬公里。到了1917年,芝加哥的MilburnWagon公司也向車主提供類似的服務,即車主可以向他們買不裝電池的車,自行解決電池問題。

你以為電動汽車代表未來,實際100年前就流行了……

不過,後來電動汽車的銷量就持續下滑,主要因為五點原因:

一、1908年後,亨利·福特開創流水線大規模生產汽車的時代,燃油車的價格瞬間變得非常便宜,比類似級別的電動汽車還便宜一半左右。而電動汽車的電池卻難以大規模生產,直到現在,很多電動車企業還是受限於電池供貨量;

二、1920年後,美國大量修建公路,人們可以去更遠的地方自駕遊。但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始終是個硬傷,那時又不像現在這麼容易普及充電站。所以,燃油車越來越受歡迎;

三、受限於電池和電機技術,電動汽車的車速做不到很快,普遍不超過32km/h。但燃油車只要肯加缸數,加排量,就可以跑得很快;

四、1912年後,Charles Kettering發明了電子啟動器,人們發動汽車終於無需用手柄去搖了,而且冬天使用十分便利,無需再等將近一個小時才能發動了;

五、那時美國已經發現了大量的油田,汽油變得更加廉價;

綜合來看,燃油車具有性能好、續航遠、經濟實惠的優點,電動汽車的優勢已經失去,轉而向一些細分領域發展,比如園區遊覽車、高爾夫球車、工廠叉車這類適合於小面積活動範圍活動的類型。

今天,因為環境的惡化,電動汽車又開始復興了,雖然續航里程、動力都甩上世紀初的電動汽車幾百條街,但終究在充電上仍不夠便利,那麼,電動汽車能否再次把燃油車PK下去?大家在底下留言發表一下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