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中考的經驗與 學習方法

關於選題

1、老師發下來一張練習卷,大題小題共50道,迅速瀏覽整個卷面,篩選出自己不是特別熟悉的題目,過濾掉已經做過N遍的題目。 2、重點來攻克自己不熟悉的那幾道題,並且找到更多類似題型來重複練習,讓自己對此類型題目爛熟於心。 3、那些自己已經很熟悉的習題,可以抄書本答案或直接空著。

關於難題

很多學生喜歡攻克難題的那種樂趣,於是他們拿出那種不到黃河心不死的精神,有時候耗費一節課時間,攻克一道難題,並且很有成就感。但一節課攻克一道題,效率真的太低了,學習高手絕對不會這麼做。 記住:永遠不要花一節課時間去攻克一道難題,這是造成學習效率低下的重大原因。用一節課攻克一道題,其他題目怎麼辦?時間夠用嗎?更重要的是,做這道題目真的收穫很大嗎。 高手的策略:如果一道題花10分鐘仍然無法解決,那麼就直接看答案,或者等老師講解。因為會做這道題,且能夠舉一反三,能夠做充分的歸納總結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看完答案,或者聽完講解之後,必須要花更多的時間來歸納總結:為何沒有解答出這道題,突破口在哪裡,為什麼沒找到,是哪些關鍵詞彙觸發瞭解題思路,該如何建立條件反射,以便以後再次看到這些詞彙信息,迅速找到相關突破口。記住,這才是最最重要的工作。

高水平重複

一道題,剛開始不熟悉,那麼需要做十遍甚至更多遍,把整個題目做到滾瓜爛熟。這個時候,如果還在不斷地重複做這道題,那麼就是低水平重複,因為,已經在浪費時間,不會再有進步了。 高手的策略:當這道題熟悉了,就開始放棄了,把大把時間拿來,去攻克自己不熟悉的題目,不斷地把陌生轉化為熟悉。重複,但是要高水平重複。

歸納總結很重要

數學的歸納總結太重要了。頂尖優秀的學生做一道題花5分鐘,然後會拿出10-15分鐘來做歸納總結,來寫解題筆記。 歸納總結,其實就是解題聯想,就是書寫解題筆記,總結“條件反射”。要提高對關鍵詞彙的敏感度,能夠通過關鍵詞彙,迅速建立起條件反射,找到解題突破口,這就是所謂的解題聯想。這是數學高手的必修課。 高手的策略:歸納總結,總結的都是條件反射,也就是看到什麼,就要聯想到什麼,然後一舉突破這道題目。比如,看到“整數”這個詞,就要想到數學歸納法。

不求滿分但求會必做對 如何會做必對呢?

1、考前要有這樣的心理定位:把會做的能做對,就足夠了,自己會的能拿到分數就問心無愧了。千萬不要定位,要考滿分,要考多少多少分,一旦這麼定位了,考場上稍微遇到難題,就緊張了:壞了,拿不到滿分了。 心裡緊張,浮躁,是考場發揮失常根本原因。由於追求方向有誤,導致自己本來會做的題目也做錯了,拿不到該拿的分數,實在是可惜。 2、穩重求進,穩就是快,欲速則不達 很多學生喜歡拼速度,但是,失誤百出。這麼說吧,在考場上,幾乎沒有人能夠保證,在很快的速度下保證做題正確率。頂尖高手,都是在穩的情況下,保證會做必對。並且,穩步前進的學生速度才是真正最快的。 穩中求進,基本能夠保證一遍做對。有的學生,追求速度,題目寫了一遍了,發現錯了,那麼要從頭再來。兩者孰高孰低,一目瞭然。 3、精煉讀題能力,信息提取能力,保證讀題提取信息要準,要全。善於培養自己讀題能力和解題能力。 4、做題一定不能跨步。要一步一步,才能不出錯。舉例1+1+1=2+1=3,這樣是一步一步的來。而很多學生靠口算,立即得出等於3。考場上容不得半點馬虎,口算和心算準確度遠遠不如筆算來得安穩,尤其在分秒必爭,心態不是特別平靜的考場。

提前進入應考模式

雖然考前都會有幾次大型模擬,但是,請相信模擬考試中很難找到中考的感覺。 平時考試習題和中考試題的確有很多區別,畢竟出題水平不一樣,題目特徵,出題特點和角度,重點突出程度等等,都有所不同。 高手的策略:整套去做中考試題。 在整套做中考試題的過程中,做的全部都是真題,因此,會充分感覺中考高考試題的出題類型和特徵,找到那種中考的感覺,彷彿身臨其境,能夠充分了解中考的核心重點和出題規律。 更重要的是,當熟悉了中考的出題規律和卷面情況,對中考不再有很大的好奇心,中考不過如此而已。通俗的說,已經見過場面了,見過大場面了,心態平靜,沒有緊張焦慮,這是超水平發揮的根本。 同學們把自己日常的學習方法和中考狀元的數學學習方法對比一下,看看到底差在哪裡?能找到這其中的差別並加以改進,小編相信,你的數學成績也能有收穫滿分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