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文:中秋随感丨尔雅斋

中秋随感

皎洁的明月,静静的湖水,淡淡的人生,千年流转,万古不变,构成一副美丽的画卷。年年中秋,今又中秋,不由感慨万千……


苏州人文:中秋随感丨尔雅斋


(一)

小时候,喜欢过中秋节,因为有月饼吃,有故事听。

到了中秋月园的时候,大人们总会在月光下给我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说嫦娥是帝喾的女儿,也称姮娥。美貌非凡,是后羿的妻子。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他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仙了,身不由主飘飘然地飞往月宫之中。

傍晚,后羿回到家,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江人也有中秋吃月饼赏月的传统习俗。晚饭后,遇到天晴,月亮明媚,在庭院中放上方桌,供上鲜干果和月饼,并点燃红烛和香,据老人回忆,大户人家的香是中秋所特制的,底部用线香扎成花盆状或者上口大底部小的方形,中间制木屑,自下而上加扎五或七层束香呈塔形,上面还插有小旗。小户人只点香烛。一家人围着桌子赏中秋,直到香烛燃尽而散。


苏州人文:中秋随感丨尔雅斋


(二)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一项重要的节俗活动。

中秋为什么要吃月饼?也是有悠久历史。

在唐朝的时候,长安已经开始制作大量的月饼。到了宋代,月饼已十分流行,有“荷叶”“金花”“芙蓉”等花色。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我曾听说过一个唐明皇与月饼的故事:相传唐朝玄宗年间的一个仲秋之夜,唐明皇李隆基在宫中赏月,身旁道士罗公远变法术,将手杖扔向云天化为一道长桥,邀玄宗同游月宫。两人走过长桥,眼前忽现一座宫院,上书“广寒清虚之府”。再看宫内仙山琼阁引人入胜。宫中嫦娥命宫女捧上可口仙饼让客人品尝,并观赏了天仙们表演的轻歌曼舞。待回到人间,唐明皇命人照月宫所见所闻一一仿造下来。此后,人间就有了“霓裳羽衣曲”和形如圆月的“月饼”。

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相传与朱元璋有关。元朝末年的时候,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个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起义成功了,朱元璋十分高兴,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


苏州人文:中秋随感丨尔雅斋


(三)

吴江是水乡,八月中秋,明月高悬于半中天,皎结的明月温柔地将淡淡的清光洒向水面,这天地交融的景色,令人凝静空灵、心旷神怡,倾倒了多少文人雅士。吴江各镇的旧八景中,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

松陵有“垂虹秋月”。中秋垂虹桥赏月是当时人的时尚。明正德三年(1509年)中秋之夜,吴门沈石田、祝枝山、文徵明、唐伯虎等为好友戴照送行来到垂虹桥畔。由祝枝山引首:“垂虹别意”,唐伯虎作画,大家的诗作,留下诗书画合壁。这一长卷几经辗转,现由美国收藏家约翰.M.克劳斯特珍藏,成为一宝。

黎里有“禊湖秋月”。黎里人禊湖赏月,自八月十五日拉开序幕,到十八日才结束,那时禊湖一带灯市如林,当一轮水淋淋的月亮刚从湖面上浴波而出时,游人们便摩肩接踵来到禊湖边,湖中游船张灯结彩,一片欢欣。1915年中秋,柳亚子等人在禊湖畔倡导建“酒社”,此后的每年中秋,他们在禊湖举行雅集,泛舟赏月,吟诗作对,与范成大石湖相仿。

平望有“平波夜月”,莺脰湖夜幕低垂,水天凝碧,月轮忽现,皓魄呈空,浮光耀金,静影沉壁,好一幅水乡夜月图。宋朝马思道八月中秋过平望,与莺湖主人一起在夕阳坠影、明月浮光时携琴命觞,歌咏以陶情,酣酒以适意,婉如神仙。


苏州人文:中秋随感丨尔雅斋


(四)

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是中华民族血液中流淌的文化音符。

自古以来,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海上升明月,天下共此时”“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话出了人们的亲情。

中秋节是浓缩了几千年儒家文化现代非物资遗产的活化石,它以独特的血亲团圆为基础,将民族团结和国家一统融合于儒家“团圆文化”之中,造就了东方式的、强大的“思亲”、“思乡”文化流。中秋节最中心的外延是祝福社会和谐、合家欢乐。

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注定了会有亲情。亲情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个剪不断的缘。亲情是无价的,是最珍贵的。萧伯纳有句名言:“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隐藏着甜蜜的爱。”。

中秋节,是亲人团聚、亲人叙情、亲人思念、亲人缅怀的日子。


苏州人文:中秋随感丨尔雅斋


(五)

中秋节,留有中国传统所特有的文化记忆,在我们建设乐居吴江的今天,传统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的“底色”。除夕吃饺子、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节日文化意义上的完整。

“中秋节”作为国家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值得全社会都来关注。2005年,韩国江陵的“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这就是个教训。中秋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用心去保护与传承。

近些年来,我们所过的中秋节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景致,它渐渐地演变成商家的商业炒作了,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事。弘扬中秋文化,就是弘扬一种民族情怀。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新审视传统节日,特别是让年轻人有节日文化的自觉。珍视本土的民俗节日,守住我们文化的根。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州人文:中秋随感丨尔雅斋


(注:图片系网摘,仅作配图)




~~ 本期编辑:云巛 2018.9.23 ~~


您的每一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