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 HR 眼裡,什麼程度才叫精通嗎?!


你信心滿滿地在 Resume 上寫了

“Proficient at PPT”

本以為會助你進入 Consulting

豈料,面試官因為這句話

已經在心裡默默地畫上了“×

Why?


首先,諮詢顧問們很少會把 PPT 稱為“PPT”。正統的叫法應該是:Slides、片子或是 Deck

。Slide 意指單張或幾張 PPT 頁,Deck 意指一整套 PPT 報告(就像 a deck of cards)。

諮詢顧問們常常會說,“我還有好多頁片子要畫”“老闆讓我今晚做個 Deck 出來”,而不是說“我要畫 PPT”。所以,你在 Resume 上寫“PPT”已經暴露出了你的不專業

然後,我們已經見識過

大神拿 Excel 作畫了

PPT 作的畫也解一下?比如

你知道 HR 眼裡,什麼程度才叫精通嗎?!

所以,Proficient 這個詞,我勸你慎用!面試官心想“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精通,你小子這麼囂張?”

諮詢公司的 PPT 是什麼樣的

1

諮詢公司 Deck 的目的

諮詢公司的 Deck 一般有以下幾種使命:

  • Proposal——用於投標/競標/講標

  • Deliverable

    ——作為項目的交付品

  • Thesis——類似於 Whitepaper,用於表達觀點,Pitch 客戶

  • Report——對客戶的彙報材料,有的時候和 Proposal、Deliverable、Thesis 指的是同一個東西,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

歸根到底,PPT 的使命在於展示諮詢顧問們的觀點,而這樣的使命也就決定了諮詢公司的 Deck 與其他 PPT(如產品發佈會、工作彙報等)有著很大的不同。

在絕大多數日常語境下,優秀的PPT的關鍵詞應該是“文字簡潔”“配圖合適”以及越來越流行的“扁平化”。

比如這樣:

你知道 HR 眼裡,什麼程度才叫精通嗎?!

或者這樣:

你知道 HR 眼裡,什麼程度才叫精通嗎?!

與之相反的,我們常常能看到某些諮詢公司出具的 PPT 密密麻麻鋪滿了字。比如這樣:

你知道 HR 眼裡,什麼程度才叫精通嗎?!

從傳統審美來看,這樣的 Slides 也許美觀性上略有不足,但我們並不能簡單粗暴地認為這張 PPT 是失敗的。

由於諮詢公司的 Deck 承擔了絕大部分信息傳遞的職責,因此當美觀和簡潔與內容的充實性衝突的時候,諮詢顧問還是偏好於將內容完全呈現。甚至還有些客戶,就是特別喜好內容多的 Slides,認為 Slides 上的字越多,他們的錢花得越值得。甚至在彙報的過程中,他們更願意去閱讀,而非聽顧問演說。

2Deck的結構

諮詢公司的報告一般由三部分組成:

  • Part1 Summary:

    一些關鍵性的結論的羅列,具體參考前文展示的 BCG 的 Executive Summary;除此以外,在正式彙報中,還應把此次彙報的 Objective(比如是否需要客戶高層做決策)描述清楚,這部分一般不會出現在正式 Agenda 中;

  • Part2 正文:這就不多說了;

  • Part3 附錄:主要是對正文內容的一些支撐,有一些繁雜的數據分析、推倒方法等並不適合放在正文中一併彙報,而是放在附錄中,如果客戶提出疑問,可以隨時切換至附錄並詳加闡述;除此以外,項目完成的一些工作(比如做了多少訪談,發放多少問卷等)也會放在附錄中。

比如這樣:

你知道 HR 眼裡,什麼程度才叫精通嗎?!

說完整體架構,我們再聚焦到每一頁 Slides。Slide 一般有五大要素:

  • Tagline:標題欄,用簡單的話概括整頁的內容

  • Illustration:配圖,整頁的核心,用數據圖表或其他類型的圖(如流程圖、架構圖等),說明本頁要表達的核心內容

  • Commentary:對配圖的描述與解釋

  • Notes:對整頁slide的補充說明,一般是數據口徑、名詞定義等內容

  • Source:所有數據及信息的來源

舉個例子,下圖中,各大要素均已用紅框標出

你知道 HR 眼裡,什麼程度才叫精通嗎?!

3Deck 的製作流程

特別要注意的是,諮詢公司的 Deck 與其他類型的 PPT 還有一個顯著的不同點,在於標題欄。

一般 PPT 的標題都是短語,比如“xxx牌汽車的市場份額”;而諮詢 PPT 的標題欄則是對整頁內容的凝練,比如下圖中“土方機械在各地區都是最大的細分市場,在世界其他地區呈兩位數增長”。

如果單獨把諮詢 Deck 每一頁的標題抽出來,就會發現呈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就是我們說的“Storyline”。比如這樣:

你知道 HR 眼裡,什麼程度才叫精通嗎?!

Stroyline 是對整個整個諮詢項目工作的高度總結與概括,決定了所有的將會如何呈現在客戶眼前。雖然不同類型的諮詢項目的 Storyline 都有各自的固定套路,但在實際工作中也往往千變萬化:

  • 這個數據是否要展示給客戶?

  • 應該放在一開始就吸引眼球,還是放在後面引發爆點?

  • 如果放在前面,整個故事應該如何串聯?放在後面呢?

  • ……

很多時候,Storyline 的梳理不僅僅是商務工作,更是藝術創作。

Stroyline 是繪製PPT的第一步,顧問們還要經歷六個步驟才能最終做出彙報 PPT:

  • Step2,分頁內容梳理

  • Step3,單頁內容的相關數據整理,與邏輯梳理

  • Step4,在白板或紙面繪製slides草稿,並修改一萬遍

  • Step5,在電腦上繪製slides,並修改一萬遍

  • Step6,被老闆槍斃,以上過程重來 T_T

  • Step7,整合所有slides成為完整的deck,並持續修訂

如何製作出頂級諮詢師那種風格的PPT

PPT的實質即是呈現信息,製作slides有三大要素:內容,邏輯,風格

1“內容”是血肉

曾和一個朋友探討他們項目上的 Deck 如何去做,最後發現原因出在沒有足夠的內容來支撐每一頁 Slides,而圖表正是這些“內容”的重要表現形式

你知道 HR 眼裡,什麼程度才叫精通嗎?!

2“風格”如容貌衣飾


  • 比如,通過配色就可以輕易分辨報告到底出於 MBB 哪家之手

你知道 HR 眼裡,什麼程度才叫精通嗎?!

  • 比如,某幾家儘量避免使用餅狀圖,而使用堆積柱狀圖代替;

  • 比如,某家多用線條,而很少用色塊;

  • 再比如,某幾家最近兩年的風格越來越向互聯網公司接近……

風格由諮詢公司的傳統決定,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了諮詢顧問們製作 PPT 的一些技巧(而非技術)。所有的諮詢公司都有幾套公司內部的模板(如下圖),甚至還有一些諮詢公司有專門的 Graphic 部門,負責做 PPT 的美化

你知道 HR 眼裡,什麼程度才叫精通嗎?!

3邏輯是“骨架”

如果沒有嚴密的、通順的邏輯,Deck 以及每一頁 Slide,都會讓觀眾覺得茫然或晦澀。而邏輯正是本文的主題。總體上來講,PPT的邏輯分為三個層次


  • 整個 Deck 的故事線(Storyline)

    決定了諮詢報告的敘述邏輯與順序,也就從根本上決定了這篇報告能否從一開始到最後都能吸引觀眾的興趣與注意力。

  • 每一頁的細節內容(Tag line)

    嚴格地來說,Tag Line 應該是 Storyline 的具體表現,是故事線進一步的產物,也就是我們在開頭提到的“每一頁的細節內容”。

  • 細節內容的組織形式(Format)

    一般在一頁 PPT 內,主要有 chart & table(圖表)、illustration(論述圖)和文字這三類組成模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