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後四川行政區劃變更一覽:重慶何時直轄,成都如何壯大

改革開放後四川行政區劃變更一覽:重慶何時直轄,成都如何壯大

四川

改革開放後四川行政區劃變更一覽:重慶何時直轄,成都如何壯大

重慶

1978年

1978年底,四川省轄11地區、4省轄市、3自治州,179縣、7縣級市、2自治縣、21市轄區、1辦事處,1169區、8365鄉、308鎮、210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四川省革命委員會改為四川省人民政府;各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地區行政公署。

★南充縣的黃溪公社六大隊,萬家公社二、四、五大隊,浸水公社十二、十三大隊,共6個大隊29個生產隊劃歸安嶽縣臨近公社。(1978年1月23日南充地區革命委員會【南革函15號】批覆)

★會理縣的紅格、猛新、新九3個公社和和愛公社的部分大隊劃歸渡口市郊區。(1978年2月4日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川革函19號】批覆)

★宜賓地區的隆昌縣劃歸內江地區。(1978年4月7日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川革函45號】通知)

★南部縣新政區全部劃歸儀隴縣。(1978年5月12日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川革函73號】批覆)

★1978年7月1日國務院【國發125號】批覆:

 1.撤銷乾寧縣,所屬協德區、扎壩區共10個公社劃歸道孚縣,扎麥區2個公社劃歸雅江縣。

 2.撤銷鄧柯縣,所屬奔達區3個公社和麻呷區洛須、麻呷2個公社劃歸石渠縣,溫拖區、阿須區及麻呷區的峨支公社,共8個公社劃歸德格縣。

 3.撤銷義敦縣,所屬濯拉區4個公社及熱柯區波密公社劃歸巴塘縣,熱柯區的永紅、東方紅等3個公社劃歸理塘縣。

★1978年10月4日國務院【國發199號】批覆:

 1.撤銷西昌地區,所屬西昌、德昌、冕寧、會理、寧南、會東6縣和鹽源彝族自治縣、木里藏族自治縣合併於涼山彝族自治州;米易、鹽邊2縣劃歸渡口市,仍保留縣的建制。

 2.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駐地由昭覺縣遷至西昌市。

★夾江縣中興公社十大隊一生產隊劃歸洪雅縣餘坪公社向東大隊。(1978年11月4日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川革函193號】批覆)

★撤銷鹽源彝族縣,設立鹽源縣。(1978年12月13日民政部電話通知,不再報批)

★萬縣小嶺公社保安大隊劃歸萬縣市長嶺公社。(1978年12月16日國務院【國發258號】批覆)

◎什邡縣靈傑公社十一大隊八、九生產隊劃歸綿竹縣。

◎綿竹縣廣濟公社十大隊在石亭江西岸燕子林一帶1個生產隊劃歸什邡縣洛水公社。

1979年:

1979年底,四川省轄11地區、4省轄市、3自治州,177縣、9縣級市、2自治縣、3工農區、21市轄區、1辦事處,1163區、8381鄉、312鎮、208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江津縣朱沱區及所屬的朱沱、轉龍、大河、漲谷4個公社和朱沱鎮(共46個大隊、364個生產隊)劃歸永川縣。(1979年3月20日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川革函46號】批覆)

★資陽縣金帶公社七大隊劃歸資中縣玉帶公社。(1979年3月27日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川革函54號】批覆)

★古藺縣普站公社共6個大隊24個生產隊劃歸敘永縣。(1979年4月4日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川革函66號】批覆)

★南充縣萬家、黃溪、浸水等公社7和大隊31個生產隊劃歸嶽池縣。(1979年4月29日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川革函78號】批覆)

★樂至縣民主公社七、八、九大隊21個生產隊劃歸簡陽縣和平公社。(1979年5月25日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川革函78號】批覆)

★設立西昌市,以西昌縣的城關鎮等部分行政區域和喜德縣的四合公社為西昌市的行政區域。西昌市由涼山彝族自治州領導。(1979年7月19日國務院【國發181號】批覆)以西昌縣的城關鎮和西郊、馬道、紅旗3個公社,以及德昌縣的四合公社為其行政區域。

★1979年10月5日國務院【國發236號】批覆:

 1.設立華雲工農區(相當縣級),以廣安、嶽池2縣各一部分行政區域為華雲工農區的行政區域。華雲工農區領導機關駐雙河公社,由南充地區領導。以廣安縣的雙河、古橋、永興、回龍、錄市、天池、明月、三聖、銅堡9個公社,嶽池縣的溪口、高興、雞心、陽和、福興、新和7個公社和慶華鎮為其行政區域。

 2.設立白沙工農區(相當縣級),以萬源縣的部分行政區域為白沙工農區的行政區域。白沙工農區領導機關駐白沙公社,由達縣地區領導。以萬源縣的白沙、沙灘、石塘、水田、八臺、花萼、曹家7個公社為其行政區域。

 3.設立金口河工農區(相當縣級),以峨邊縣的部分行政區域為金口河工農區的行政區域。金口河工農區領導機關駐和平公社,由樂山地區領導。以峨邊縣的金河口區和平、金河、建設、永勝、永樂、共安6個公社為其行政區域。

★眉山縣崇仁公社團結大隊五生產隊劃歸夾江縣青龍公社幸福大隊。(1979年11月7日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川革函237號】批覆)

★四川省綦江縣丁山公社綦習大隊5個生產隊劃歸貴州省習水縣;習水縣條臺公社的東風大隊的3個生產隊劃歸綦江縣。(1979年11月16日國務院【國發265號】批覆)

★1979年11月16日國務院【國發268號】批覆:

 1.設立樂山市,撤銷樂山縣,以樂山縣和五通橋區的行政區域為樂山市的行政區域。樂山市由樂山地區領導。

 2.撤銷綿陽縣,將綿陽縣的行政區域劃歸綿陽市。

 3.將內江地區的榮縣劃歸自貢市領導。

 4.富順縣何市區及所屬何市、鴛鴦、群樂、永和、永嘉、新店6個公社劃歸自貢市。

1980年:

1980年底,四川省轄11地區、4省轄市、3自治州,177縣、9縣級市、2自治縣、3工農區、21市轄區、1辦事處,1196區、8545鄉、331鎮、212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宜賓地區的隆昌縣於1978年劃歸內江地區領導。(四川省民政廳辦公室1980年11月6日報告)

★漢源縣片馬公社和平三大隊劃歸甘孜縣黑馬公社。(1980年3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發101號】批覆)

★劍閣縣玉河公社先鋒大隊6個生產隊劃歸梓潼縣文興公社。(1980年4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65號】批覆)

★金堂縣城廂、太平兩個區共11個公社、1個鎮劃歸成都市青白江區。(1980年12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63號】批覆)

1981年

1981年底,四川省轄11地區、4省轄市、3自治州,177縣、9縣級市、2自治縣、3工農區、21市轄區、1辦事處,1197區、8566鄉、338鎮、236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馬邊、峨邊縣由樂山地區代管。(四川省民政廳1981年1月10日報告)

◎宜賓縣復新公社的河壩生產隊劃歸富順縣中和公社馮壩大隊。(1981年1月宜賓行署【署函4號】批覆)

★珙縣硐底公社劃歸長寧縣。(1981年2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45號】批覆)

★將“江津地區”更名為“永川地區”。(1981年7月1日國務院【國函45號】批覆)

·1981渡口市郊區改名仁和區。

1982年

1982年底,四川省轄11地區、4省轄市、3自治州,177縣、9縣級市、2自治縣、3工農區、21市轄區、1辦事處,1206區、8566鄉、338鎮、252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仁壽縣1977年劃給簡陽縣的6個生產隊(高家公社和平大隊一、二生產隊,長江大隊一、八生產隊,觀音公社長勝大隊四生產隊及三峨公社火炬大隊五生產隊)仍劃歸仁壽縣。(1982年8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35號】批覆)

★1982年體制改革,滎經縣4個區公所自然撤銷,將全縣人民公社一律改為鄉(鎮)、大隊改為村。(滎經縣誌)

改革開放後四川行政區劃變更一覽:重慶何時直轄,成都如何壯大

重慶

1983年

1983年底,四川省轄9地區、6省轄市、3自治州,170縣、10縣級市、7自治縣、3工農區、21市轄區、1辦事處,1204區、8555鄉、352鎮、254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自貢市郊區更名為沿灘區。(1983年1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1號】批覆)

★1983年3月3日國務院【國函字26號】批覆:

 1.撤銷永川地區行政公署。將原永川地區的永川、江津、合川、壁山、榮昌、大足、銅梁、潼南8縣和南充地區的華雲工農區劃歸重慶市管轄。

 2.撤銷溫江地區行政公署。將原溫江地區的溫江、郫縣、灌縣、彭縣、新都、廣漢、什邡、新津、崇慶、邛崍、蒲江、大邑12縣劃歸成都市管轄。

 3.撤銷宜賓地區行政公署,並將宜賓市、瀘州市改為省轄市。

將原宜賓地區的宜賓、南溪、高縣、珙縣、興文、筠連、長寧、江安、屏山9縣劃歸宜賓市管轄。

將原宜賓地區的瀘縣、納溪、合江、敘永、古藺5縣劃歸瀘州市管轄。

將原宜賓地區的富順縣劃歸自貢市管轄。

★設立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撤銷秀山縣。自治縣以原秀山縣的行政區域為行政區域。自治縣人民政府駐中和鎮。(1983年4月4日國務院【國函字50號】批覆)

★設立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撤銷酉陽縣。自治縣以酉陽縣的行政區域為行政區域。自治縣人民政府駐鍾多鎮。(1983年4月4日國務院【國函字51號】批覆)

★設立德陽市。德陽市駐德陽城關,轄城區街道辦事處、漢旺鎮和旌陽、城區、八角井3個公社。將綿陽地區的德陽、中江、綿竹3縣和成都市的廣漢、什邡兩縣劃歸德陽市管轄。(1983年8月18日國務院【國函字156號】批覆)

★1983年9月9日國務院【國函188號】批覆:

 1.恢復宜賓地區,宜賓市仍為縣級市,將宜賓、南溪、高縣、珙縣、興文、筠連、長寧、江安、屏山9縣和宜賓市及的古藺、敘永兩縣劃歸宜賓地區管轄。

 2.華雲工農區仍劃歸南充地區管轄。

 3.撤銷涪陵縣,設立涪陵市(縣級)。以涪陵縣的行政區域為涪陵市的行政區域。

 4.撤銷雅安縣,設立雅安市(縣級)。以雅安縣的行政區域為雅安市的行政區域。

 5.擴大宜賓市郊區。將宜賓縣的金坪區及所屬的9個公社,喜捷區是思波、宗場、天星、金城4個公社,安邊區的日成公社,高縣月江區的南廣鎮和古敘、南廣、大益3個公社,南溪縣李莊區的文化、志誠、白勝、麥壩、宋家、順南6個公社和李莊鎮,牟平區及所屬的四個公社劃歸宜賓市管轄。

★1983年10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96號】批覆:

 1.敘永縣的古宋、共樂、大壩3個區及所屬的香水山、和平、建設、高灘、金鵝、大河、紅星、蓮花、久慶、魚跳、共樂、五星、東陽、同樂、水欄、沙壩、大壩、四龍、新壩、義合、麒麟等21個公社和中城鎮、大壩鎮劃歸興文縣。

 2.興文縣的曹營、石碑兩個公社劃歸珙縣。

 3.古藺縣的摩尼區及所屬的金泥、赤水、中沙、海風;李紅、寨和、麻城、高橋、黑尼、營山、太康、等11個公社劃歸敘永縣。

★1983年11月14日國務院【國函242號】批覆:

 1.設立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自治縣以原黔江縣的行政區域為自治縣的行政區域。自治縣人民政府駐聯合鎮。撤銷黔江縣。

 2.設立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自治縣以原彭水縣的行政區域為自治縣的行政區域。自治縣人民政府駐漢葭鎮。撤銷彭水縣。

 3.設立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自治縣以原石柱縣的行政區域為自治縣的行政區域。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撤銷石柱縣。

1984年:

1984年底,四川省轄9地區、9省轄市、3自治州,167縣、10縣級市、9自治縣、3工農區、23市轄區、1辦事處,1206區、8433鄉、430鎮、255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閬中縣木蘭公社的3個大隊21個生產隊劃歸南部縣。(1984年1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9號】批覆)

★將達縣羅江公社的三生產大隊四生產隊;河市公社的一生產大隊二生產隊,二生產大隊七、九、十二生產隊,八生產大隊一、二、三、四、五、六、十一生產隊,共12個生產隊劃歸達縣市。(1984年2月6日國務院【國函21號】批覆)

★1984年4月9日國務院【國函59號】批覆:

 1.設立馬邊彝族自治縣,撤銷馬邊縣。自治縣以原馬邊縣的行政區域為自治縣的行政區域。

 2.設立峨邊彝族自治縣,撤銷峨邊縣。自治縣以的原峨邊縣行政區域為自治縣的行政區域。

 3.將峨邊彝族自治縣和馬邊彝族自治縣劃歸樂山地區。

★將瀘縣的華陽、泰安2個鄉,安寧鄉的關口、五八、民權、民光4個村,況場鄉方山村的4個生產隊,普潮村的2個生產隊,華豐村的3個生產隊;納溪縣石棚鄉的進寶村,雲峰村的5個生產隊,方山村的2個生產隊劃歸瀘州市。(1984年6月27日國務院【國函103號】批覆)

★設立瀘州市市中區。以原縣級瀘州市的行政區域和瀘縣、納溪兩縣新劃入的部分地區為的行政區域。(1984年7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40號】批覆)

★撤銷德陽縣的建制,將德陽縣的行政區域劃歸德陽市;德陽市設立市中區。(1984年9月12日國務院【國函字132號】批覆)

★將樂山市新農公社的新農、新堰、新和、新溝四個生產隊劃歸峨眉縣管轄。(1984年11月28日國務院【國函字164號】批覆)

★撤銷綿竹縣漢旺鄉,將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德陽市市中區漢旺鎮。(1984年12月27日德陽市人民政府【德市府225號】通知)

1985年

1985年底,四川省轄6地區、11省轄市、3自治州,165縣、8縣級市、9自治縣、1工農區、31市轄區、1辦事處,1194區、8090鄉、687鎮、248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撤銷華雲工農區,設立華鎣市(縣級),以原華雲工農區的行政區域為華鎣市的行政區域。(1985年2月4日國務院【國函字18號】批覆)

★1985年2月8日國務院【國函字20號】批覆:

 1.撤銷綿陽地區。

 2.綿陽市升格為地級市。並設立市中區,以原綿陽市的行政區域為綿陽市市中區的行政區域,並將原綿陽地區的江油、三臺、鹽亭、安縣、梓潼、北川、平武等7縣劃歸綿陽市管轄。

 3.撤銷廣元縣,設立廣元市(地級),以原廣元縣的行政區域為廣元市的行政區域。廣元市設立市中區。並將原綿陽地區的旺蒼、青川、劍池3縣劃歸廣元市管轄。

 4.撤銷遂寧縣,設立遂寧市(地級) ,以原遂寧縣的行政區域為遂寧市的行政區域。遂寧市設立市中區,並將原綿陽地區的蓬溪、射洪兩縣劃歸遂寧市管轄。

★撤銷內江地區,內江市升格為地級市,設立市中區,以原內江市的行政區域為內江市市中區的行政區域。將原內江地區的內江、樂至、安嶽、威遠、資中、資陽、簡陽、隆昌8縣劃歸內江市管轄。(1985年2月11日國務院【國函字23號】批覆)

★撤銷樂山地區,樂山市升格為地級市,實行市管縣體制,以原樂山市和金口河工農區的行政區域為樂山市的行政區域,金口河工農區改設樂山市金口河區。樂山市設立市中區、五通橋區、沙灣區、金口河區。並將樂山地區的仁壽、眉山、犍為、井研、峨眉、夾江、洪雅、彭山、沭川、青神、丹稜11縣和峨邊、馬邊兩個彝族自治縣劃歸樂山市管轄。(1985年2月11日國務院【國函字25號】批覆)

★興文縣人民政府駐地由興文鎮遷至中城鎮。(1985年5月24日國務院【國函字78號】批覆)

★將宜賓地區的古藺、敘永兩縣劃歸瀘州市管轄。(1985年6月4日國務院【國函字82號】批覆)

★瀘州市市中區石棚鄉進寶村,雲峰村的二、三、四、五、七村民小組,方山村的第五、五村民小組劃歸納溪縣;況場鄉的普潮村第四、七村民小組,方山村的四、五、六、七村民小組,華豐村的第五、六、七村民小組劃歸瀘縣。(1985年7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06號】批覆)

★將南充地區的蒼溪縣劃歸廣元市管轄。(1985年9月9日國務院【國函字139號】批覆)

1986年

1986年底,四川省轄6地區、11省轄市、3自治州,164縣、8縣級市、9自治縣、1工農區、32市轄區、1辦事處,1178區、7964鄉、756鎮、253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宜賓縣王場鄉花陽村溝頭組、向堯村11個組和草堂鄉石羊村9個組,共21個組、791戶、3212.21畝耕地,一併劃歸富順縣管轄。(1986年3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4號】批覆)

★石渠縣撤銷菊母鄉,設立尼呷鎮。(1986年2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7號】批覆)

★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政府駐地由李家沱遷至楊家坪。(1986年5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36號】批覆)

★撤銷西昌縣,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西昌市。(1986年6月6日國務院【國函76號】批覆)

★瀘州市市中區撤銷小市、蘭田、安富3鎮,分別設立小市、蘭田、安富3個街道辦事處。(1986年11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10號】批覆)

★雅江縣撤銷河口鄉,設立河口鎮。(1986年11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11號】批覆)

★巴塘縣撤銷團結鄉、前進鄉,設立巴仲鎮。(1986年12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22號】批覆)

1987年

1987年底,四川省轄6地區、11省轄市、3自治州,165縣、8縣級市、8自治縣、1工農區、31市轄區,1180區、7929鄉、784鎮、247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渡口市更名為攀枝花市(1987年1月23日國務院【國函19號】批覆)

★1987年7月24日國務院【國函125號】批覆:

 1.阿壩藏族自治州更名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2.撤銷茂汶羌族自治縣,恢復茂縣,以原茂汶羌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為茂縣的行政區域。

★撤銷黃田壩辦事處,將所屬區域併入成都市西城區。(1987年7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33號】批覆)

★稻城縣新建金珠鎮,將縣城駐地金珠和茹布鄉上茹布村所轄的上茹布、中茹布、洗澡塘、子落、七家,共6個自然村劃歸金珠鎮管轄。(1987年2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號】批覆)

1988年

1988年底,四川省轄7地區、11省轄市、3自治州,161縣、12縣級市、8自治縣、1工農區、31市轄區,1171區、7855鄉、853鎮、250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撤銷江油縣,設立江油市(縣級),由省直轄。以原江油縣的行政區域為江油市的行政區域。(1988年2月24日國務院【國函29號】批覆)

★撤銷廣漢縣,設立廣漢市(縣級),由省直轄。以原廣漢縣的行政區域為廣漢市的行政區域。(1988年2月24日國務院【國函30號】批覆)

★撤銷灌縣,設立都江堰市(縣級)。以原灌縣的行政區域為都江堰市的行政區域。(1988年3月3日國務院【國函35號】批覆)

★同意你省的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黔江,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從涪陵地區劃出,單獨設立黔江地區。地區行政公署駐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聯合鎮。(1988年5月18日國務院【國函76號】批覆)

★撤銷峨眉縣,設立峨眉山市(縣級),由省直轄。以原峨眉縣的行政區域為峨眉山市的行政區域。(1988年9月14日民政部【民行批29號】批覆)

◎德陽市市中區的漢旺鎮劃歸綿竹縣管轄。(1988年11月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81號】批覆)

1989年

1989年底,四川省轄7地區、11省轄市、3自治州,160縣、12縣級市、8自治縣、1工農區、34市轄區,1194區、8090鄉、687鎮、248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撤銷內江縣,設立內江市東興區。將市中區的東興鄉、東興街道辦事處和城西街道辦事處的桐子壩底片以及內江縣的54個鄉、5個鎮劃歸東興區管轄。東興區駐東興鎮。將原內江縣的四合鄉、史家鎮劃歸市中區管轄。(1989年7月7日民政部【民批3號】批覆;1989年7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24號】批覆)

★同意縮小市中區,設立廣元市元壩區、朝天區。元壩區駐元壩鎮,管轄原市中區的元壩、衛子等6鎮和35鄉;朝天區駐朝天鎮,管轄朝天、元吉2鎮和27鄉。(1989年8月15日民政部【民行批9號】批覆)

★將達縣盤石、復興2鄉劃歸達縣市管轄。(1989年11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63號】批覆)

1990年

1990年底,四川省轄7地區、11省轄市、3自治州,160縣、12縣級市、8自治縣、1工農區、36市轄區,1139區、7781鄉、902鎮、247街道。

★1990年9月4日國務院【國函84號】批覆:

 將成都市東城區、西城區和金牛區調整為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和成華區,5個區的行政區域範圍和區人民政府駐地是:

錦江區:轄原東城區的東糠市、天涯石北街、和平街、梓橦橋正街、春熙路、鹽市口、人民南路、東丁子、王家壩街、水碾河、攩扒街、芷泉街、蓮花池、牛市口、東風南路、伴仙街、沙河鋪17個街道辦事處、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天涯石北街。

青羊區:轄原西城區的新華西路、白家塘街、北大街、東通順街、忠烈祠街、鼓樓南街、西御河沿街、祠堂街、上汪家拐街、斌升街、黃瓦街、青羊正街、黃田壩13個街道辦事處和原金牛區的蘇坡橋、文家場2個街道辦事處及蘇坡、文家2個鄉,共轄15個街道辦事處、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新華西路。

金牛區:轄原金牛區的茶店子、土橋、洞子口、撫琴、白果林、天回鎮6個街道辦事處,金牛、營門口、洞子口、天回4個鄉和原西城區的北巷子街、鄉農市街、西南交大小區、青羊北路、西安路、四川工業學院、人民北路、肖家村、火車站、解放路、曹家巷、駟馬橋12個街道辦事處,共轄18個街道辦事處、4個鄉。區人民政府駐茶店子。

武侯區:轄原東城區的望江路、致民路、小天竺、跳傘塔、玉林5個街道辦事處,原西城區的漿洗街街道辦事處,原金牛區的三瓦窯、石羊場、永豐場、蔟橋4個街道辦事處及桂溪、石羊、永豐、蔟橋4個鄉,共轄10個街道辦事處、4個鄉。區人民政府駐永豐場。

成華區:轄原東城區的椒子街、雙橋子、雙林村、猛追灣、跳蹬河、建設路、府青路、二仙橋8個街道辦事處,原金牛區的保和鎮、龍潭寺、青龍場3個街道辦事處和聖燈、保和、龍潭、青龍4個鄉。區人民政府駐二仙橋。

★攀枝花市仁和區所轄的紅格、安寧、新民、新九、和愛5鄉劃歸鹽邊縣管轄。(1990年3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7號】批覆)

1991年

1991年底,四川省轄7地區、11省轄市、3自治州,159縣、13縣級市、8自治縣、1工農區、36市轄區,1141區、7718鄉、940鎮、249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撤銷閬中縣,設立閬中市(縣級),以原閬中縣的行政區域為閬中市的行政區域。(1991年1月12日民政部【民行批2號】批覆)

★巴塘縣巴仲鎮更名為夏邛鎮。(1991年2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號】批覆)

★同意鹽邊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健康鎮遷至安寧鄉大坪地。(1991年5月3日民政部【民行批11號】批覆)

★廣元市元壩區的竹園鎮和建峰、碾子、七佛、馬鹿、白家、金山子6鄉劃歸青川縣管轄,市中區的普廣鄉、下寺鎮和元壩區的上寺6鄉劃歸劍閣縣管轄。(1991年7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9號】批覆)

★理塘縣格則鄉格木村劃歸巴塘縣波密鄉管轄。格木村劃歸巴塘縣涉及的縣界變更,按理塘、巴塘兩縣協議的格木村與理塘縣則巴村界線勘定。(1991年7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30號】批覆)

★1991年12月5日,民政部《關於四川省撤銷納溪縣設立瀘州市納溪區問題的批覆》(【民行批78號】):納溪縣尚不具備改設市轄區的條件,其行政區域以保留縣的建制為宜。

★1991年12月29日,民政部《關於四川省撤銷廣安縣設立廣安市問題的批覆》(【民行批98號】):廣安縣的行政區劃以維護現狀為宜。

1992年

1992年底,四川省轄6地區、12省轄市、3自治州,155縣、15縣級市、8自治縣、1工農區、40市轄區,348區、4273鄉、1816鎮、243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雲陽縣人民政府駐地由雲陽鎮遷至雙江鎮青龍嘴。(1992年1月27日民政部【民行批8號】批覆)注:由於遷建工作需要較長時間,現仍駐雲陽鎮。

★撤銷永川縣,設立永川市(縣級),由省直轄,以原永川縣的行政區域為永川市的行政區域。(1992年3月9日民政部【民行批25號】批覆)

★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駐地由上新街遷至南坪萬壽橋。(1992年3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0號】批覆)

★撤銷江津縣,設立江津市(縣級),由省直轄,以原江津縣的行政區域為江津市的行政區域。(1992年8月4日民政部【民行批88號】批覆)

★撤銷合川縣,設立合川市(縣級),由省直轄,以原合川縣的行政區域為合川市的行政區域,原縣轄的13個區公所同時撤銷。(1992年8月4日民政部【民行批89號】批覆)

★將達縣羅江鎮、蒲家鎮、魏興鄉、新村鄉、東嶽鄉,共48村、445村民小組、2居民委員會劃歸達縣市管轄。將達縣市南外鎮和西城街道所屬的金華、南壩2居民委員會,共15村、117村民小組、3居民委員會劃歸達縣管轄。(1992年9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75號】批覆)

★同意撤銷綿陽市市中區、設立涪城區、遊仙區。涪城區轄城廂、城北、工區、南山、朝陽5個街道辦事處和石塘、豐谷、塘汛、永興、吳家、楊家、青義、城郊、金峰9個鄉鎮,區人民政府駐原綿陽市市中區人民政府駐地;遊仙區轄涪江街道辦事處和遊仙、石馬、忠興、新橋、石板、魏城、徐家、沉抗、劉家、玉河、小梘溝、柏林、松埡、太平14個鄉鎮,區人民政府駐開元。(1992年10月30日民政部【民行批127號】批覆)

★巴塘縣所屬的茨巫、白松鄉及貢波鄉的貢波、自桑村劃歸得榮縣管轄。茨巫、白松鄉及貢波鄉的貢波、自桑村劃歸得榮縣管轄後的縣界變更,以1992年11月3日巴塘、得榮兩縣協議的茨巫、白松鄉與巴塘縣中咱鄉之間的鄉界和貢波、自桑村與巴塘縣熱思村之間的村界勘定。(1992年11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72號】批覆)

★撤銷萬縣地區及萬縣市、萬縣,設立萬縣市(地級),轄原萬縣地區的開縣、忠縣、梁平、雲陽、奉節、巫山、巫溪、城口8個縣。新設立萬縣市3個市轄區: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龍寶區轄龍寶鎮、武陵鎮、19個鄉、3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龍寶鎮;天城區轄天城鄉等31個鄉、3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天城鄉;五橋區轄五橋鎮等5個鎮、43個鄉,區人民政府駐五橋鎮。萬縣市人民政府駐龍寶區的高筍塘。(1992年12月11日國務院【國函194號】批覆)

部分鄉鎮更名情況

★梓潼縣城關鎮更名為文昌鎮。(1992年9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53號】批覆)

★眉山縣政府駐地眉山鎮更名為東坡鎮。(1992年9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59號】批覆)

★雙流縣城關鎮更名為東昇鎮。(1992年9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24號】批覆)

★嶽池縣城關鎮更名為九龍鎮。(1992年9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81號】批覆)

★營山縣城守鎮更名為朗池鎮。(1992年9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95號】批覆)

★夾江縣城關鎮更名為漹城鎮。(1992年9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06號】批覆)

★新津縣武陽鎮更名為五津鎮。(1992年10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36號】批覆)

1993年

1993年底,四川省轄7地區、13省轄市、3自治州,150縣、18縣級市、8自治縣、43市轄區,233區、3884鄉、2058鎮、251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撤銷資陽縣,設立資陽市(縣級),由省直轄,以原資陽縣的行政區域為資陽市的行政區域。(1993年1月16日民政部【民行批5號】批覆;1993年1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3號】批覆)

★資陽縣城關鎮更名為雁江鎮。(1993年2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號】批覆)

★將重慶市南桐礦區更名為萬盛區(1993年2月16日民政部【民行批42號】批覆;1993年2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9號】批覆)

★蒼溪縣的小新鄉劃歸廣元市元壩區管轄。(1993年4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號】批覆)

★1993年7月2日國務院【國函96號】批覆:

 1.設立廣安地區。廣安地區轄南充地區的華鎣市、廣安縣、嶽池縣、武勝縣和達縣地區的鄰水縣,地區行政公署駐廣安縣濃回鎮。

 2.撤銷南充地區、南充市、南充縣,設立南充市(地級)。

 3.南充市設立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市政府駐順慶區。順慶區轄北城、中城、西城、東南4個街道辦事處和李家、蘆溪、搬罾、瀠溪4個鎮及共興、順和、雙橋、金臺、新建、舞鳳、華鳳7個鄉,順慶區人民政府駐人民東路;高坪區轄高坪、龍門、長樂、東觀、青居、小龍、江陵、勝觀、石圭9個鎮和會龍、走馬、黃溪、浸水4個鄉,高坪區人民政府駐高坪鎮;嘉陵區轄金寶、裡壩、龍蟠、雙桂、西興、大通、安羊、金鳳、曲水、李渡、吉安、安福12個鎮和三會、太和、禮樂、大興、一立、龍嶺、木老、世陽、鹽溪、火花、文峰11個鄉,嘉陵區人民政府駐火花鄉。

 4.南充市轄原南充地區的南部縣、營山縣、蓬安縣、儀隴縣、西充縣和新設的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原南充地區的閬中市由省直轄。

★撤銷巴中縣,設立巴中市(縣級),以原巴中縣的行政區域為巴中市的行政區域。(1993年7月2日民政部【民行批136號】批覆;1993年7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436號】批覆)

★1993年7月5日國務院【國函98號】批覆;1993年7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436號】批覆

 1.設立巴中地區。巴中地區轄達縣地區的巴中市、通江縣、南江縣和平昌縣。巴中地區行政公署駐巴中市.。

 2.將達縣地區、達縣市更名為達川地區、達川市。達川地區轄達川市、達縣、宣漢縣、開江縣、萬源縣、大竹縣、渠縣和白沙工農區。達川地區行政公署駐達川市。

★撤銷萬源縣和白沙工農區,合併設立萬源市(縣級),以原萬源縣和白沙工農區的行政區域為萬源市的行政區域,市人民政府太平鎮,原萬源縣的9個區同時撤銷。(1993年7月14日民政部【民行批151號】批覆;1993年7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435號】批覆)

★撤銷彭縣,設立彭州市(縣級),以原彭縣的行政區域為彭州市的行政區域。(1993年11月18日民政部【民行批232號】批覆;1993年12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32號】批覆)

部分鄉鎮更名情況

★長壽縣城關鎮更名為鳳城鎮。(1993年12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48號】批覆)

1994年

1994年底,四川省轄7地區、13省轄市、3自治州,144縣、22縣級市、8自治縣、45市轄區,213區、4227鄉、2145鎮、255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調整攀枝花市各區的行政區劃:(1994年2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994]7號】批覆)

 1.東區轄原所屬的傈果、密地、攀枝花、炳草崗、大渡口、向陽村、棗子坪、長壽路、南山、弄弄坪10個街道辦事處和仁和區的銀江鄉(新莊村除外)、前進鄉的炳草崗村和大渡口村的渡口、酸棗樹、老熊箐3個村民小組。

 2.西區轄原所屬的玉泉、清香坪、河門口、格里坪、陶家渡、大寶鼎、摩梭河7個街道辦事處和仁和區的平江鄉及銀江鄉的新莊村。

 3.仁和區轄原所屬的仁和鎮和務本、新生、同德、新華、民政、福田、太平、永福、大田、啊喇、平地、大龍潭、魚塘、前進、中壩、總髮16個鄉及東區的金江、大河中路2個街道辦事處。

★綿竹縣城關鎮更名為劍南鎮。(1994年3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994]17號】批覆)

★撤銷簡陽縣,設立簡陽市(縣級),以原簡陽縣的行政區域為簡陽市的行政區域。(1994年4月5日民政部【民行批53號】批覆;1994年4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42號】批覆)

★撤銷南川縣,設立南川市(縣級),以原南川縣的行政區域為南川市的行政區域。(1994年4月5日民政部【民行批54號】批覆;1994年6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46號】批覆)

★撤銷邛崍縣,設立邛崍市(縣級),以原邛崍縣的行政區域為邛崍市的行政區域。(1994年6月6日民政部【民行批[1994]88號】批覆;1994年6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994]247號】批覆)

★撤銷崇慶縣,設立崇州市(縣級),以原崇慶縣崇州市的行政區域為的行政區域。(1994年6月10日民政部【民行批[1994]91號】批覆;1994年6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994]270號】批覆)

★中江縣城關鎮更名為凱江鎮。(1994年8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994]45號】批覆)

★1994年12月17日國務院【國函138號】批覆:

 1.同意擴大重慶市市中區、江北區、南岸區、沙坪地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北碚區的行政區域,市中區更名為渝中區。

渝中區轄原市中區的七星崗、較場口、解放碑、朝天門、望龍門、南紀門、菜園壩、兩路口、王家坡、上清寺、大溪溝11個街道辦事處和從沙坪壩區劃入的大坪、化龍橋2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和平路。

江北區轄華新、石馬河、大石壩、觀音橋、五里店、寸灘、江北城7個街道辦事處和唐家沱鎮,從南岸區劃入的郭家沱街道辦事處,從江北縣劃入的魚嘴鎮、復盛鎮、五寶鄉。區人民政府駐華新街。

南岸區轄南坪、龍門浩、海棠溪、玄壇廟、彈子石、大佛段、銅元局、花園路8個街道辦事處和南坪、南山、峽口、塗山、雞冠石、黃桷椏6個鎮,從巴縣劃入長生橋、迎龍、廣陽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南坪萬壽橋。

沙坪壩區轄小龍坎、沙坪壩、磁器口、井口、廖家溪、石井坡、童家橋、渝碚路、天星橋、土壪、新橋、山洞、歌樂山13個街道辦事處和覃家崗、歌樂山、井口3個鎮,從巴縣劃入陳家橋、曾家、西水、土主、青木關、鳳凰、回龍壩8個鎮和中梁鄉。區人民政府駐小龍坎。

大渡口區轄新山村、躍進村、九宮廟3個街道辦事處,從九龍坡區劃入茄子溪街道辦事處和八橋、勝利2個鎮,從巴縣劃入跳蹬鎮。區人民政府駐新山村。

九龍坡區轄楊家坪、謝家壪、石坪橋、黃桷枰、中梁山5個街道辦事處和就龍、華巖、2個鎮,從沙坪壩區劃入石橋鋪街道辦事處、石橋鎮,從巴縣劃入西彭、銅罐驛、陶家、白市驛、巴福、走馬、金鳳、含谷8個鎮和石板鄉。區人民政府駐楊家坪。

北碚區轄天生、朝陽2個街道辦事處和歇馬、龍鳳橋、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崗、東陽、北溫泉、施家梁9個鎮,從江北縣劃入水土、復興、靜關、柳蔭、三聖、偏巖6個鎮和皮家山、石壩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碚峽中路。

 2.同意撤銷江北縣、巴縣,設立渝北區、巴南區。

渝北區轄原江北縣的兩路、沙坪、回興、石坪、龍溪、人和、大竹林、禮嘉、鴛鴦、木耳、王家、興隆、茨竹、大壪、中河、龍興、洛磧、石船、麻柳沱、統景、大盛21個鎮和古路、高嘴、水慶、石鞋、華秦、天堡寨、舒家、關興、張關、明月、龍安、白巖、黃印、悅來14個鄉。區人民政府駐兩路鎮。

巴南區轄原巴縣的魚洞、鹿角、惠民、木洞、青山、豐盛、雙河口、麻柳嘴、二聖、五布、東泉、姜家、天星寺、天賜、接龍、小觀、花石、石龍、石灘、一品、安瀾、跳石、聖燈山、百節、界石、南彭、公平27個鎮和清溪、清和、白鶴塘、涼水、雙新、和平橋、龍崗、陳家、仁流、南龍、忠興、石崗12個鄉,從九龍坡區劃入李家沱、土橋2個街道辦事處和花溪、南泉2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魚洞鎮。

 3.經上述調整,重慶市共轄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北碚、萬盛、雙橋、渝北、巴南11個區和長壽、綦江、潼南、銅梁、大足、榮昌、璧山7個縣。江津、合川、永川3個縣級市由省直轄。

1995年

1995年底,四川省轄6地區、14省轄市、3自治州,142縣、22縣級市、8自治縣、49市轄區,193區、4066鄉、2251鎮、256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改革開放後四川行政區劃變更一覽:重慶何時直轄,成都如何壯大

成都

★同意將豐都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名山鎮遷至匯南鄉秀才灣。(1995年3月31日民政部【民行批25號】批覆;1995年5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57號】批覆)

★調整內江市市區的行政區域:(1995年9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37號】批覆)

 1.將市中區的沱江河以東的國光、椑木鎮所屬的行政區域劃歸東興區管轄。

 2.將原東興區的沱江河以西的凌家鎮、朝陽鎮、永安鎮(不包括沱江河以東的原水晶鄉)、金安鎮、靖民鎮、沱江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劃歸市中區管轄。

★撤銷什邡縣,設立什邡市(縣級),以原什邡縣的行政區域為什邡市的行政區域。(1995年10月27日民政部【民行批76號】批覆;1995年11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456號】批覆)

★1995年11月5日國務院【國函106號】批覆;1995年12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518號】批覆:

 1.同意撤銷涪陵地區、涪陵市,設立地級涪陵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枳城區。

 2.涪陵市新設立枳城區和李渡區。枳城區轄原縣級涪陵市的敦仁、崇義、荔枝、江東4個街道辦事處和黃旗、龍橋、白濤、焦石、珍溪、清溪、南沱、百勝8個鎮及山窩、羅雲、卷洞、叢林、仁義、中峰6個鄉,區人民政府駐中山東路;李渡區轄原縣級涪陵市的李渡、藺市、馬武、新妙、龍潭、青羊、石沱、堡子、鎮安、義和、致韓11個鎮和明家、增福、兩匯、石龍、同樂、酒店6個鄉,區人民政府駐李渡鎮。

 3.涪陵市轄原涪陵地區的墊江縣、武隆縣、豐都縣和新設立的枳城區、李渡區。原涪陵地區的南川市由省直轄。

★涪陵市將枳城區的龍渡鎮劃歸李渡區管轄;將李渡區的酒店鄉劃歸枳城區管轄。(1995年12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87號】批覆)

★1995年12月24日國務院【國函132號】批覆:

 1.同意市中區更名為江陽區;撤銷納溪縣,設立瀘州市納溪區;設立瀘州市龍馬潭區;瀘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原市中區新街子街遷至瀘縣福集鎮;對江陽區、納溪區、瀘縣的行政區域作相應調整。

江陽區:轄原市中區的南城、北城、大山坪、茜草4個街道辦事處和鄰玉、藍田、泰安3個鎮及沙灣、華陽2個鄉,瀘縣的彌沱、通灘、況場3個鎮和石寨、黃艤、分水嶺3個鄉,原納溪縣的江北、石棚2個鎮和丹林鄉及棉花坡鄉的石嶺、紅光、寶珠、新華、東風、火車、戰鬥、紅星8個村。區人民政府駐市府路。

龍馬潭區:轄原市中區的小市、高壩2個街道辦事處和羅漢、魚塘2個鎮,瀘縣的石洞、胡市、特興3個鎮和安寧、金龍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新街子街。

納溪區:轄原市中區的安富街道辦事處和鄰玉鎮的先農、紫陽2個村,原納溪縣的護國、花果、大渡口、白節、合面、上馬、打古、豐樂8個鎮和棉花坡鄉、龍車、渠壩、新樂、樂登5個鄉,區人民政府駐友誼街。

瀘縣:轄福集、嘉明、喻寺、得勝、青龍、牛灘、兆雅、玄灘、太伏、雲龍、石橋、毗盧、奇峰、潮河、雲錦、立石16個鎮和大田、天文、方洞、百和、玉河溝、順河、雨壇、海潮8個鄉。縣人民政府駐福集鎮。

 3.經上述調整,瀘州市轄瀘縣、合江縣、古藺縣、敘永縣、江陽區、納溪區和龍馬潭區。

1996年

1996年底,四川省轄5地區、15省轄市、3自治州,142縣、22縣級市、8自治縣、50市轄區,177區、3985鄉、2290鎮、259街道。

★1996年8月3國務院【國函63號】批覆;1996年9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574號】批覆:

 1.撤銷德陽市市中區,設立旌陽區和羅江縣。

 2.旌陽區轄原市中區的旌陽、紅旗、建設、工農村、工農橋5個街道辦事處,八角井、天元、揚嘉、景福、孝感、孝泉、柏隆、黃許、德新、壽豐、通江、新中、雙東13個鎮,城區、旌陽、東河、和興、東泰、袁家、孟家7個鄉,區人民政府駐旌陽街道辦事處署前街50號;羅江縣轄原市中區的羅江、略坪、金山、鄢家、蟠龍、德安、新盛、慧覺、御營、文星10個鎮,大井、廣福、回龍、白馬關4個鄉,縣人民政府駐羅江鎮。

★將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委託重慶市代管。(1996年9月5日黨中央、國務院批覆;9月15日正式實行)

★1996年10月5國務院【國函80號】批覆;1996年10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658號】批覆:

 1.撤銷宜賓地區和縣級宜賓市,設立地級宜賓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翠屏區中心街19號。

 2.宜賓市設立翠屏區,以原縣級宜賓市的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為翠屏區的行政區域,翠屏區人民政府駐人民路19號。

 3.宜賓市轄原宜賓地區的宜賓縣、江安縣、珙縣、興文縣、長寧縣、筠連縣、南溪縣、高縣、屏山縣和新設立的翠屏區。

★撤銷綿竹縣,設立綿竹市(縣級),以原綿竹縣的行政區域為綿竹市的行政區域。(1996年10月8日民政部【民行批72號】批覆;1996年10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650號】批覆)

1997年

1997年底,四川省轄5地區、12省轄市、3自治州,125縣、18縣級市、3自治縣、34市轄區,104區、3298鄉、1674鎮、195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1.批准設立重慶直轄市,撤銷原重慶市。

 2.重慶直轄市轄原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黔江地區所轄行政區域。

 3.重慶直轄市設立後,由國務院依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對其管轄的行政區域的建置和劃分作相應的調整。

★1997年5月30日國務院【國函41號】批覆:

 1.設立眉山地區,管轄從原樂山市劃出的眉山、洪雅、丹稜、彭山、仁壽、青神6個縣,地區行政公署駐眉山縣東坡鎮。

 2.調整後的樂山市轄市中、五通橋、沙灣、金口河4個區和夾江、犍為、沐川、井研、馬邊、峨邊6個縣(自治縣),代管峨眉山市(縣級)。

★同意將達縣人民政府駐地由達川市荷葉街遷至達縣南外鎮。(1997年6月5日民政部【民行批13號】批覆)

★1997年10月31日民政部【民行批23號】批覆:同意調整蓬溪縣行政區域,設立大英縣。

調整後的蓬溪縣轄下東、羅戈、吉星、新星、板橋、槐花、黃泥、荷葉、農興、金花10個鄉和赤城、天福、常樂、寶梵、明月、吉祥、大石、新會、文井、鳴鳳、任隆、三鳳、高坪、群利、蓬南、紅江(不含文武、永和、夏家溝3個村)16個鎮。縣人民政府駐赤城鎮。

大英縣轄原蓬溪縣管轄的通仙、金元、智水3個鄉和玉峰、象山、卓簡井、天保、蓬萊、河邊、隆盛、回馬8個鎮以及原紅江鎮的文武、永和、夏家溝3個村。縣人民政府駐蓬萊鎮。

★同意南坪縣更名為九寨溝縣。(1997年12月15日民政部【民行批27號】批覆)

1998年

1998年底,四川省轄5地區、13省轄市、3自治州,124縣、18縣級市、3自治縣、35市轄區,104區、3310鄉、1694鎮、185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1998年2月26國務院【國函15號】批覆:

 1.同意調整內江市行政區劃,設立資陽地區,將內江市的安嶽、樂至2個縣和代管的資陽、簡陽2個市(縣級)劃歸資陽地區管轄。地區行政公署駐資陽市雁江鎮。

 2.調整後的內江市轄市中、東興2個區和資中、隆昌、威遠3個縣。

★1998年7月31日國務院【國函60號】批覆:

 1.撤銷廣安地區和廣安縣,設立地級廣安市。市政府駐新設立的廣安區廣福鎮。

 2.廣安市設立廣安區,以原廣安縣的行政區域為廣安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濃回鎮。

 3.廣安市轄原廣安地區的嶽池縣、武勝縣、鄰水縣和新設立的廣安區。原廣安地區的華鎣市由省直轄。

1999年

1999年底,四川省轄4地區、14省轄市、3自治州,124縣、17縣級市、3自治縣、36市轄區,104區、3320鄉、1705鎮、197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1999年6月20日國務院【國函51號】批覆;1999年6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國函133號】批准;

 1.同意撤銷達川地區和縣級達川市,設立地級達州市。市政府駐新設立的通川區荷葉街。

 2.達州市新設通川區,以原達川市的行政區域為通川區的行政區域,將達縣的雙龍鄉劃歸通川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西外鎮。

 3.達州市轄原達川地區的達縣、宣漢縣、開江縣、渠縣、大竹縣和新設立的通川區。原達川地區的萬源市由省直轄。

2000年

2000年底,四川省轄18地級市、3自治州,123縣、14縣級市、3自治縣、40市轄區,103區、3275鄉、1790鎮、205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將安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安昌鎮遷至花荄鎮(2000年5月26日民政部【民發129號】批覆)

★2000年6月10日國務院【國函60號】批覆:

 1.撤銷眉山地區和縣級眉山縣,設立地級眉山市。市政府駐新設立的東坡區。

 2.眉山縣設立東坡區,以原眉山縣的行政區域為東坡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東坡鎮。

 3.眉山市轄原眉山地區的仁壽縣、彭山縣、洪雅縣、丹稜縣、青神縣和新設立的東坡區。

★2000年6月14日國務院【國函66號】批覆:

 1.撤銷雅安地區和縣級雅安市,設立地級雅安市。市政府駐新設立的雨城區。

 2.雅安市設立雨城區,以原縣級雅安市的行政區域為雨城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沙灣路。

 3.雅安市轄原雅安地區的蘆山縣、石棉縣、名山縣、天全縣、滎經縣、寶興縣、漢源縣和新設立的雨城區。

★2000年6月14日國務院【國函69號】批覆:

 1.撤銷巴中地區和縣級巴中市,設立地級巴中市。市政府駐新設立的巴州區。

 2.巴中市設立巴州區,以原縣級巴中市的行政區域為巴州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巴州鎮。

 3.巴中市轄原巴中地區的南江縣、平昌縣、通江縣和新設立的巴州區。

★2000年6月14日國務院【國函71號】批覆:

 1.撤銷資陽地區和縣級資陽市,設立地級資陽市。市政府駐新設立的雁江區。

 2.資陽市設立雁江區,以原縣級資陽市的行政區域為雁江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雁江鎮。

 3.資陽市轄原資陽地區的安嶽縣、樂至縣和新設立的雁江區。原資陽地區的縣級簡陽市由省直轄。

★將劍閣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普安鎮遷至下寺鎮(2000年6月21日民政部【民發152號】批覆)

★同意自貢市人民政府駐地由自流井區解放路遷至大安區丹桂大街。(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國函82號】批准)

2001年

2001年底,四川省轄18地級市、3自治州,122縣、14縣級市、3自治縣、41市轄區,88區、3165鄉、1888鎮、197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同意撤銷新都縣,設立成都市新都區,以原新都縣的行政區域為新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新都鎮。(2001年11月15日國務院【國函149號】批覆)

★同意將高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文江鎮遷至慶符鎮。(2001年12月17日民政部【民發349號】批覆)

★同意將珙縣人民政府駐地由珙泉鎮遷至巡場鎮。(2001年12月20日民政部【民發353號】批覆)

★雙流縣桂溪鄉劃歸成都市武候區管轄。(2001年12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80號】批覆)

2002年

2002年底,四川省轄18地級市、3自治州,14縣級市、121縣、3自治縣、42市轄區,32區、1937鎮、3001鄉、108民族鄉、197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同意撤銷溫江縣,設立成都市溫江區,以原溫江縣的行政區域為溫江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柳城路。(2002年4月14日國務院【國函28號】批覆)

2003年

2003年底,四川省轄18地級市、3自治州,14縣級市、120縣、4自治縣、43市轄區,1934鎮、2897鄉、111民族鄉、202街道。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同意撤銷四川省北川縣,設立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以原北川縣的行政區域為北川羌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縣人民政府駐曲山鎮。(2003年7月6日國務院【國函75號】批覆)

★同意儀隴縣人民政府駐地由金城鎮遷至新政鎮。(2003年7月8日民政部【民函134號】批覆)

★2003年12月18日國務院【國函131號】批覆:

 1.撤銷遂寧市市中區,以原市中區的行政區域設立遂寧市船山區和安居區。

 2.船山區轄原市中區的唐家、北固、西寧、保升、老池5個鄉和桂花、新橋、南強、復橋、仁裡、永興、河沙7個鎮以及高升、南津、凱旋、鎮江寺、介福、育才、富源路、廣德、嘉禾9個街道。區人民政府駐北辰街。

 3.安居區轄原市中區的聚賢、常理、大安、馬家、蓮花、觀音、步雲7個鄉和安居、橫山、會龍、東禪、分水、石洞、三家、玉豐、西眉、磨溪、攔江、保石、白馬、中興14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安居鎮。

2004年

2004年底,四川省轄18地級市、3自治州(共計21個地級單位),14縣級市、120縣、4自治縣、43市轄區(共計181個縣級單位),1882鎮、2816鄉、102民族鄉、211街道(共計5011個鄉級單位)。

本年度沒有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

2005年

2005年底,四川省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共計21個地級單位),43個市轄區、14個縣級市、120個縣、4個自治縣(共計181個縣級單位),238個街道、1865個鎮、2586個鄉、93個民族鄉(共計4782個鄉級單位)。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2005年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府函[2005]26號)批准:同意雅安市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雨城區上壩路89號遷至雨城區漢碑路6號。

◎2005年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府函[2005]27號)批准:同意廣漢市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雒城鎮漢口路102號遷至雒城鎮天津路108號。

◎2005年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府函[2005]28號)批准:同意南江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南江鎮紅星街37號遷至光霧山大道朝陽段6號。

◎2005年4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府函[2005]53號)批准:同意綿陽市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涪城區城郊鄉臨園路東段76號遷至城郊鄉園藝片區迎賓大道。

◎2005年4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府函[2005]67號)批准:同意遂寧市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市城區嘉禾東路135號遷至東盛路39號。

◎2005年5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18號)批准:同意將成都市青白江區龍王鎮的新誼、雙柏、黃果、園林、石樁、長林6個村和龍泉驛區黃土鎮的回龍村、金三角社區所屬的行政區域劃歸新都區石板灘鎮管轄。石板灘鎮人民政府駐石板灘場鎮東風西街66號。

★2005年6月15日國務院(國函[2005]52號)批覆;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123號)通知:同意調整自貢市部分行政區劃。

 1.將自貢市大安區的紅旗鄉,自貢市沿灘區的仲權鎮、舒坪鎮、高峰鄉、農團鄉、漆樹鄉和自貢市貢井區的榮邊鎮劃歸自貢市自流井區管轄。

 2.將榮縣的龍潭鎮、橋頭鎮、五寶鎮、蓮花鎮、成佳鎮、白廟鎮、章佳鄉、牛尾鄉劃歸貢井區管轄。

 3.將富順縣的廟壩鎮、牛佛鎮、回龍鎮劃歸大安區管轄。

 4.將富順縣的仙市鎮、瓦市鎮劃歸沿灘區管轄。

◎2005年11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40號)批准:同意將青川縣洞水鄉劃歸廣元市市中區管轄。同意廣元市市中區撤銷洞水鄉建制,將原洞水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金洞鄉,金洞鄉人民政府駐地由洛陽村遷至龍洞村。

部分縣級駐地更名情況

◎鄉城縣桑披鎮更名為香巴拉鎮。

◎青神縣城廂鎮更名為青城鎮,將原青城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青城鎮。

◎富順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城關鎮更名為富世鎮。

◎壤塘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壤塘鎮更名為壤柯鎮。

2006年

2006年底,四川省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共計21個地級單位),43個市轄區、14個縣級市、120個縣、4個自治縣(共計181個縣級單位)。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2006年2月6日,民政部(民函[2006]30號):同意將四川省屏山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屏山鎮遷至新發鄉。2006年3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006]62號)批覆同意屏山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屏山鎮遷至新發鄉。

◎2006年4月14日,民政部(民函[2006]108號):同意將四川省漢源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富林鎮遷至市榮鄉。

2007年

2007年,四川省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共計21個地級單位),43個市轄區、14個縣級市、120個縣、4個自治縣(共計181個縣級單位)。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2007年3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廣元市市中區更名為利州區的批覆》(川府函[2007]44號):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將廣元市市中區更名為利州區。

2008年

截至2008年底,四川省總面積48.5萬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138萬人,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共計21個地級單位),43個市轄區、14個縣級市、120個縣、4個自治縣(共計181個縣級單位),248個街道、1821個鎮、2490個鄉、98個民族鄉(共計4657個鄉級行政區劃單位)。

2009年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調整情況

◎2009年1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9]1號)同意廣元市利州區與元壩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即:將利州區榮山鎮權壩村的7、8、9三個村民小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元壩區元壩鎮管轄。

◎2009年2月6日,民政部以民函[2009]41號文批覆,同意將安縣的安昌鎮、永安鎮、黃土鎮的常樂、紅巖、順義、紅旗、溫泉、東魚6個村劃歸北川羌族自治縣管轄,北川羌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曲山鎮遷至安昌鎮。

2010年

行政區劃調整情況

★2010年9月25日,《國務院關於同意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駐地遷移的批覆》(國函[2010]97號):成都市人民政府駐地由成都市青羊區人民西路遷至成都市武侯區錦悅西路。

◎2010年1月12日,四川省政府(川府民政[2010]1號)批覆同意將射洪縣柳樹鎮更名為沱牌鎮。

◎2010年1月12日,四川省政府(川府民政[2010]2號)批覆同意綿陽市涪城區石塘鎮人民政府駐地從御營社區遷至瓦店村;城郊鄉人民政府駐地從高水社區遷至金家林村;青義鎮人民政府駐地從青漪社區遷至龍中村。

◎2010年3月2日,四川省政府(川府民政[2010]3號)批覆同意廣元市利州區從東壩、河西2個街道辦事處析出部分行政區域,設置南河、雪峰、上西、回龍河、楊家巖5個街道辦事處。所需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等由廣元市自行解決。具體批覆如下:設置南河街道辦事處,轄原東壩街道辦事處的石馬壩、鄭州路、南鷹、體育場、接官亭5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南河街道辦事處駐蜀門南路257號。設置雪峰街道辦事處,轄原東壩街道辦事處的九華、泡石溝、雪峰3個村和雪峰寺、泰山路、華山路、五洲4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雪峰街道辦事處駐興安路二段311號。設置上西街道辦事處,轄原河西街道辦事處的吳家壕村和皇澤、女皇路、則天南路、則天北路、橄欖園5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上西街道辦事處駐則天南路45號。設置回龍河街道辦事處,轄原河西街道辦事處的群心、同心、學工3個村和龍江路、回龍2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回龍河街道辦事處駐回龍路58號。設置楊家巖街道辦事處,轄原河西街道辦事處的楊柳村和東區、西區、翠林路 3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楊家巖街道辦事處駐翠林路108號。

◎2010年4月12日,四川省政府(川府民政[2010]?號)批覆同意南部縣南隆鎮析出部分行政區域設置濱江和蜀北2個街道辦事處。具體批覆如下:設置濱江街道辦事處。轄原南隆鎮的后街、東街、前街、正街、東風路、三元街、南街、曉霞路、瑞安路、振興街南段等10個社區居委會所屬行政區域,濱江街道辦事處駐半邊街50號。設置蜀北街道辦事處。轄原南隆鎮的草市街、振興街、金魚嶺、金華街、新安路、蜀北、新華路、翻身街、北街、凌雲路、文廟街、新華路西段、金洞路等13個社區居委會所屬行政區域,蜀北街道辦事處駐蜀興街110號。調整後,南隆鎮轄長溝、烈女墳、青獅、湧泉、望南、席家、曉霞、金魚橋、五里店、幸福、大埡、向陽、新華、石子嶺、黑水塘、濠口、松雲、改清、羅家溝、陡口子、三清、巴巖店、清坪、天生橋、古井、龍王、老君、中心、響罈子、雙橋子、紅廟、太洪、望月、清泉、海會、宏農、清水、五面山、袁家橋等39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南隆鎮人民政府駐金星場。

◎2010年9月6日,四川省政府(川府民政[2010]9號)批覆同意將遂寧市船山區南強鎮更名為龍鳳鎮。

◎2010年10月8日,四川省政府(川府民政[2010]10號)批覆同意將南充市高坪區浸水鄉更名為佛門鄉。

2011年

★2011年2月17日,國務院下發《關於同意四川省調整宜賓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同意撤銷南溪縣,設立宜賓市南溪區,原南溪縣行政區域為宜賓市南溪區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南溪鎮。3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宜賓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川府函[2011]55號)。

★經四川省政府同意,攀枝花市東區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攀枝花大道中段225號遷至機場路888號。

★2011年07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蘆山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遷移的批覆》(川府函[2011]148號):同意蘆山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蘆陽鎮平安路1號遷至蘆陽鎮迎賓大道9號。

◎經四川省政府批准,江安縣撤銷陽春鄉,新建陽春鎮,鎮人民政府駐大竹村,轄原陽春鄉所屬行政區域。

◎經四川省政府批准,蘆山縣清仁鄉人民政府駐地由仁加村前壩組遷移至大板村大板組。

◎經四川省政府批准,劍閣縣江口鎮人民政府駐地由聞江社區遷移至清明村二組、三組、四組與長江村三組交匯處的清明嘴。

◎經四川省政府同意:蒼溪縣亭子鄉人民政府駐地由奮勇村遷移至五福村一組、大營村八組、九組和長江村三組交匯處的佛山埡;浙水鄉人民政府駐地由小浙村遷移至四坪村;鴛溪鎮人民政府駐地由浩口村遷移至新廟村。

◎經四川省政府同意:撤銷南充市嘉陵區文峰鎮,設立文峰街道辦事處,轄原文峰鎮所屬行政區域,文峰街道辦事處駐二龍村。將嘉陵區木老鄉的天井溝、頭洞橋、何家、馮家橋4個村,花園鄉的甲子溝、蒲村宮2個村和西興鎮的書房嘴、古墳嘴2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火花街道辦事處管轄。火花街道辦事處駐陳壽路60號。

◎經四川省政府同意,爐霍縣宗塔鄉人民政府駐地由降巴村塔日拉卡遷移至塔瓦村多熱康都。

◎經四川省政府同意,若爾蓋縣撤銷唐克鄉,新建唐克鎮,鎮人民政府駐白河居委會社區,轄原唐克鄉所屬行政區域。

◎經四川省政府同意:撤銷南充市順慶區瀠溪鎮,設立瀠溪街道辦事處,轄原瀠溪鎮所屬行政區域,瀠溪街道辦事處駐油坊街52號。撤銷南充市順慶區荊溪鎮,設立荊溪街道辦事處,轄原荊溪鎮所屬行政區域,荊溪街道辦事處駐荊府街1號。

◎2011年,經四川省政府同意:雙流縣撤銷九江鎮,設立九江街道,轄原九江鎮所屬行政區域,辦事處駐泉水凼社區鴻雁路319號。撤銷黃甲鎮,設立黃甲街道,轄原黃甲鎮所屬行政區域,辦事處駐王家場社區上街46號。撤銷公興鎮,設立公興街道,轄原公興鎮所屬行政區域,辦事處駐公興場社區政府街41號。

◎2011年,經四川省政府同意:南部縣光華鄉劃歸儀隴縣管轄。

◎2011年,經四川省政府同意:高坪區撤銷青松鄉,設立青松街道,轄原青松鄉所屬行政區域,辦事處駐望青路。撤銷小龍鎮,設立小龍街道,轄原小龍鎮所屬行政區域,辦事處駐江東大道4段8號。撤銷青蓮鎮,設立青蓮街道,轄原青蓮鎮所屬行政區域,辦事處駐政府街。撤銷龍門鎮,設立龍門街道,轄原龍門鎮所屬行政區域,辦事處駐福龍大街39號。撤銷都京鎮,設立都京街道,轄原都京鎮所屬行政區域,辦事處駐紅都社區。

◎2011年,經四川省政府同意:仁壽縣撤銷興盛鄉,設立興盛鎮,鎮政府駐五星村老虎槽,轄原興盛鄉所屬行政區域。

◎2011年,經四川省政府同意,巴中市巴中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1、將江北街道的紅巖河、後河2個社區和楊壩、中壩、插旗山3個村,巴州鎮的塔子山、東華、搖鈴、尖山寺、排埡、涼水井、碾盤寺、清蓮、洪山9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東城街道管轄。2、將回風街道的佛陽、南壩2個社區和西龕村,巴州鎮的柏楊廟、擂鼓、大連3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西城街道管轄。3、將平梁鄉的新華、隴橋2個社區和八王、玉皇廟、仙人洞3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迴風街道管轄。4、將巴州鎮的新橋、登高2個社區和岳家坡、青灘坡、風頭山、牛鼻山、先鋒寨、黃家壩、檬子河、銅堡、李家碥、蘇山、三包、玉堂、侯家溝、管家溝、西溪溝、橋爐、長角梁、范家溝18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江北街道管轄。5、將巴州鎮更名為大茅坪鎮。

◎2011年,經四川省政府同意:宣漢縣撤銷土主鄉,新建土主鎮,鎮政府駐土主廟河街238號,轄原土主鄉所屬行政區域;撤銷下八鄉,新建下八鎮,鎮政府駐下八水井街59號,轄原下八鄉所屬行政區域。

2012年

行政區劃調整情況

★2012年2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開江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遷移的批覆》(川府函[2012]34號)同意開江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新寧鎮淙城街9號遷至新寧鎮橄欖大道1號。

★2012年9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大邑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遷移的批覆》(川府函[2012]196號)同意大邑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晉原鎮北街57號遷至晉原鎮桃源大道66號。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攀枝花市仁和區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仁和鎮攀枝花大道南段1446號遷至仁和鎮迤沙拉大道1666號。

★2012年11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調整雅安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函[2012]264號):經國務院批准,同意

撤銷名山縣,設立雅安市名山區,以原名山縣的行政區域為名山區的行政區域。名山區人民政府駐蒙陽鎮茶都大道481號。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達縣撤銷南外鎮建制,設置三里坪、翠屏街道辦事處,分別駐三里坪、民樂街555號。三里坪街道辦事處轄原南外鎮的梧桐梁等5個社區和三里坪等6個村所屬行政區域,翠屏街道辦事處轄原南外鎮的草街子等6個社區和楊柳等8個村所屬行政區域。(2013年11月29日正式實施)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屏山縣撤銷新發鄉,新建屏山鎮,鎮人民政府駐新農,轄原新發鄉所屬行政區域。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滎經縣撤銷龍蒼溝鄉,設立龍蒼溝鎮,鎮人民政府駐快樂村,轄原龍蒼溝鄉所屬行政區域。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宜賓縣撤銷普安鄉,新建普安鎮,鎮人民政府駐周壩村,轄原普安鄉所屬行政區域。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德昌縣撤銷麻慄鄉和銀鹿鄉,設立麻慄鎮,鎮人民政府駐民主村麻慄場,轄原麻慄鄉和銀鹿鄉所屬行政區域。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石渠縣撤銷俄多瑪鄉,設立色須鎮,鎮人民政府駐色洞村,轄原俄多瑪鄉所屬行政區域。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仁壽縣撤銷觀寺鄉,設立觀寺鎮,鎮人民政府駐南華社區南華街,轄原觀寺鄉所屬行政區域。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紅原縣撤銷瓦切鄉,設立瓦切鎮,鎮人民政府駐德香村,轄原瓦切鄉所屬行政區域。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丹巴縣撤銷巴底鄉,設立巴底鎮,鎮人民政府駐齊魯村,轄原巴底鄉所屬行政區域。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漢源縣撤銷萬工、青富、市榮、白巖、桂賢、富春、大嶺、大堰、兩河、建黎、富泉和唐家等12個鄉建制,擴大13個鄉鎮行政區域。鄉鎮行政區劃建制由原來的8個鎮、32個鄉調整為10個鎮、20個鄉(其中5個少數民族鄉)。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射洪縣從太和鎮析出部分行政區域,設置平安和子昂2個街道辦事處。平安街道辦事處駐太和大道北段42號,轄原太和鎮的清家堰等8個社區居委會所屬行政區域;子昂街道辦事處駐太和大道南段23號,轄原太和鎮的衙署等14個社區居委會所屬行政區域;太和鎮人民政府駐武安場,轄香樟社區和花土地等9個村所屬行政區域。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遂寧市安居區從安居鎮析出部分行政區域,設置柔剛街道辦事處。柔剛街道辦事處駐興貿西路9號,轄解元等12個社區和錦繡等12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安居鎮人民政府駐梧桐南路3號,轄紅巖嘴等22個村所屬行政區域。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會理縣撤銷綠水鄉,設立綠水鎮,鎮人民政府駐坪莊村,轄原綠水鄉所屬行政區域;撤銷雲甸鄉,設立雲甸鎮,鎮人民政府駐沙元村,轄原雲甸鄉所屬行政區域;撤銷新發鄉,設立新發鎮,新發鎮人民政府駐新鋪子村,轄原新發鄉所屬行政區域。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會東縣撤銷新馬、洛佐和鹿鶴村3個鄉,設立烏東德鎮,鎮人民政府駐原新馬鄉麻櫟村,轄原新馬、洛佐和鹿鶴村3個鄉所屬行政區域;撤銷姜州和中心2個鄉,設立姜州鎮,鎮人民政府駐原姜州鄉姜州村,轄原姜州和中心2個鄉所屬行政區域。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渠縣渠北鄉所轄前鋒、慶豐、流江3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渠江鎮管轄。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興文縣撤銷五星鄉,設立五星鎮,鎮人民政府駐麻園村,轄原五星鄉所屬行政區域。

2013年

行政區劃調整情況

★2013年1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洪雅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遷移的批覆》(川府函[2013]6號):同意洪雅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洪川鎮人民路2號遷至洪川鎮瓦屋山大道126號。

★2013年1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平武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遷移的批覆》(川府函[2013]7號):同意平武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龍安鎮政府街23號遷至龍安鎮金龍西路66號。

★2013年1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調整巴中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函[2013]40號):經國務院批准,同意設立巴中市恩陽區。將巴中市巴州區的恩陽、玉山、茶壩、觀音井、花叢、柳林、下八廟、漁溪、青木、三河場、三匯、上八廟12個鎮,石城、興隆場、關公、三星、舞鳳、雙勝、群樂、萬安、尹家、九鎮、玉井、義興12個鄉劃歸恩陽區管轄。以恩陽、玉山、茶壩、觀音井、花叢、柳林、下八廟、漁溪、青木、三河場、三匯、上八廟12個鎮,石城、興隆場、關公、三星、舞鳳、雙勝、群樂、萬安、尹家、九鎮、玉井、義興12個鄉的行政區域為恩陽區的行政區域。恩陽區人民政府駐恩陽鎮恩陽大道88號。

★2013年2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調整廣安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函[2013]67號):經國務院批准,同意設立廣安市前鋒區。將廣安市廣安區的奎閣街道,前鋒、代市、觀塘、護安、廣興、觀閣、桂興7個鎮,光輝、龍灘、小井、新橋、虎城5個鄉劃歸前鋒區管轄。以奎閣街道,前鋒、代市、觀塘、護安、廣興、觀閣、桂興7個鎮,光輝、龍灘、小井、新橋、虎城5個鄉的行政區域為前鋒區的行政區域。前鋒區人民政府駐前鋒鎮廣前大道42號。

★2013年3月12日,《民政部關於同意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更名為昭化區的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將廣元市元壩區更名為昭化區。4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廣元市元壩區更名為昭化區的批覆》(川府函[2013]100號):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將廣元市元壩區更名為昭化區。

★2013年4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梓潼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遷移的批覆》(川府函[2013]99號):同意梓潼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文昌鎮崇文街西段147號遷至文昌鎮宏仁大道東段89號。

★2013年4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渠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遷移的批覆》(川府函[2013]109號):同意渠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渠縣渠江鎮和平街19號遷至渠江鎮前鋒大道1號。

★2013年7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調整達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函[2013]209號):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達縣,設立達州市達川區。以原達縣(不含碑廟鎮、江陵鎮、北山鄉、安雲鄉、梓桐鄉、金石鄉、青寧鄉、龍灘鄉、檬雙鄉)的行政區域為達川區的行政區域。達川區人民政府駐南外鎮通達東路288號。將原達縣的碑廟鎮、江陵鎮、北山鄉、安雲鄉、梓桐鄉、金石鄉、青寧鄉、龍灘鄉、檬雙鄉劃歸達州市通川區管轄。【注:2013年11月29日正式撤銷南外鎮,設立三里坪、翠屏2個街道】

★2013年8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嶽池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遷移的批覆》(川府函[2013]237號):原則同意嶽池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遷移。

2014年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調整情況

★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關於同意四川省調整眉山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14〕140號):同意撤銷彭山縣,設立眉山市彭山區,以原彭山縣的行政區域為彭山區的行政區域,彭山區人民政府駐鳳鳴鎮西街98號。【11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調整眉山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函〔2014〕217號)】【彭山區政府於12月26日正式掛牌成立】

其他

◎2014年10月2日,《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四川天府新區的批覆》(國函〔2014〕133號)同意設立四川天府新區。四川天府新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主城區南偏東方向,區域範圍涉及成都、眉山、資陽三市所轄7縣(市、區),規劃面積1578平方公里。

◎2014年1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宣漢等7縣享受少數民族地區待遇的通知》(川府函〔2014〕7號)同意從2014年起,宣漢縣、敘永縣、古藺縣、筠連縣、珙縣、屏山縣、滎經縣享受少數民族地區待遇。

2015年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2015年2月17日,《民政部關於同意四川省撤銷康定縣設立縣級康定市的批覆》(民函〔2015〕70號):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康定縣,設立縣級康定市,以原康定縣的行政區域為康定市的行政區域。康定市人民政府駐爐城鎮茶馬路1號。康定市由甘孜藏族自治州管轄。【3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撤銷康定縣設立縣級康定市的批覆》(川府函〔2015〕43號)】【5月31日,康定市政府正式掛牌成立】

★2015年11月2日,《民政部關於同意四川省撤銷馬爾康縣設立縣級馬爾康市的批覆》(民函〔2015〕321號):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馬爾康縣,設立縣級馬爾康市,以原馬爾康縣的行政區域為馬爾康市的行政區域。馬爾康市人民政府駐馬爾康鎮達薩街299號。馬爾康市由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轄。【12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撤銷馬爾康縣設立縣級馬爾康市的批覆》(川府函〔2015〕252號)】【12月29日,馬爾康市政府正式掛牌成立】

★2015年12月3日,《國務院關於同意四川省調整成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15〕207號):同意撤銷雙流縣,設立成都市雙流區,以原雙流縣的行政區域為雙流區的行政區域,雙流區人民政府駐東昇街道順城路1號。【12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撤銷雙流縣設立成都市雙流區的批覆》(川府函〔2015〕257號)】【2016年1月18日,雙流區政府正式掛牌成立】

2016年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3月20日,《國務院關於同意四川省調整綿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16〕57號):同意撤銷安縣,設立綿陽市安州區,以原安縣的行政區域為安州區的行政區域,安州區人民政府駐花荄鎮銀河大道8號。【4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撤銷安縣設立綿陽市安州區的批覆》(川府函〔2016〕78號)】【安州區政府於5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

★5月3日,《國務院關於同意四川省變更縣級簡陽市代管關係的批覆》(國函〔2016〕78號):同意將資陽市代管的縣級簡陽市改由成都市代管。【5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變更縣級簡陽市代管關係的批覆》(川府函〔2016〕90號)】

★11月24日,《國務院關於同意四川省調整成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16〕186號):同意撤銷郫縣,設立成都市郫都區,以原郫縣的行政區域為郫都區的行政區域,郫都區人民政府駐郫筒街道望叢中路998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