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霧深處有人家,最是時代見證者

——開江文藝創作秋季採風白臘園

9月22日,開江縣文藝創作隊伍一行近40人來到開江縣深度貧困村——白臘園村。八廟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向大勇,工會副主席魯雲華放棄休息時間,親自帶路。駐村幹部何金委退掉回家的火車票一路陪同,講解白臘村的情況。

云雾深处有人家,最是时代见证者

白臘園村地處開江縣與重慶市開州區、萬州區的交界處,海拔1200多米,是開江縣最為偏僻的山區之一。

沿途山路崎嶇陡峭,但新修的盤山公路直達山頂,像龍蛇一樣蜿蜒入雲霧深處。大家驚歎這雲遮霧繞的山村宛如仙境,深呼吸著天熱氧吧的純美,不覺讚道:作為貧困村,這裡不缺底子,不輸氣質。

云雾深处有人家,最是时代见证者

路旁,一清爽大嫂正在掃地,見到這麼多人,趕忙招呼大家。原來,她們家剛脫貧,對我們這些山外來客人心懷感恩,尤其她那88歲的婆婆,拉著我們的手直說感謝政府和幹部。

云雾深处有人家,最是时代见证者

我們與她一起感嘆這個好時代和好政策,也由衷的佩服他們不受地域受限,不懼天災人禍,即使多年生活在貧困線下,也仍然保持著良好的生活習慣。現在又配合扶貧幹部積極努力,在改善自己生活條件的同時,也帶動著附近貧困戶自立自強,大步奔向美好的未來。村裡的小孩兒對我們帶去的《魅力開江》雜誌愛不釋手,競相閱讀。

云雾深处有人家,最是时代见证者

創作人員在如夢似幻的雲霧中與他們交換心情,探訪心得,受到了大自然和精神的雙重洗禮,歌聲與笑聲在山間久久不散。

附採風作品——

云雾深处有人家,最是时代见证者
云雾深处有人家,最是时代见证者

生命湧動的地方

——雲上仙山白臘園

武禮建

1

我生在這裡,長在這裡,一生守望在這裡。

這裡是天底下最聖潔的地方,大自然中最宜居、我心裡永遠可愛的地方。

這裡,高天,流雲。這裡,嵩峰,醴泉。

這裡,綠色,富氧。這裡,詩情,畫意。

這裡聳山流水。這裡鶯歌燕舞。

這裡熱血沸騰。這裡生命湧動。

雄渾的山姿綽約。靜謐的木本水源。

豐饒的植被物產。倔強的土著山民。

這裡是雲上仙山,神奇的白臘園。

2

開山鼻祖,壘石伐木,築土牆茅屋。

拓荒父老,披荊斬棘,畏天塹險阻。

日出,晚歸,玉汝於成,得力含辛茹苦。

採集,狩獵,暖衣溫腹,收穫自給自足。

感神龍恩,刀耕火種,時播百穀草木。

報黃帝澤,取木燒炭,淳化鳥獸蛾蟲。

千載馬鞍坪,斗轉星移,傳遞古韻悠悠。

百代白臘園,春花秋月,創造民豐物阜。

可堪陰山大限,不知山外精彩,

天地玄黃,世襲辛勞,窮苦難黜。

云雾深处有人家,最是时代见证者

3

破巖有勁松,凌寒梅自紅。

山幽澗水唱,坡瘦芭葇雄。

白臘園村啊,貧困村,深度的貧困村,

望天丘插秧禾枯死,亂石崗只長百結松。

芒刺在背,攀巖的漢子,不懼墜身險壑,是為絕壁生靈芝。

毒蛇吐信,拾菌的山姑,必須三更起早,只因深林多雞樅。

山風

呼嘯,熟睡的細娃,總被毛狗夜嚎驚哭。

秋葉蕭瑟,盲婆和蹶公,還真不知道山外有什麼東東。

喊山

山抖,斥水倒流,力拔樹樁的石匠蠻哥,

不忍心儀的秀妹遠嫁平川,向隅而泣,咬碎痛苦吞肚中。

山裡人有的是犍肌,有的是硬骨,

呼天嗆地,咀咒命運,也抖不掉大山的貧窮。

4

忽如金風送爽,但見楓林輝煌。

十萬大山錦繡,百鳥朝鳳向陽。

滄涼脊土,得時雨普沾,林木欣欣,氣象萬千。

嶙峋屺石,沐金鳥澤被,山泉涓涓,空谷傳響。

不是

山神送吉,亦不是祖宗兆祥,

是黨中央精準脫貧的決策旭日東昇,萬丈光芒。

幫扶

聯繫單位進村來,結對幫手入戶來,

幫扶有力度,幫手有溫度,似雪中送炭,溫暖心房。

引萬道清泉,招鳳來巢,變靠山吃山為開發致富。

傾滿腔熱血,多種經營,改固步自封為自已動手奮發圖強。

5

小椏口元寶楓林,紅葉正秀,

大椏口獼猴桃枝,碩果飄香。

牧豬倌囉囉吆喝,暗香豬密林裡嬉戲做迷藏,

趕山鞭啪啪甩響,攀巖羊懸崖上行走更徜徉。

火辣辣朝天椒,星火燎原般紅遍山崗,

水靈靈娃娃魚,諜花潛伏樣深潭冷藏。

一條銀色飄帶,在綠雲間盤恆飛旋,

蜂湧而至的生態觀光客,助白臘園名聲遠揚。

歡樂的卡車,把綠色食糧帶給都市,讓山鄉農民圓滿夢想。

脫貧的村民,永遠保持山的倔強,泉的進取,誓叫白臘園村幸福無疆。

我久久地站在山頂,眺望遠方,

山野的風鼓起我的衣裳,

胸中激盪起永不止息的波浪……

云雾深处有人家,最是时代见证者

-----

云雾深处有人家,最是时代见证者

-----

《解佩令.訪白臘園》

映錚

暮秋追雁,輕入雲蔓。進野村、佳婦掃院。

笑把客攔,自扶貧、貴人不斷。問諸君、可有背汗?

堂前瓜燦,陌阡霧散。仿然於,天上人間。

紅袖輕纏,稻禾豐、倉箱已滿,待小康、不見不散。

云雾深处有人家,最是时代见证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