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孔錢」的前身|戰國「圜錢」


“方孔錢”的前身|戰國“圜錢”

“圜錢”又稱“圜金”、“環錢”,是戰國時期鑄行的一種圓形貨幣,主要為青銅材質,流行於當時的秦國、魏國。是我國先秦時期銅鑄幣四大系統之一,也主要是秦國的鑄幣形式。

圜錢是由古時的玉璧和紡輪演化而來,並且沿用璧、環的專稱來稱其形體,是中國流通了兩千多年的“方孔錢”的前身。

在《爾雅·釋器》有所記載:“好倍肉謂之瑗,肉倍孔位之璧,肉好若一謂之環。”“好”是指璧、環居中的穿孔,“肉”是指穿孔至廓之間的實體。環錢的穿孔也稱好,自穿孔至廓之間的實體也稱“肉”,可見圜錢與玉璧之間的關係是有聯繫的。

圜錢又分兩大類:一是圓形圓孔,比較原始;二是圓形方孔(由圓形圓孔逐漸演變而成)。初期圜錢的穿孔比較狹小,後逐漸變大。這種形式的錢幣,比起“布幣”、“刀幣”便於攜帶,也便於互相接受,符合商品交換髮展的需要。它的出現興起了一種新的鑄幣體系,在戰國時期為各國先後所效仿。

“方孔錢”的前身|戰國“圜錢”

上圖左為戰國圜錢之一的“第十”,“第十”是戰國時期秦國鑄造的圜錢,重7.63g,直徑3.17cm,錢空方形,鑄造獨特,書法粗壯,包漿自然醇厚,刻字清晰,銅質古韻熟舊,經歷千年歲月,能保存完好流傳至今,實屬不易,存世極少,極為珍貴。

並且“第十”及同類錢的鑄量很少,形制與一兩錢很相近,微有外廓,背平而邊削,幣面銘文字體呈小篆或隸書。與刀幣、布幣相比,圜錢的中孔用繩系扎後具有方便攜帶,又便於清點等優點,符合商品交換髮展的需要,也被人們所接受。

秦國地處於布幣流通區,秦圜錢與別國不同的特徵是,以“兩”為貨幣單位,幣面只有貨幣單位,沒有地名,這表明貨幣鑄造權集中於朝廷,在貨幣制度上更具有進步性和規章性。

“方孔錢”的前身|戰國“圜錢”

上圖右為戰國時期齊國的“益六化”圜錢,重10.83g,直徑3.24cm。幣麵包漿入骨,文字豪放,深俊挺拔,雕工精湛絕倫,美輪美奐,字跡清晰地張光滑,背面光滑程度有如古銅鏡一般,亮澤美觀。

《中國古代貨幣》載“‘益六化’為當時的最大幣值,一枚‘益六化’相當於6枚齊刀幣。”齊圜錢的出現,雖然反映著市場交換的頻繁,但它同時也表明齊國國勢的衰弱,已無力再鑄行刀幣了。

“化”的意思是指其貨幣單位沿用了刀幣的“化”;“益”原為黃金的重量名稱,“益化”即為極珍貴的貨幣的意思。齊國“益六化”圜錢,量少而不多見,屬於珍品中的珍品。

戰國時代,貨幣單位一般都沿用布幣的“釿”,“釿”是古代金屬重量名,亦貨幣名,當時東方各國多以“釿”為貨幣單位,秦統一衡制時被廢除了。

這個時期齊、燕、秦等國的通行貨幣中的方孔圓錢,在形制上完全符合“天圓地方”的傳統哲學觀念,隨之沿用了兩千年之久,後期各個朝代通行的各種“通寶”、“元寶”,在形制上都完全一樣。

這種形制還影響到了周邊鄰國的錢幣制式。古代日本,朝鮮,琉球和安南等東亞國家紛紛效仿,直到清末機制銅元的興起方孔圓錢才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所以戰國時期的圜錢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意義,並且圜錢總的出土量很少,在戰國時期的幣制中,僅是一個小小的體系,但它是戰國中期以後各地經濟聯繫更為緊密、商品交換更為頻繁、貨幣日趨統一的主要發展標誌,它也是一種承上啟下的重要的貨幣形式。

收藏一枚古幣更是收藏一段歷史文化,本文中的兩枚戰國環錢,使用痕跡明顯,包漿醇厚,品相完好,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方孔錢”的前身|戰國“圜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