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鑑賞 l 黃釉開窗牡丹弦紋陶瓶


精品鑑賞 l 黃釉開窗牡丹弦紋陶瓶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人們早在約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器。常見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鋁、高嶺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較高,除了使用於食器、裝飾上外,陶瓷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中亦扮演著重要角色。

陶瓷原料是地球上原有的大量黏土資源經過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質具有韌性,常溫遇水可塑,微幹可雕,全乾可磨;燒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裝水;燒至1230度則瓷化,可幾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蝕。

其用法之彈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有各種創意的應用。

精品鑑賞 l 黃釉開窗牡丹弦紋陶瓶


中國古代除將絲綢輸出外,陶器在外貿中也佔重要地位,陶器外銷早在東漢時期就已開始了。

外銷陶器貿易在唐宋時期已達到一定規模,各種類型的陶器作品,均輸出海外。

明清時期貿易陶器則是銷往歐洲的,一些貴族富豪只把中國陶器用於陳列,並沒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精品鑑賞 l 黃釉開窗牡丹弦紋陶瓶


此為中國外銷的黃釉開窗牡丹弦紋陶瓶,平外展唇,頸部位置有一圈弦紋,弦紋是古代陶器裝飾紋樣之一,具有時代風格,弦紋襯托著牡丹花紋,改變了造型的單調感,增強了器物的裝飾性。

陶瓶豐肩斜腹,臥足,底圈足圓唇。胎灰黃,尚細膩。地釉綠黃色,腹上部刻纏枝牡丹紋,花葉填黑彩,花朵似填有金彩,落英繽紛,春意盎然;外底有墊燒泥料色白痕。

陶瓶總體釉層肥厚,釉汁瑩潤,設計精美,圖案縱橫交錯,制瓷技藝精湛,繪圖設計順應歐洲消費心理,採用歐式彩陶方式,為難得的裝飾藝術品,極具觀賞性和收藏價值。

陶瓷上的裝飾與器物的用途、造型和社會審美取向,有著密切而又不可分割的聯繫。此陶瓶以牡丹花作為修飾,牡丹為百花之王,嬌豔可貴,用以對陶瓷器進行藝術加工,具有時代藝術特點與風格,可提高器物的外觀質量、豐富文化生活,增加其觀賞性。

精品鑑賞 l 黃釉開窗牡丹弦紋陶瓶


陶瓷是中國帶給世界和人類的一大貢獻。中西之間的貿易始於絲綢之路,當時中國外銷的最主要產品就是絲綢和陶瓷器,中國先是被稱為“絲國”,後又被稱為“陶瓷國”。

17世紀,整個歐洲陷入了對中國的迷狂中。1657年,一位叫托馬斯·格拉威的英國人在倫敦開了第一家茶社,自此茶的香氣便征服了整個歐洲。而中國陶瓷則征服了更加廣闊的區域,一些精緻的花瓶、碟子更是成為了國外宮廷的重要藏品。

曾有一位歷史學家這般說過:“在精緻的陶瓷那微妙的色調裡,在顫動的中國絲綢那飛揚的光澤裡,18世紀優雅的歐洲社會見到一種幸福生活的夢境,正和他們自己的樂觀精神早已夢想過的那樣。”

精品鑑賞 l 黃釉開窗牡丹弦紋陶瓶


可見歐洲及亞洲許多國家,對中國外銷陶瓷極為重視。從20世紀80年代起,曾先後在香港、新加坡、東京、大阪、廣島、松山、北九洲、雅加達、臺北舉辦過中國古代貿易陶瓷展覽。

外銷陶瓷既是商品,又是藝術品,同時又是中西文化結合的產物,是中西貿易悠久歷史的重要見證。因此,對中國外銷陶瓷的研究,應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重大課題。


精品鑑賞 l 黃釉開窗牡丹弦紋陶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