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吧|人,不覺間「熟」了

散文吧|人,不覺間“熟”了

人,不覺間“熟”了


有人說,人老了的標誌之一,就是愛“回憶”,愛想過去的“事”。其實這種“回憶”,也是一種對人生的“總結”。但更多的是“成熟”(人老了,不“熟”也得“熟了”。哈哈……)後的“感悟”。

散文吧|人,不覺間“熟”了

生活中的有些“事兒”,不到一定的年齡,是弄不明白的。就像人們在回憶過去時經常說的那樣,假如……也許……如果……人生會是另外一個樣子。我們靜下心想想,那個時候的你,有現在“聰明”嗎?肯定沒有!不只是沒有現在的頭腦,而且,各種外在和內在的“因素”都不一樣。那時的你,不可能“逃脫”當時“客觀存在”的制約。所以,感悟也好,總結也罷,要理性的看待,沒必要再去“糾結”過去已經發生過的,而今無法改變的事實。如果能再“高級”些,對過去的人和事,有一種寬容後諒解的釋然,你的“回憶”定然是有價值的了。

散文吧|人,不覺間“熟”了

人啊,別把自己太當回事了,當然,看輕了也不好。我們每一個人都只不過是一“過客”。人生在世,不一定都能做到事事完美,不一定都能做到“好人”的標準。但我們可以努力做到不當“壞人”。其實,大多的時候“好與壞”,不只是一字之差,而是“一念”之差。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道德價值觀”也在“與時俱進”地發生著變化。“好人”的標準,不只是停留在“大公無私”、“助人為樂”,或是去擦“隔離墩”、扶“老太太過馬路”。而還應有:你的存在,是否“影響”了別人的存在,或者說影響了別人的“存在質量”。比如:不管何種原因,你在自家屋子裡搞得“動靜”很大,弄得“四鄰不安”,能叫好人?再比如:你三天兩頭“跑”醫院,隔三差五住倆月。拖累得親朋家人疲憊不堪,能叫好人?雖然“本意”不壞,實質是大大的“壞”。所以說,做好人不容易,不做“壞人”也不“簡單”。故有“做人難”之說。

散文吧|人,不覺間“熟”了

當然,“做人難”也不應是消極人生的措辭。關鍵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我們個人修為的不斷提升,道德修養的不斷昇華。

(感悟到了“一、二”,“三,四”還沒影兒,有了再寫。哈哈哈哈……老來,無聊之神叨,不必較真兒為好。)

散文吧|人,不覺間“熟”了


散文吧|人,不覺間“熟”了

笑雪,本名:張慶家,1957年生,退休,新鄉市原土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