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也能助脫貧——第一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點亮重慶奉節

诗歌也能助脱贫——第一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点亮重庆奉节

诗歌也能助脱贫——第一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点亮重庆奉节

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9月21日晚,重慶市奉節縣舉辦第二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開幕式。開幕式上,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任志宏朗誦了展現奉節脫貧攻堅工作的詩歌《牽掛》,引起現場觀眾廣泛共鳴。

诗歌也能助脱贫——第一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点亮重庆奉节诗歌也能助脱贫——第一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点亮重庆奉节

《牽掛》講述了奉節女大學生村官餘紅梅在扶貧工作期間,不幸身患尿毒症,在做手術後的第二天,她不顧醫生和家人勸阻,堅持下鄉去扶貧。“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農戶的希望,用纖細的雙腳丈量腳下的土地;她將脫貧的希望帶給了群眾,將黨的溫暖帶進了家家戶戶”。《牽掛》即表達了詩城人民對餘紅梅、對全體扶貧幹部的感激和祝福之情,也激發了貧困群眾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

奉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素有“詩城”的美譽,三國時期,奉節白帝城曾上演“劉備託孤”;唐代,李白、杜甫曾在奉節留下了《早發白帝城》和《登高》等膾炙人口的詩歌;長江三峽夔門風光更是名動天下。

自然風景天地鍾靈秀,人文景觀深邃厚重,使得奉節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十八大以來,奉節以旅遊促脫貧攻堅,積極打造“詩城奉節”靚麗名片,2017年中秋節前夕,成功舉辦第一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並將其作為固定節日,藉此將“詩城奉節”的概念推向全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奉節旅遊業加持。

本屆國際詩歌節邀請了著名播音朗誦藝術家陳鐸、任志宏、張筠英、劉紀宏、劉小娜、張良策等吟誦嘉賓,沈鐵梅、廖昌永、陳思思等吟唱嘉賓。在陳鐸、任志宏等播音朗誦藝術家的帶領下,奉節當地學校的萬名師生同吟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杜甫的《登高》,以及劉禹錫的《竹枝詞》,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奉節縣委書記楊樹海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最美在長江,長江最美在三峽,奉節是詩意天地、詩歌高地、詩人聖地,詩歌是傳承古今的歌唱,是感動天地的情懷,是勇擔使命的理想,是創造未來的力量,奉節將以至真之性、至憫之情、至曠之懷,書寫自然秀美、人文優美、發展壯美、社會和美的夔州新詩,共圓“打造詩.橙奉節、重上三峽之巔”的夔州之夢,共圓全面小康的中華復興夢!

“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奉節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縣,有貧困群眾3.4萬戶12.4萬人,貧困點多面廣程度深,全縣8052名幹部職工深入一線傾情幫扶,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近年來,奉節縣積極推進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將詩歌文化和脫貧攻堅相結合,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暑期實習大學生深入脫貧攻堅一線採訪,將鏡頭對準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貧困戶,對準跋山涉水、訪貧問苦的基層幹部,創作了一大批扶貧詩歌、扶貧散文、扶貧戲劇,用詩歌的力量激發群眾的脫貧鬥志。

文化搭臺,旅遊唱戲,奉節通過舉辦白帝城國際詩歌節等活動,大力實施文化旅遊扶貧,帶動廣大貧困戶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2017年,全縣有5600餘戶貧困戶通過開農家樂、售賣農特產品、參加實景演出等方式,吃上了旅遊飯,戶年均增收2300餘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