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四大名著写的都是理想

拜托,四大名著写的都是理想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四大名著的创作意图不是为了传世,作者也没有想到传世,而是为了表达心中的理想。

拜托,四大名著写的都是理想

《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描写,流露出他对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追求,对当时封建主义及正统的封建社会秩序都表示反对。

他已经提出了一个超乎现代婚姻的原则,有三个层次。

其一,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不是一见倾心式的爱情,而是先有好感后,在长期相处、共同生活中产生的爱情,有生活、思想基础;其二,他们的爱情有共同的生活理想、社会理想,这就是共同的反封建的思想,可谓志同道合,这是最牢固的基础;其三,他们的个性、气质相投。贾宝玉崇尚自然天真,喜欢自由,希望摆脱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法的束缚,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放,这也符合林黛玉的个性、脾气。这正是他俩所的共同追求。

曹雪芹的理想却是属于未来社会的,而这一原则婚姻到今天也还没有真正能实现,在物欲横流、心浮气躁的风气中恐怕离得越来越远。

拜托,四大名著写的都是理想

《三国演义》也是理想化的表达。作者罗贯中是张士诚的好友。张士诚起兵造反,建立了大片根据地。不料,在与朱元璋的争战中,张士诚兵败身亡。朱元璋取得天下后,对张士诚的老巢苏州,采取了严厉的高压政策。罗贯中住到乡村以避祸。在隐居生话中,罗贯中常常地思念昔日好友张士诚,痛恨朱元璋,有时也恨自己无力回青天。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怒和无奈,罗贯中借历史故事抒发,写下了经典之作《三国演义》。

书中罗贯中以演义的形式,任意美化刘备,把刘备描写成是一个处处讲仁义道德、爱民如子的君子、皇叔;他咒骂曹操,把对朱元璋的恨,统统发泄到曹操这个人物身上,写他是背信弃义、卑鄙、狡滑的奸贼。诸葛亮形象完全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把他当成自己来写,幻想自己羽衣飘然,手摇扇子,在军营指点江山。略施小计,就能让将士们决胜于千里之外,只凭他个人的聪明、才智就能取得的胜利。

罗贯中了解和熟悉明代劳动人民的疾苦,希望结束因社会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不再因战争生灵遭受涂炭,这才是他的理想。

拜托,四大名著写的都是理想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嘉靖十年,吴承恩去南京应乡试,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竟名落孙山。 第二年,他的父亲怀着遗憾去世后,他仍然没有考中。这对吴承恩的打击是沉重的。

吴承恩认为,考不取举人,愧对父母,有负先人。但他并不以为自己没考取是没本事,而只是命运不济。品尝了社会人生酸甜苦辣的吴承恩,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西游记》中是神仙鬼怪只是人们想象的,也是作者想象的,其实着意的还是在于“人间”。

《西游记》寄托着他的政治理想:鞭笞邪恶势力、扫荡社会丑恶现象和丑恶势力,留一方清平世界。

拜托,四大名著写的都是理想

《水浒传》看似渲染和歌颂暴力,其实不然。此前,朝代的更迭,基本都是通过武装斗争夺权而实现的。施耐庵生活的年代,当时的元朝已经走入了最后阶段,官场黑暗,腐败不堪,民不聊生,真是到了官逼民反的边缘。

施耐庵写《水浒传》不是宣扬暴力、不要法制,而是要激发人民以暴制暴的反抗意识。难怪当时有人读过《水浒传》之后,感叹:此亡元足矣!

施耐庵用水浒这地方寓意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有明君清官治世,让人民安居乐业,不再有战乱。同时也表达出自己隐居著书的恬淡生活:虽不显于当世,却也安逸自在;虽身在江湖,却忧国忧民。

拜托,四大名著写的都是理想

四大名著的内容完全不同,都是形式上的不同,究其思想内容,都是表达美好的理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