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江南」——綏化


綏化市位於黑龍江省中部偏西南部,是黑龍江省的地級市、黑龍江省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全省六大客貨運中轉中心之一、哈爾濱以北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哈長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城市,有著中國“北方光伏產業城”的稱號。

綏化素有“塞北江南”的美譽,是黑龍江省重要的農業城市和交通樞紐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草食畜牧基地、農牧產品基地和綠色食品基地。

綏化市位於黑龍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的呼蘭河流域,北部與中俄口岸城市黑河市毗鄰,東部與林都伊春市毗鄰,南部與省城哈爾濱市毗鄰,西南部與石油工業城市大慶市毗鄰,西北部與黑龍江省第二大城市齊齊哈爾市毗鄰,其地域輪廓猶如在松花江、嫩江匯合段上躍向小興安嶺西麓的一條鯉魚。

綏化原名北團林子。當時,北團林子南北一帶有3個圓形林子,以泥河為界,位於泥河南岸的稱南團林子,北岸的稱腰團林子,最北的稱北團林子,綏化建置時將北團林子改名為綏化。

綏化書語史載,“綏”為安好、安撫之意,《詩·小雅·鴛鴦》:“福祿綏之。”《周頌·桓》有“綏萬邦”記載。多為祝頌安好用語。“化”則“變也”,造化、教化之意。綏化有安撫教化、造化發展、吉祥安順的意思,可謂寓意之深。

綏化地區歷史悠久。大約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綏化地區境內就有古人類繁衍、生息。綏化地區夏商時期為肅慎地。“肅慎者虞夏以來東北大國也”。自虞舜至夏、成、周時期,肅慎與中原華夏各族關係一直很密切.西周至西漢時期,綏化地區的東北部、東部的慶安、綏稜、海倫、望奎、蘭西等市縣仍為肅慎地;西部的明水、青岡、安達,西南部的肇東等市縣為涉貊地;兩地融合後稱涉貊。

1954年後屬兩省合併後的黑龍江省。1999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地級綏化市,轄肇東、安達、海倫3市、望奎、蘭西、明水、青岡、慶安、綏稜6縣和北林區。


1956年3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綏化專區,將原由省直轄的綏化、海倫、望奎、北安、德都、綏稜、鐵驪、慶安、呼蘭、蘭西、巴彥、木蘭、通河13縣劃歸綏化專區管轄,專員公署駐綏化縣。

1970年綏化專區改稱綏化地區。將鐵力縣劃歸伊春地區。綏化地區轄12縣。

1999年12月2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綏化地區和縣級綏化市,設立地級綏化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北林區。綏化市設立北林區,以原縣級綏化市的行政區域為北林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北二西路。綏化市轄原綏化地區的望奎縣、慶安縣、綏稜縣、蘭西縣、青岡縣、明水縣和新設立的北林區。原綏化地區的縣級安達市、肇東市和海倫市由黑龍江省直轄,綏化市代管。

綏化市轄北林1市轄區,肇東、安達、海倫3個縣級市及綏稜、青岡、慶安、蘭西、望奎、明水6縣,共6個辦事處、160個農村鄉鎮,1 331個行政村。

綏化市的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即由低丘陵、高平原過渡為河谷平原。全市地貌按其形態特徵可分為低山丘陵、崗丘狀高平原、崗阜狀高平原、微傾斜高平原、一級階地、高漫灘和低漫灘。

綏化市位於北半球中溫帶。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冬季冰雪覆蓋。夏季降雨集中,氣候溫熱溼潤。春、秋兩季氣候宜人。

“塞北江南”----綏化

“塞北江南”----綏化

“塞北江南”----綏化

“塞北江南”----綏化

“塞北江南”----綏化

“塞北江南”----綏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